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洪嘉祥 《宁波通讯》2007,(10):54-55
创新发展是当今时代潮流,也是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所指引的方向。"九五"以来,慈溪相继把科教兴市、科教强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确立为区域重要发展战略,今年又作出全面创新发展模式、建设效益和谐新慈溪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以科技创新为重点的各项创新举措。科技创新呈现出"四个不断"的态势。一是创新氛围不断增浓。  相似文献   

2.
《江苏科技信息》2006,(9):I0003-I0003
<正> 常州市为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根据中共常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增强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常州市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及到2020年远景目标》,决定启动实施常州市"十一五"科技创新五大工程。常州市科技创新五大工程之二"创新平台建设工程",是加强科技创新创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  相似文献   

3.
《江苏科技信息》2006,(9):I0005-I0005
<正> 常州市为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根据中共常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增强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市政府《关于常州市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及到2020年远景目标》,决定启动实施常州市"十一五"科技创新五大工程。常州市科技创新五大工程之四"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工程",是常州市在"十一五"期间围绕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力度,增加创新创业人才的数量,提升各类人才的创新能力,促进人才向企业流动、向产业集聚,真正形成"产业企业集聚人才,人  相似文献   

4.
《江苏科技信息》2006,(9):I0002-I0002
<正> 常州市为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根据中共常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增强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常州市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及到2020年远景目标》,决定启动实施常州市"十一五"科技创新五大工程。常州市科技创新五大工程之一"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是以做强企业、做大产业为目标,选择全市科技创新基础较好的企业,以提升企业科技创  相似文献   

5.
《江苏科技信息》2006,(9):I0004-I0004
<正> 常州市为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根据中共常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增强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市政府《关于常州市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及到2020年远景目标》,决定启动实施常州市"十一五"科技创新五大工程。常州市科技创新五大工程之三"创新项目带动工程",是在工业、农业和社会发展等高新技术领域,实施科技专项计划,组织专题产学研对接,开  相似文献   

6.
《江苏科技信息》2006,(9):I0006-I0006
<正> 常州市为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根据中共常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增强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市政府《关于常州市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及到2020年远景目标》,决定启动实施常州市"十一五"科技创新五大工程。常州市料技创新五大工程之五"创新环境优化工程",强调了环境是生产力、竞争力和推动力,提出了良  相似文献   

7.
面对世界创新驱动的发展趋势和创新竞争的白热化,完善科技创新环境、落实科技创新政策、协调科技创新资源在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日益显现,科技创新立法作为它们的重要支撑,对于宁波建设创新型城市有着十  相似文献   

8.
<正> 科技创新是实现南通经济社会全面腾飞的必然选择"十五"期间南通跨越发展打下的坚实基础和"十一五"期间所处的特殊发展方位,决定了南通要争创新优势、谋求新发展、再创新辉煌,就必须把推进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作为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路径,把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面向未来发展的战略抉择。科技创新为南通"十五"期间的跨越发展提供了巨大支持。"十五"以来,南通市围绕跨越发展的目标,大力实施  相似文献   

9.
韧性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性科技创新技术的运用可助推韧性城市高质量发展.通过分析科技创新助推韧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和内在机理,以逻辑分析为前提,机理探究为支撑,将科技创新嵌入韧性城市建设的六个维度,从设施韧性建设全面化、信息韧性建设系统化、经济韧性建设高质化、生态韧性建设绿色...  相似文献   

10.
方东华 《宁波通讯》2012,(10):60-60
自2006年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口标后,国内超过200个城市纷纷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口标。宁波是全国较早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奋斗目标的城市之一。在2006年召开的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市委、市政府就对建设创新型城市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六年来,宁波坚持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体制创新为动力、科技创新为核心、服务创新为保障,坚持理念、体制、科技、服务创新“四位一体”,统筹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市科技实力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  相似文献   

11.
<正>宁波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象山县主动对接宁波"名城名都"建设和宁波"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展"科技创新与人才"县委一号课题调研,比较分析国内外科技创新发展模式,谋划实施科技创新八大计划,加快推进省创新强县建设。象山科技创新面临的形势和挑战象山科技创新突破面临重大机遇。一是受产能过剩、环境保护等倒逼影响,企业创新意识明显增强,只要对科技创新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大支持力度,科技创新的  相似文献   

12.
为加快推动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实现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发展,2017年南京出台了《关于加快科技金融体系建设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文章对该科技金融政策执行的财政支出成本和配套规制成本进行了分析,认为政策执行后产生了多方联动投融资体系基本形成、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升、金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创新创业氛围日趋浓厚等政策效益。总体来看,该科技金融政策对南京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城市创新发展战略为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指明方向。研究武汉城市创新发展战略对于其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促进中部崛起意义重大。以深圳的创新型城市建设为参照,对武汉市的经济发展战略、科技发展战略及经济与科技相结合的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从经济结构、创新资源、创新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科技信息是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资源。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中,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的主题,展开"建设美好江苏科技贡献什么"的大讨论,结合对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业务定位的深入思考,提出科技信息工作要服务全省科技创新,要在推动发展、服务创新主体、增强服务能力、特色资源建设、改进服务方式五个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15.
<正> 启示之一,实施"科技兴市"战略,必须进一步加深对大科技概念的理解。实施科技兴市战略,必须确立大科技推进大经济的指导思想。张家港的实践充分说明这一点。 1.大科技必须围绕大经济。大科技的"大"不是与经济工作比大小的"大"。没有游离于经济工作之外的、独立的所谓大科技。大科技通过全面渗透、介入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各个  相似文献   

16.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建立世界级科技创新中心的"机会窗口"已经打开,继北京、上海之后,江苏提出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目标。该研究在对江苏与北京、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进行优劣势比较的基础上,提出江苏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今后一个时期烟台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战略。作为推动科技创新与发展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是关系到这一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重要基础与关键。最近,我们对全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8.
正"十三五"开局之年,江北首要任务是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核心着力点必须放在创新上,大力集聚创新资源要素,以创新驱动产业能级提高,努力建设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专业特色型创新高地,全力争取开门红、全年红,为"十三五"发展开好头、起好步。大力建设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创新型城区强化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打造、创新要素集聚、创新生态优化和创新人才支撑为抓手,大力推进创新型城区建设。一是大力发展创新企业。建立科技招商顾问机制,  相似文献   

19.
《意见》共五部分18条。进一步明确了在“十一五”时期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科技进步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总体要求,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科技支撑。到2010年,基本建成体制完善、机制灵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榆林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高端定位,确立了"建设中国经济强市、西部文化大市、塞上生态名市"奋斗目标,适时提出了"科教引领、创新转型"发展战略,走政产学研金合作之路,以观念创新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交流合作,摆脱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