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3 毫秒
1.
曾为汉朝立下汗马功劳的韩信是在萧何的举荐下才为刘邦所重用,但也正是萧何诱骗韩信到长乐宫,才使吕后有机会杀死韩信。因此,才有了这一句:成萧何,败萧何。寿险个人代理制度在中国保险业发展中也扮演了一个萧何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三顾茅庐”与“追韩信”徐存祥编完这篇通讯,遗憾和庆幸兼而有之。遗憾的是,陈冠涛这样的本乡本土的人才,一度遭到免职的冷遇,反被湖北钟祥“三顾茅庐”请去,在异乡创造出辉煌;庆幸的是通州也有“萧何”,终把“韩信”追了回来,挽救了张芝山镇的“半壁河山”。“...  相似文献   

3.
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刘邦在萧何的校力推荐下,任命韩信为大将。但末经过充分的调查而草草任命,刘邦心里肯定是没底,所以,必然要亲自邀请这位能让萧何亲自连夜追赶的逃兵谈一谈。没想到这一谈,竟然成了西汉开国史上最重要的“绩效面谈”之一,韩信也正式以重量级“职业经理人”身份辅佐刘邦争雄天下。  相似文献   

4.
汉高祖刘邦在总结楚汉之争的得失时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相似文献   

5.
刘邦在总结汉军由弱变强,战胜项羽时,把自己尊重人才,发挥张良、萧何和韩信等人的作用视为一条主要经验.  相似文献   

6.
史载:汉高祖刘邦的用人之道可谓匠心独运。他曾说过“吾之安民治国不及萧何,运筹帷握不及韩信,谋略智计不及张良,然吾唯能知之善用之”。确实如此,刘邦凭借他的“知之善用”统领汉军,逐鹿中原,最终战胜了勇冠天下的楚霸王项羽而成霸业。 刘邦“知人善用”的故事,虽然已逾两千年了,然其“知人善用”的才能,却值得当今领导者借鉴。  相似文献   

7.
<正> 汉高祖刘邦在总结楚汉之争的得失时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刘邦如此知人善任,得天下当然是势所必然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才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谁拥有人才,谁便会占领高点。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不可替代的地位已不复存在,绝大多数国有企业面临强大的竞争压力,急需更多的人才来充实壮大企业队伍。但是一种现象不得不引起大家的思考:前面举着牌子招聘人才,后面一些发展所需人才因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又不断外流,招进来的仍需要培训方能进入工序,而走掉的却是企业发展急需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闲话“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其实,“以人为本”思想在中国可以追溯到久远的历史。比如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提出“人贵物贱”。一次,他家的马厩失火了,他从朝廷回来急忙便问“伤着人没有?”而不是问“马怎么样了”?古代有“萧何月下追韩信”、“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在现代有台湾塑料大王王永庆重才求贤的例子。在成立台湾化学纤维公司之前,他想把山林废弃的树梢残枝,经化学处理后变成高附加值的纤维材料,但当时他自己的资金已全部投入到台塑与南亚,无力再投资设立台湾化学纤维公司。中小企业银行董事长陈逢源却独具慧眼,看好化学纤维这个项目的前景,将金融圈内很有地位…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有许许多多英勇善战的名将和足智多谋的良相,他们为君主打下天下以后,自己往往被自己的君主陷入囹圄甚至送上断头台。西汉的韩信就是其中的一个。现代中国的职业经理人应当从这些名将良相的悲惨结局之中领悟一些道理,并树立起自我保护意识。背水一战”、“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萧何月下追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都与一个西汉名将相关,他就是韩信。正是这个韩信,在秦末农民大起义、楚汉之争的乱世之中,凭借着自己杰出的军事才能,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帮助刘邦击败了项羽等诸侯,为西汉王朝的建立…  相似文献   

10.
韩信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常胜将军。他被汉王刘邦拜为大将之后,单独率领一支军队,出奇兵,打硬仗,连灭魏、赵、代、燕、齐等国,最后率部与刘邦于垓下合围项羽,使刘邦能够得以获胜。由此。刘邦在夺取天下后对群臣说:“连军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将其与张良、萧何并称为“三杰”。  相似文献   

11.
2005年9月26日,内蒙古自治区知名民营企业家、祺泰服饰有限责任公司年仅37岁的董事长云全民遭到绑架并被歹徒极其残忍地活埋“撕票”!主谋嫌凶竟是云全民合作多年感情颇深的弟兄、原公司副总经理潘永忠!“萧何”数次访“韩信”,也曾同舟共济云全民1969年出生在呼和浩特市,1989年大专毕业分配到呼市一家大型购物中心民族商场工作。云全民头脑灵活不甘平淡。1993年,云全民发现国内的很多西裤在内蒙古非常走俏,遂酝酿开家专业制作西裤的公司,便毅然辞职“下海”创业。短短几年时间,云全民扩大经营,注册成立了“祺泰服饰有限责任公司”,并跻身呼…  相似文献   

12.
西汉初年,丞相萧何帮助高祖、惠帝围绕着休养生息,重农轻商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萧何死后,曹参继任,他依照萧何制定的政策来治国安邦,结果使西汉呈现出国强民殷的太平景象。由此,我想到了一句古语:“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诚然,墨守成规,沿袭依旧,这是治政谋事之大忌;应时而变,废旧创新,这是谋政创业之正道。但是,“变”务必是应时、合理、必须,否则,不该变而乱变强变,那么,“天鹅”也会变成“丑小鸭”。时下,在一  相似文献   

13.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在总结夺取天下的经验时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粮道胜。人杰也。良、投地首推;镇国家,抚百姓,给,吾不如萧何;连百万攻必取,吾不如韩信。馈饷,之军。不绝战必此三人,皆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任何读这段文字的人,都会对张萧何、韩信的文韬武略佩服得五体。其实真正值得崇敬和景仰的,当汉高祖刘邦。  相似文献   

14.
湖南金山乡党委书记任有清来信说:“自去年初我担任党委书记以来,整天为工作忙碌奔波,操心费神,真是使出了十八般武艺,抖出了浑身的解数,但工作还是忙不过来,对此我感到十分苦恼,觉得自己似乎不是当党委书记的料,请问您能帮我解脱困境吗?”读了任有清同志的这封恳切的来信,我想起了我国古代的一个典故。东汉初期,汉高祖刘邦曾与大将韩信有过这样的一段对话:汉高祖刘邦问韩信,你能将兵多少。韩信说,多多益善。汉高祖又问,我能将兵多少。韩信说,陛下只能将兵十万。汉高祖说,那么我为什幺  相似文献   

15.
汉高祖刘邦有一句经典名言:“夫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与其相反的是项羽,当初凭着个人英雄主义,势力  相似文献   

16.
管理学上有一个“奥格尔维定律”,说的是一种人才现象,大致意思是说“每个企业家都雇用比自己更强的人,企业就能发展成为巨人公司;如果你所用的人都比你还差,那么他们就只能做出比你更差的事情。”楚汉相争,刘邦能够得天下,成就汉室大业,除历史的原因外,少不了张良、韩信、萧何等良臣勇将的鼎力相助。  相似文献   

17.
对于企业领导人来说,最重要的是用人。汉高祖刘邦在总结战胜项羽的经验时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吾擒也”。刘邦的话足以说明知人善任对于领导者的重大作用。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在《举措》  相似文献   

18.
罗文坤 《经营者》2002,(7):27-27
<正> 尊重是前提从远处讲,有"萧何月下追韩信"、"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在现代有台塑大王王永庆,他在成立台湾化学纤维公司之前,有意把山林废弃的树梢残材,经化学处理后变为高价值的纤维,而当时的资金已全部投入到台塑与南亚,再无力投资设立台湾化学纤维公司。但中小企业银行董事长陈逢源却独具慧眼,看好化学纤维的前景,果断地把金融圈里很有地位的丁瑞央介绍给王永庆,其时丁已为大同公司董事,碍于与大同的关系,他  相似文献   

19.
庄德相老板     
杨轶清 《乡镇论坛》2010,(36):34-34
<正>在中国人的口里有四位著名"老板"——刘邦、刘备、宋江和唐僧。刘邦君临天下之后有一次与臣下闲聊,他说我刘某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不如张良,抚百姓、给粮草不如萧何,领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不如韩信"。说完他话锋一转,"虽然我这些本事不如你们,但我能‘将将'——你们服我管"。所以"一无所长"的刘邦做了大老板。  相似文献   

20.
留住韩信和韦尔奇只是表面现象,古代的萧何与今天的古托夫真正的功劳,是留住了一种用人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