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南楠 《魅力中国》2011,(1):270-270
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问题存在诸多观点,争论的实质是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本文试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理论入手,重点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性彰显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反思与建构。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是客体性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主体性的客体。  相似文献   

2.
李保峰 《黑河学刊》2008,38(2):59-60
主体和客体是哲学中的一对重要范畴。主体和客体在语词上是多义的,从认识论上阐释主客体范畴及其关系,以达到对主客体范畴及其关系给予一个较为全面的科学界定和认识。伴随着当代科学和实践的发展,循着主客体及其关系这条主线,当代认识论从新的视角展开了对客体和主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该文从当前翻译界对翻译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研究的现状出发,根据认知语言学和体验哲学所提出的“现实—认知—语言”这一基本原理,即在“现实”与“语言”之间存在“认知”这个中间环节,分析了存在“翻译主体间性”的主要原因,以及现实、认知、语言三者之间关系对翻译主体间性研究的启示。在此基础上,笔者对“谁是翻译的主体”,“翻译主体间性的内涵及其体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该文从当前翻译界对翻译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研究的现状出发,根据认知语言学和体验哲学所提出的“现实—认知-语言”。这一基本原理,即在“现实”与“语言”之间存在“认知”这个中间环节,分析了存在“翻译主体间性”的主要原因,以及现实、认知、语言三者之间关系对翻译主体间性研究的启示。在此基础上,笔者对“谁是翻译的主体”,“翻译主体间性的内涵及其体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有岛武郎是一个大正文坛上独具特色的白桦派作家,他的作品最先引起鲁迅的注意,早自“五·四”前后始就逐步介绍过来。但是,由于客观上的种种原因,国内对有岛文学本质之认识,在很大程度上还停滞在朦胧的表层。有岛文学著名研究家小坂晋教授曾对笔者说:“要理解有岛文学,首先必须领会他的长篇随笔《爱是恣意夺取的》之真意。”诚然,一个著名作家,他首先应当是独有见地的思想家,思想与作品是支配和被支配、反映和被反映的主客体关系。可见,为更客观地辨析有岛文学的底蕴,我们大有必要发掘一下集有岛作家生涯中思想之大成的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刑事辩护制度的理论基础入手,指出程序主体性理论是刑事辩护制度的惟一理论依据,导出“刑辩难”根本上是由于人们对被追诉人程序主体地位认识不足所导致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刑辩难”问题的建议,以期使中国的刑事辩护制度走上良性循环之路。  相似文献   

7.
曾子 《开放潮》2005,(6):62-64
“老婆,我走了。”他在门外扔下一句话,然后提着自己的行李箱,和你吻别。你站在门边,心情复杂地望着他乘坐的出租车扬尘而去,是庆幸解脱?还是有些淡淡的失落?《文学与人生》曾子文章讲述了新“留守”女人的苦辣酸甜。  相似文献   

8.
刘艳 《理论观察》2009,(1):126-127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偏低一直是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瓶颈,如何提高教育主体的独立自主意识,调动教育主体的的积极主动性,推动主体性研究的理论创新,已成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点。自我教育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超越,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促进受教育者由“认识主体”向“实践主体”的转化,达成教育“内化”和“外化”的有机结合,进而推进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落实。落实自我教育机制应以提高受教育者的自我认识为出发点,以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为途径,以教育者角色的转变为关键,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为保障。  相似文献   

9.
金艳华 《魅力中国》2013,(25):166-166
中国现代散文,发端于伟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以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为标志。郁迭夫说:“五四运动的最大的成功第一要算‘个人’的发现”。正是这种“发现”沟通了我国新文学和世界文学现代文学的精神联系,奠定了“自我”在现代散文中的主体地位,激活了“散文的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国的散文由“代圣贤立言”变为“表现自己”,从内容记写上实现了和世界文学的对接。同时,由“文章”上升为“文学”,极大地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住。现代散文石破天惊般的辉煌发展与巨大业绩,是继先奉诸了“百家争鸣”之后散文吏上又一次助思想,文体的大解放,大突破。大变革时期。  相似文献   

10.
董洋 《魅力中国》2010,(14):60-60
认识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标志。认识主体性是指认识主体的自觉能动性,是认识作为主体的人的活动的性质,是认识在与其客体的关系中体现的主体的品格。主体性始终是在认识中起着及其重要作用的组成部分,研究认识主体性有助于更加了解认识的特性与功能,在实践中避免盲目性。  相似文献   

11.
董洋 《魅力中国》2010,(8):28-28
认识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标志。认识主体性是指认识主体的自觉能动性,是认识作为主体的人的活动的性质,是认识在与其客体的关系中体现的主体的品格。主体性始终是在认识中起着及其重要作用的组成部分,研究认识主体性有助于更加了解认识的特性与功能,在实践中避免盲目性。  相似文献   

12.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规律,即如何理解主体劳动价值规律,需要建立和搞清几个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范畴,并从基本经济范畴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中,来把握主体劳动价值规律。 1.主体劳动。创新建立“主体劳动”范畴,将它确立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之一,“主体劳动”是与“雇佣劳动”相反的经济范畴,其含义是指劳动者掌握国家政权,占有生产资料,劳动者的劳动力个人所有,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成为国家的主人、社会的主人、企业的主人、自己的主人,劳动者由雇佣劳动者转变为主体劳动者,劳动者具有主体地  相似文献   

13.
吕殿青下海     
吕殿青退休时,整理满满一抽屉获奖证书,突然有一种失落的感觉;自己终生为之奋斗的就是这些证书吗? 几家私营企业经理登门造访,请他“出山”。他犹豫不决,自己清清白白一辈子,怎么能给“资本家”打工呢?  相似文献   

14.
玄学与书     
玄学使晋人得到空前绝后的精神解放,晋人的书法是这种自由精神与独立人格最具体最适当的艺术表现。玄学与书法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表现为两点:一是当时文人对书法与玄学关系的认识已上升到对本体的探寻上,使书法创作有了玄学的理论依据;二是因为书法的艺术旨趣与玄学的精神追求的高度融透,使书法艺术与玄学思想在自我的生命状态中达成了统一,并表现出一种“真”的审美特征。玄学与书法彼此间浸润的结果是文人强烈的主体性同时也融入了书法的创作思想与审美意识当中,这主要表现在当时文人对精神解放和人格独立的崇尚上:首先是尚书法之文人往往表现出尚艺不为人役的主体意识;其次是尚艺又不为“艺”所役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5.
严妍 《新西部(上)》2007,(10X):220-220,214
自鲍姆加登建立了他的“美学”后,人类能力中的“感性”便越来越为研究所重视,审美主体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也随之而不断提高。然而这种感受是有差异性的,同时又是有某些一致性的。该文主要从时代、民族、阶级及个体因素等几个方面浅析了美感的差异性和共同性,并初步提出了自己对培养审美能力的一些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魏华 《发展》2009,(6):118-119
本文主要论述了翻译主体的几种争议,翻译主体是译者,译者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之间的关系,也论证了译者在翻译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虚拟认识中的思维方式由实体性思维向动态的关系思维转变,对于人的主体性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影响:一方面有利于主体的本质力量、感知能力、认识效率、创新能力等的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又受到因技术异化而带来的自我认同的危机、主体意识的退化、伦理道德的危机和人际交往的障碍等严重束缚。只有面向未来,厘清虚实,在二者的共生互动中不断克服主体性的危机,才能实现主体性的超越和解放。  相似文献   

18.
认识自己     
杜志祥 《发展》2013,(9):66-66
也许你认识很多人,但我还是要提醒你认识一个人,那就是你自己。要客观地认识自己。为了正确认识自己。就要把自己由“主体”变成“客体”,像认识别人一样来认识自己。只有客观,才能准确;只有准确。才有可能作出正确的判断。要从环境认识自己。人改变环境,环境也改变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说明环境对人的限制和掌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环境对人的熏陶和影响;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说明环境相同或相近的人,都会有一些相同的特质。  相似文献   

19.
王海燕 《魅力中国》2013,(11):191-191
应试教育下的政治教学习惯于“满堂灌”或“一言堂”,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那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萧条,使人们对前一时期遵循的“发展”理念及路径产生了质疑,因此在当前情况下如何全面诠释“发展”也就成为重要的理论课题。“发展”作为客观存在,具有“规律性”、“永恒性”、“层次性”和“主体性”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无论在任何环境下,针对“发展”所采取的路径都必须坚持“科学性”、可持续性以及“人的主体性”,否则,“发展”就不可能完成社会主体的预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