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培育新型农民、建设文明乡风的重要思想道德基础。对于解决当前农村思想道德领域存在的问题,建设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有着非常强的针对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但一些地方精神文明建设札拐寸滞后、部分农民群众缺乏科学的健渗杜的精神追求;泽黑多朋猫拱有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文明乡风应该是农民整体的良好的道德风尚和文明进…  相似文献   

2.
陈宏昌 《理论观察》2006,(4):F0003-F000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求在“十一五”期间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标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把“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来,这是一次历史性的突破,抓住了农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的乡风文明是一种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具有先进品格的文化。它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建设成就的外在体现,更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精神层面的要求。认识和重视“乡风文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中所处的地位,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速度和方向。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新农村所要求的“乡风文明”呼唤农民提高环境意识,只有提高了环境意识,乡风才有可能真正文明起来。社会主义新农村所要求的“村容整洁”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造新村”和“盖新房”,而应该突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作用。环境意识和生态环境建设应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目标和要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当前,我国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文章剖析了产生问题的根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见解。  相似文献   

6.
全面领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要按照中央《建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建设全面体现小康社会发展水准、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和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文明和谐共富的新农村。[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可以说,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生产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物质条件,“生活宽裕”是建设新农村的具体落实,“乡风文明”是建设新农村的思想基础,“村容整洁”是建设新农村的环境氛围,“管理民主”是建设新农村的体制保障。作为边境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崇左市,  相似文献   

8.
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繁重任务。如何扎实有效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选好突破口至关重要。按照抓新农村建设应从见效最快的事惰抓起、从农民最关心、要求最急迫、受益最直接的事情做起的要求,我认为,应将村容村貌整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首先让农村面貌尽快“变”起来,“新”起来。  相似文献   

9.
邢凤 《理论观察》2006,(4):186-187
农村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着新农村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更是“乡风文明”的重心所在。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深刻反映了党中央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反映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反映了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客观实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从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基本要求来看都与精神文明建设密切相关,而直接涉及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就是“乡风文明”四个字。这表明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还是农村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6月中旬,中共海西州委九届十一次全委会胜利召开,这是中共海西州委、州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青海省委十届八次全委会精神,扎实推进海西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一次重要会议。充分体现了州委、州政府带领全州各族人民努力建设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总要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决心,同时代表了海西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相似文献   

11.
许贵元 《发展》2006,(8):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和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警惕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安机关负有重要责任,公安机关必须紧紧围绕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找准公安机关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点,不断加强和改进农村社会治安管理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又是一项复杂又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而县级公安机关的大部分警力分布在农村,对农村建设起重要作用。如何通过“三基”建设提高基层派出所服务农村建设的能力,是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杨燕 《发展》2010,(6):76-7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举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这五句话蕴含着深刻的含义。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4.
刘范一 《现代乡镇》2006,(11):39-4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难点和重点,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没有广大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就是一句空话。为此,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战略举措,系统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和战略措施,为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王凤珍 《特区经济》2006,213(10):207-209
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目标要求,对中部地区农村来说,营造文明乡风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本文以安庆为例,分析了近年来中部地区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上取得的重大进步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建议中部地区农村立足本地实际,重在建设,探索乡风文明建设新思路,开拓农村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境界,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强大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6.
王生 《老区建设》2006,(10):36-3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和要求,为“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建设新农村是扶贫开发的奋斗方向,扶贫开发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二者是相互促进的  相似文献   

17.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6,(4):I0007-I0007
村领导班子,在2006年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高标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8.
《黑河学刊》2006,(3):I0001-I000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需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0.
萍乡市扶贫办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题,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方向,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减少贫困人口为核心,推出五举措,全力支持本市贫困地区的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