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纸币是一个银行,乃至一个国家的名片,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各家银行十分注重图案的选择。旧中国在1935年币制改革前,发行钞票的银行有上百家之多,大部分纸币只能在规定的区域范围内流通,这显然对商品交易的货币结算带来不便,但种类繁多,风格迥异的纸币给今日收藏界带来极大的福音。  相似文献   

2.
在浩瀚如林的中国纸币中,图案设计除前文所介绍的有建筑、人物外,采用较多的还有风景名胜。中国广袤辽阔的疆土和灿烂辉煌的文明,孕育了无数名胜古迹,其中既有大自然巧夺天工所给与的恩赐,也有众多的人文历史景观。风景名胜历来是文人雅士作画和吟诵的主题,纸币将此作为图案设计则显示了银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3.
"八省大洋券",就是以李宗仁为首的新桂系于1926年发行的广西银行纸币的加盖票.这批票用5元、10元券加盖后,由广西省通用货币转变为八省通用的军用票.1926年广西银行10元币:正面主色为棕黄色,币面的左圆框内图案为广西省政府大门,右边圆框内图案为桂林象鼻山及漓江景;币面正中下部标明的时间为"中华民国十五年印".背面颜色为藕褐色,图案为长城景观.5元币:背面图案均与10元币图案相同,正面主色为蓝色,背面颜色为绿色.一元币:正面主色为绿色,左右两边的圆框内均为风景名胜图案;背面颜色近似黑色,图案为北京市地坛古迹景观."八省大洋券"就是用上述10元、5元、1元券加盖而成.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广西银行纸币壹元券,是广西银行纸币的一个券种,是桂系集团统治广西时发行的一种地方性货币,也是当时流通中总值最大的基本货币,发行于民国1913年,历经了旧桂系时期和新桂系时期长达30多年,在广西近代货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正> 闽北革命根据地的苏维埃银行建立于1931年底,其名称随着根据地隶属关系的变化曾几经变更。一曰:“赣东北省苏维埃银行闽北分行”;二曰:“闽北分区苏维埃银行”;三曰:“闽浙赣省苏维埃银行闽北分行”。现有的有关图册和专著均认为,土地革命时期的闽北苏维埃银行只在赣东北省和闽浙赣省两个时期发行过纸币:一种是赣东北省苏维埃银行闽北分行于1932年1月发行的,分别为壹角、贰角、伍角、壹元四种面额的纸币(以下简称“1932年版纸币”);另一种是闽浙赣省苏维埃银行闽北分行1934年11月发行的壹角、壹元二种面额的纸币(以下简称:“1934年版纸币”)。至于闽赣省时期的闽北分区苏维埃银行有否发行纸币,由于缺乏历史文献记载,又未见明确标有该行标志的货币实物,一般认为这一时期“市场上仍沿用原赣东北省苏维埃银行闽北分行的纸币,未增印新版纸币。”①近来,笔者有幸于福建省博物馆看到上述两种版别各种面额的纸币近两百张,通过认真检看实物,结合查对有关文献和资料,确认闽北分区苏维埃银行也发行过纸币。  相似文献   

6.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瑞典1661年引入纸币,是欧洲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但瑞典目前正努力摆脱纸币现金,努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无现金国家,根据世界央行的联盟组织国际结算银行统计,现金在瑞典经济中所占比例仅为3%,欧元区平均为9%,美国为7%.在瑞典这个高科技随处可见的国家,电子货币正逐渐取代现金.  相似文献   

7.
许彬 《金融博览》2012,(14):70-72
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华资银行,成立于1897年,创办人为清政府督办铁路事务大臣盛宣怀。中国通商银行成立后第二年开始发行钞票,也就是光绪二十四年纸币。在上海的银行博物馆里,藏有国内最为完整的中国通商银行纸币,其中有两枚是存世孤品。  相似文献   

8.
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华资银行,成立于1897年,创办人为清政府督办铁路事务大臣盛宣怀。通商银行成立后第二年即发行钞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光绪二十四年版纸币。上海银行博物馆馆藏有国内最为完整的通商银行纸币,其中就有两枚是存世孤品。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中国是最早发明与使用纸币的国家。从宋代的交子、会子,金代的交钞,元代的中统、至元宝钞,到明代的大明通行宝钞,到清代的户部官票、大清宝钞等,以上所述均属国家官方发行的纸币。除此之外,早在鸦片战争前,已有民间金融机构钱庄、银号等发行的银钱票。近代银行出现之后,纸币的发行更呈现出百花竞放、万紫千红之势,且具有品种繁多、数量浩瀚、图文并茂、印制精美等诸多特点。这是因为中国疆域辽阔,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旧中国,全国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和数以百计的县都曾发行过纸币,既有国家银行、地方银行发行的纸币,又有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发行的纸币,因而纸币品种繁多、风格迥异。又因各地区的经济状况、历史沿革及地理条件等诸多不同,从而使中国纸币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纸币,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的综合反映,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强弱、人民的生活,无不与纸币息息相关。从而使纸币成为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今推出“百钞苑”栏目,试从各个不同角度评论与介绍我国纸币的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0.
银行博物     
1 中国通商银行纸币,原件16.5×11厘米。中国通商银行于1898年开始发行银元票和银两票,是我国第一家发行纸币的银行。清代纸币上印有双龙戏珠图。辛亥革命后,改为双狮图。同时纸币背面的英文行名亦由“中华帝国银行”改为“中国商业银行”。这是该行1898年发行的伍两银两票。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纸币上的印刷暗记,是指纸币设计者或制版者有意置入图案中的秘密记号。暗记的特征是以一定形状隐藏在纸币的图案之中,也就是说暗记是有形的,而且这个“形”是确切的,不是模棱两可的。因此,确定暗记的原则就是:不是好像是什么,而是就是什么。笔者在第一套至第三套人民币中共发现250余个暗记。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博览》2008,(3):11-11
为纪念北京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经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同意,中国银行澳门分行决定发行澳门币面额为二十元的纪念钞,限量四百万张。该纸币色调与流通中的20元纸币一样为紫色,正面除印有中银澳门分行大厦的图案外,亦有古代奥林匹克圣火取火种处的标志建筑物,以及北京奥运会的会徽。同时,纸币正面右侧印有垂直方向书写的中、葡文“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字样。纸币背面,中间印有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图案,而右面则为象征澳门的金莲花。  相似文献   

13.
说起纸币,当前人们最熟悉的就要数我国市面上流通的人民币了。那么,人民币上的图案有哪些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最近笔者在朋友处看见几张在货币上加盖纸章的纸币,其中一张是民国元年广西银行发行的五元纸币,该币在正、背面加盖五个印章,印章中有陆川的也有梧州的,为弄清这一奇特的现象,笔者通过调查有关资料,对其进行初步探析,不妥之处请方家同好教正.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总量不断加大,人民币现金投放量不断增加,小面额纸币投放量逐年增长,但仍无法满足社会需求,部分券别的小面额纸币仍存在紧缺的状况。流通情况社会消费品零售行业:紧缺券别主要是5元、1元、1角,兑换中的主要困难是银行不能提供足够的小面额纸币,不能满足超市、商场等的需求,小面额纸币残损券的主要处理方式是去银行兑换,或者直接将残损券存入银行。公共服务行业:紧缺券别为5元、1元和1角,兑换的主要途径为银行,兑换中的主要困难是必须提前两天向银行预约兑换,否则临时前去兑换有时银行不能提供足额的小面额纸币。  相似文献   

16.
和讯 《金卡工程》2007,11(8):65-67
在英国,《国富论》作者、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今年春天取代了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出现在新版20英镑纸币上.这是苏格兰人首次登上英格兰银行发行的英镑(苏格兰银行发行的50英镑纸币早已经采用了亚当·斯密的肖像).  相似文献   

17.
一张一百多年前发行的港币壹元纸币.在前不久香港一个钱币拍卖会上以86.25万港元的价格成交,创下了香港钱币拍卖的最高纪录。有关资料显示,这也许是目前世界上最昂贵的一张纸币。这张纸币是由汇丰银行的前身“香港上海汇理银行”于1872年10月发行的,纸币边已经发毛,呈灰黄色。编号为“0001”,相信是汇丰银行发行的第一张壹元纸币。  相似文献   

18.
民国十年(1921年)六月,孙中山派粤军陈炯明入桂讨陆(史称二次粤桂战争).粤军进入梧州后,首先发行广东省银行兑换券.梧州商家市民因受广西银行倒闭,市场上广西纸币(陆票)变成一堆废纸的影响,对使用广东兑换券产生不满情绪.梧州总商会为了减少市民的损失,出面报请当时粤军总司令陈炯明,陈令新成立的广西财政厅与梧州总商会协商,拟定出市场纸币流通暂行办法:梧州商家市民把所存旧纸币交梧州总商会点数登记,盖章暂封存.等刻好总商会的印章后,加盖在(陆票)上,向市埸作五折流通.这一暂行办法一时稳定了市场,缓解了两广商家的不满情绪.同年八月马君武任广西省长后,在广西各县市也推行梧州的办法,把原旧纸币加盖地方商会印章在本地区流通.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各省地方银行纸币,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尤其自辛亥革命至南京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前的一段时间里,基本上还延续着清末那种混乱复杂的局面。各省割据自立,纷纷设立各自的发钞银行,更有一些地区乱发纸币,贬值使用,使得货币流通更趋混乱与复杂。  相似文献   

20.
由于近代中外不平等条约体制的存在,加之中国本土币制金融缺陷重重,中央政府监管缺位或不力,享有种种特权的外商银行在中国发行了单位各异、种类繁杂的纸币。外商银行纸币发行与流通的数量规模主要随各列强在华政治经济势力的盛衰而变化,流通区域也以各地租界和各国特殊势力范围为主。外商银行在攫取发钞暴利的同时,其纸币发行与流通极大地损害了近代中国的币制金融主权,加剧了中国币制的紊乱程度,对中国经济社会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