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三鹿奶粉事件暴露出我国奶业发展中存在原奶生产、乳品加工、流通消费环节的无序竞争等深层次矛盾,按照奶业发展的自身规律,总结国内外奶业发展经验教训,对奶业全产业链采取必要的监管措施及行政干预措施,强化宏观凋控,加强奶业发展的计划性,发展计划奶业是有效规避奶业风险,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奶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奶业发展,对于增加国民营养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奶业区域分布以北方为主,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和山西五个省市自治区)一直是我国传统优势奶业的主产区,华北地区奶业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奶业的市场竞争力,研究华北地区奶业发展对提升我国奶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20 0 2年 3月 18~ 19日农业部农垦局在北京召开了农垦奶业发展战略座谈会 ,参加会议的有 10个垦区分管奶业的领导、农垦重点奶业企业的负责人和有关专家 2 0多人。会议主要分析了农垦和全国奶业面临的新形势 ,结合农垦奶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交流了垦区和企业发展奶业的工作情况和经验 ,研讨农垦奶业的发展战略和工作思路 ,讨论修改农垦奶业行动计划。会议由农垦局丁力副局长主持 ,魏克佳局长作了会议总结。现纪要如下 :   一、当前农垦奶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会议认为 ,当前我国奶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入世后 ,随着我国奶业市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中国奶业发展模式转型为切入点,结合新西兰和美国奶业,对比分析资源和资本导向两种奶业发展模式的形成与运行机理,进而揭示中国奶业资本化的根基及其面临的问题,探索可持续的中国奶业发展模式选择。研究结果表明,根植于土地资源的饲草料生产系统是奶业发展的根基,也是奶业发展模式选择的重要依据。适度规模、种养结合的资源导向型奶业发展模式经营成本更低、环境损失更小、更可持续,而大规模集中、种养分离的资本导向型奶业发展模式受成本和资源环境的强力制约。可持续的现代中国奶业发展呼唤我们构建以"适度规模、种养结合"为特征的资源导向模式。因此,本文倡议加强土地资源整治,特别是人工草地建设,为资源导向奶业发展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江苏省历来高度重视奶业发展。近年来,全省持续推进奶业发展方式转变,奶牛养殖规模化、标准化不断提升,奶业全产业链质量监管体系日趋完善,现代奶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今后一段时期,江苏将大力推进奶业现代化,推动奶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奶业是江苏现代农业和食品工业发展的重点产业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水平显  相似文献   

6.
《农民科技培训》2005,(7):41-41
1.近年来。国家在畜牧业调整战略中,将发展奶业作为畜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十五”期间农业部制定了奶业优势区域发展规划.重点对我国奶业发展的优势区域进行大力支持,科技部为解决制约我国奶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实施了国家奶业重大科技专项课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重视奶业发展。这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奶业组织模式的不断创新和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作为奶业生产主体的奶农收入增长极为缓慢,极大地限制了奶业的全面发展。本文以呼和浩特市奶业发展为背景,以奶农收益为目标,运用AHP方法对呼和浩特市奶业产业化组织模式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得出奶业产业化组织模式路径选择,并提出适合呼和浩特市奶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6月7日,全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现场会在辽宁锦州召开。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在会上强调,我国正处在建设现代奶业的关键时期,要进一步提高苜蓿对奶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加快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为现代奶业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9.
奶业能否成功跨上新台阶,最大挑战是质量安全问题,根本出路是转变发展方式。在近期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奶业大会上,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奶业协会会长高鸿宾说,我国奶业发展过程,既有大发展,又有大震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奶业发展连续跨越了3个台阶:  相似文献   

10.
<正>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奶业发展密切关系民生保障,关系国民体质增强,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性产业,是食品安全的代表性产业。小康社会不能没有牛奶,十几亿中国人不能没有自己的民族奶业。发展奶业、提升奶业,振兴奶业,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任务。近日,农业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部门发布了《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对"十三五"时期奶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