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参股银行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东方集团参股民生银行的案例,分析上市公司参股银行带来的利和弊,以期促进上市公司和银行的行为向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的运行格局.  相似文献   

2.
外资参股中资银行现状和绩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使得全球银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亚洲也成为银行业巨头的一大追逐目标。加入WTO后,外资参股中国商业银行的浪潮日益高涨,资金规模和持股比例越来越大。不管从每股净资产还是每股股价来看,外资参股中资银行大多数都获得了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同时也说明了中国商业银行引入外资战略者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外资参股是对我国商业银行股权多元化的有益补充,外资的进入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主要原因是外资通过参与银行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绩效产生作用。我国商业银行应审慎选择外资投资者,促进与外资投资者的合作关系,加强对外资投资者的监管,合理引导外资参股我国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4.
刘志浩 《中国市场》2023,(9):106-108
文章首先介绍了此次研究背景,其次介绍了国有企业参股公司规范化管理策略,包括规范参股企业投资管理、加强参与企业日常管理、科学制定股权退出机制、监控参股企业运营状况、做好参股企业档案管理、加强参股企业责任追究等,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型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化股权管理是必然要求。大型国有企业参股股权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不同类型、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参股公司。目前,我国大型国有企业参股股权管理主要面临着认识不足、定位不清、管控缺位和方式落后等困境,主要表现在参股公司的治理机制不健全、权责利不统一和国有资产流失等方面。要实现参股公司规范高效经营,必须加强对参股公司的科学管理,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强化股权治理机制,明确各主体权责利关系,以提升参股公司治理能力为主线,不断推进我国大型国有企业参股股权管理改革。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持续发展和国有企业不断改革的背景之下,基于战略合作、提高控风险能力、增加盈利等方面考虑,大型国有企业对外参股股权数量不断增多,而参股企业股权管理问题也成为了国有企业关注的焦点和难题。本文简要介绍了国有参股企业的形成,并对国有参股企业的股权管理难点和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7.
采用实证,研究外资银行参股我国商业银行的效应证明:外资银行参股可以改善中资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资本充足率,降低不良贷款率,提高中资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促进金融产品创新,推动中资银行的上市和国际化。与此同时,要高度重视外资给东道国带来的潜在问题与风险,高度重视过度引入外资银行可能导致政府可利用的政策手段的减少,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弱化,以及对银行业安全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逐渐激烈,国有企业如果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则需不断改善自身,并且完善对管理工作作出优化,才可达到可持续发展,具备良好的核心竞争能力。站在财务角度作出分析,国有企业在参股股权管理方面是企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工作环节,怎样才可对参股管理工作作出完善,是实现国有资产保值的关键因素,更是国有企业现阶段必须重视的管理内容。基于此本文主要站在财务角度明确国有企业参股管理工作,针对参股股权管理的问题作出细化分析,以此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最终提升国有企业股权管理工作的质量,降低投资方面的风险,最终提高企业自身治理能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让其可以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9.
10.
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参股企业呈迅速攀升之势,在一定程度上取长补短、相互融合,促进了混合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国有股东造成了较大影响。本文从财务视角分析了新形势下国有参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究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具体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帮助国有企业做好参股管理工作,推动国有企业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1.
浅议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辉 《商业研究》2005,105(18):134-137
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基础,合理的股权结构有利于形成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反之不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属于高度集中型,这种股权结构成为我国上市公司诸多问题的根源。根据国有股的战略定位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垄断性行业,国有股的持股比例应相对控股在33%以上;对于一般性行业,国有股可以参股而非控股,甚至可以逐步退出。  相似文献   

12.
基于DEA的高速公路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效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融资效率角度出发,将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引入到高速公路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效率的分析评价。实证表明,我国高速公路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效率尚较低。近期,应从改革股权融资规模、股权集中度等输入指标方面来提高其股权融资效率。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财务效绩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国外企业效绩评价来看,财务效益状况始终是企业效绩评价的核心内容;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是各国评价方法的主要形式;对企业业绩的事后评价是政府间接管理企业的有效手段;并从制度甚至法规上对公营企业的业绩评价作出统一规定;评价结果与对企业经营者的选择和奖惩紧密结合。当前,我国学者主张用总分评定法和功效系数法进行企业业绩的综合评价。在实际应用中,总分评定法要为各项评定指标规定标准值,而且行业不同评价指标体系与标准值也不同,应用难度比较大;应用功效系数法进行综合评价时,各项指标的满意值与不满意值的确定比较复杂,且权数一般凭经验来确定,主观性太强,综合评价的结果与实际状况出入较大。多元统计的评价方法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企业的实际状况,同时可以避免人为因素带来的偏差。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及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方面突出的问题就是偏好股权资本、严重依赖外源融资,对负债经营缺乏正确认识。其成因是股权融资成本较低,股票市场的非理性发展,债券市场发展缓慢等所导致的。为了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应积极构建上市公司最优资本结构,完善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充分发挥财务杠杆效益,调整上市公司负债结构,提高上市公司盈利水平,从而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方面突出的问题就是偏好股权资本、严重依赖外源融资,对负债经营缺乏正确认识。其成因是股权融资成本较低,股票市场的非理性发展,债券市场发展缓慢等所导致的。为了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应积极构建上市公司最优资本结构,完善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充分发挥财务杠杆效益,调整上市公司负债结构,提高上市公司盈利水平,从而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债务比率上限作为我国公司上市或配股的重要约束条件之一,使上市公司对债务处置“乐此不疲”,但不管从筹资者、投资者、证券监管还是证券市场角度进行分析,债务处置的作用均不尽如人意,进而提出债务上限规定的不唯一性和连续性行为规范监管的建议,来维护和保障多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游新彩 《商业研究》2006,(18):60-62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证券市场发展的基本要求,准确评价上市公司质量好坏显得十分重要。通常是从解读上司公司财务报告中的众多指标去把握,但信息量较大而难以快速形成整体定性结论。采用功效系数模型从众多指标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按其重要程度综合成一个指标值,既可概括地把握每个上市公司品质,又可整体把握整个证券市场全部上市公司的质量水平,还可扩大各上市公司之间的横向可比性,给投资者提供可靠的综合信息,甚至还可据以确定是否上市、退市的标准,现实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企业业绩评价已经引起学者、咨询机构及政府职能部门的普遍关注。上市公司业绩评价制度的建立,组织机构的完善、评价指标的设计及评价方法的选择的研究对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促进市场健康发展,使业绩评价朝着规范化、国际化方面迈进更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交易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华 《商业研究》2005,(14):94-98
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首选是上市公司。从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交易模式的类型、各种交易模式下具体交易方式的优缺点,以及这些交易模式发展情况等,可以看出股权并购模式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一段时间内,都是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主要模式。而在这种模式下,直接购买B股/H股和协议收购成为最受外资青睐的交易方式,并且,随着市场条件的不断成熟,将会出现更多、更新的交易方式。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上市公司间交叉持股的现状与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实证数据为基础概括了我国上市公司间交叉持股的现状,指出上市公司间交叉持股具有行业分布广泛但相对集中、地域性交叉持股及低比例财务型投资型交叉持股现象明显等特征,而目前交叉持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持股的盲目性和短期性,地域性网状交叉持股阻碍上市公司间进行业务关联型交叉持股,战略投资者的作用无法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