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透过扬州现象,我们看到一大批走上规模经济的工业企业,它们依靠市场机制的导向,实现了产品方向的最佳选择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因而也实现了成本的降低和收益的增加。这中间,政府起主导作用,推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把握市场导向。 我们认为,企业的规模发展要靠市场导向,而市场的有效导向又必须与政府的合理推动相结合──这就是从扬州规模经济实践中获得的有益的启示之一。 顺应市场规律,讲究市场战略,在市场激烈竞争中积累规模优势 扬州的规模企业,都是在市场导向下“冒”出来的,都经历过“跌打滚爬”的市场风险过程。 扬州目前规模经济发展势头好的企业,前身大多是些档次较低、很不显眼的“无名之辈”。不管是集体企业,还是地方国营工厂,都是一无国家投资扶持,二无平价物资照顾。这看来是不利因素;但是正因为如此,这些企业“包袱”轻,“框框”少,容易走上市场经济之路,这又是有利因素。在市场取向改革的条件下,它们能够比较早地转轨变型,变依赖政府保护为接受市场导向,一心跟着市场走。 一心跟着市场走,不是在市场风浪中随波逐流,而是要顺应市场规律,选择市场战略,使客观存在的市场导向功能为我所用。在这方面,扬州走上规模经济的企业做了一系列“文章”,归纳起来,大体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扬州大力发展规模经济,利用规模效应,带动了扬州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扬州工业经济走上规模之路,也与本身的区域条件密切相关。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些探索。 一、扬州规模经济形成的区域条件 1、扬州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中期起始阶段,为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提供了广阔的回旋空间 八十年代中期,扬州已跨过工业化的起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一、二、三”分布转变为“二、一、三”的格局,进入了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阶段。 发展规模化大生产,在扬州具有这样的区域条件: 首先,八十年代中期扬州形成了以机械、纺织、食品、化工为主的地方工业结构。其主要产品象重工的汽车制造、内河船舶、动力机械;轻工的食品饮料、服装、电光源;工艺美术的玩具、漆器等。与苏南相比,工业结构和主要产品种类相差很大。如无锡的机械工业,主要产品为“三大机”(机床、柴油机、压缩机)、五小机(电焊机、电动机、电瓶车、发电机及机组)等等。扬州区域  相似文献   

3.
<正>位于江苏中部的扬州市,出了工业规模经济的新鲜经验。相对于苏南而言,扬州为江苏的次发达地区,扬州规模经验一传出,不仅对苏北,而且对苏南,包括对苏中,都有良好效应. ——对苏北有来“激励效应”:使苏北欠发达地区看到了缩短与发达地区差距的希望,激励他们找准路子,奋发开拓; ——对苏南带来“反思效应”;反思“为什么培植规模经济新鲜经验出在苏中而不出在苏南?”面对这个尖锐问题,将促使苏南开拓新的发展思路,经济更上一层楼; ——对苏中特别是对扬州自己,则又带来“加压效应”:各地纷纷前来“取经”,会促使其从发展完善已有经验出发,肯定成功,分析不足,揭示矛盾.明确进一步前进的方向,从不很自觉走向自觉,变压力为新的动力。 为什么扬州经验反响广、效应大?它对江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何普遍意义?该如何从中接受启示,推进江苏实行新的发展思路?值得一议。 对扬州经验的实质性把握 人们对扬州工业规模经济的崛起以及由此而来的地区经济突飞猛进的成效,简明地称它为“扬州现  相似文献   

4.
<正>“扬州现象”,是江苏1994年的一个热门话题。在新闻媒介广泛宣传之后,我们又进行了跟踪调查,感到确有新鲜经验,值得重视、总结、推开和进一步探索。特别是对当前地方经济迅猛发展中遇到一些令人困惑的矛盾,“扬州现象”不失为一帖清醒剂,使人们看到了再上新台阶的一条新途径。 扬州的崛起来自工业规模经济 90年代以来,江苏的经济发展在全国继续处于前列。一般认为,主要是靠苏南,以乡镇企业为支柱,出现了几只“小老虎”。这并不错,但不全面,忽略了正在崛起的扬州。其实,在 1992和1993两年,综合实力发展最快的,可算是处于长江北岸、属于苏中地区、包括10个县和县级市的扬州。80年代,按经济总量,扬州在11个省属市中居第五、六位,处于苏、锡、常、宁之后。一度还次于南通,按增长速度,大致相当于全省的平均水平。1992年,扬州的国民收入和工农业总产  相似文献   

5.
<正>“扬州现象”现在是一个热门话题。我们在扬州进行了实地考察,也感到这个话题确实该热一热。 发展要有新思路,“扬州现象”就是一个符合新思路的“现象”。“扬州现象”的主要内容,就是在培育和发展规模经济上下功夫,推动经济结构的整体优化,取得规模效益,并在提高效益的基础上获得较高速度。 “扬州现象”给人启示颇多,在发展规模经济上的可贵之处,是把培育和发展规模经济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也就是把发展规模经济与组织合理的规模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 扬州在汽车、家电、机械、电子等组装加工型产业里,规模最大的春兰集团已具备了年产空调器100万台的生产能力,年产量相当于全国空调行业十大企业年产量总和的1/2,柜式空调和家用空调国内市场的复盖面已占80%和35%。1993年集团的产值已达28.7亿。客车的规模生产是1500辆,扬州客车厂 1993年产量已经是4400辆。集装箱和规模生产是15000标准箱,扬州通运集装箱有限公司1993年的产量已是31612标准箱。硬顶吉普车的规模生产是15万辆,生产“黎明”牌汽车的仪征汽车厂现有的产量是3.3万辆,1993年的产值14. 5亿,正在开拓市场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规模。这都是上了规模或向规模经济接近的企业。  相似文献   

6.
我国消费品市场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我国的消费品市场有了很大发展 ,并逐步走向成熟。从供求关系来看 ,中国消费品市场经过近 2 0年来的高速增长和量变积累 ,消费品市场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大部分消费品已经达到供求平衡或供过于求。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一些体制性障碍等因素的限制 ,新的较高水平的购买力尚未形成 ,因而对某些较高档次的发展型和潜在型需求尚不能形成有效需求 ,使绝大多数商品不同程度地出现供过于求或相对过剩的局面。这种现象表明 ,中国消费品市场的买方市场格局已经…  相似文献   

7.
基于长尾理论的中国农村市场开拓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由于城市经济发展程度高、消费者需求旺盛,企业产品在城市可以拥有更多的市场机会或更容易获得目标顾客,因此为数越来越多的企业把产品投放到城市,导致卖方密度越来越大,而产品差异性越来越小,市场几近饱和。对于城市居民而言,他们正处在产品非常“丰饶”的时代。基于“丰饶”而产生的新经济理论——“长尾理论”,给上述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新的思路。依据这一理论,我们可以重新审视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中的城乡市场分割状况,发现潜藏于农村市场的巨大商机。  相似文献   

8.
金开新 《经贸实践》2009,(11):63-64
当前,以绿色经济为核心的“经济革命”正席卷全球。今年4月于伦敦举办的C20峰会提出了应由灰色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变的观念,并将“增进全面的、绿色的以及可持续性的经济复苏”,作为应对金融危机、恢复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六项必要措施之一。绿色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新潮流。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全球市场萧条,义乌作为高度外向依存的商贸城市,带来的巨大冲击和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义乌是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如何抓住“绿色”机遇,打造绿色产业、培育绿色市场、发展绿色贸易、实现转型升级,具有深远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扬州市通过开发战略产品,培植重点企业,发展工业规模经济,逐步把过去偏重于简单总量扩张的粗放经营导入内涵式发展、集约化经营,以此带动经济总量增长的发展轨道,是扬州近几年来经济发展的基本轨迹和经济工作的基本经验。 扬州规模经济成长的实践证明,规模经济形成的前提条件和微观基础,首先在于遵循市场满足率低、关联作用大的产品开发原则选好产品,以此为突破口,选好一个企业领导人,选好一种企业机制形式,以实现产品开发目标。而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旨在“放水养鱼”的财税、金融政策,则为规模经济的成长提供了一种宽松的宏观政策环境与条件。 规模经济的金融支撑 近几年来,扬州市围绕重点企业和优势产品,狠抓技术改造,加大投入力度,推进技术进步,把规模经济建立在牢靠的科技进步基础之上。该市工业技改投入,“六五”期间很少,仅4.6亿元;“七五”期间增加较多,为38.5亿;进入“八五”时期增长更快,仅1991、1992年两年就达到 41亿,相当于前 10年的总和,1993年一年投入57亿,又大大超过前两年,累计“八五”前三年投入近百亿(98亿)。  相似文献   

10.
潘长宏  纪花 《经济师》2012,(7):223-225
文章分析了扬州儒商文化旅游产品的类型及现状,依据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提出在挖掘儒商遗迹及艺术瑰宝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其周边人文环境及配套服务设施,打造儒商文化旅游产品,构建扬州儒商文化旅游市场,培育扬州市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1.
雷鸣  王艳娟 《经济论坛》2004,(10):81-8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我国加入WTO后,国内企业与国际经济逐渐接轨,中国在迎接一次新的机遇和挑战,不仅孕育了一个巨大的市场,而且正在成为一个全球的制造加工中心。众多的企业在连续不断的生产出无数的产品,以供应国际和国内市场,此时,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考虑最多的恐怕就是怎样将生产出来的产品以最有效的方式销售出去了。所谓最  相似文献   

12.
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要求。江苏省决定在扬州开展“跨江融合发展”综合改革试点,探索苏中与苏南地区协调发展的“新路”,在新的起点上更好地推进“两个率先”。扬州的初步经验是:变革思维方式,以深化改革为融合发展增添动力;发展现代交通,以互联互通为融合发展畅通道路;强化经济合作,以重大项目为融合发展提供经济支撑;改善自然生态,以秀美环境为融合发展提供保障;提升民生水平,以人民幸福为融合发展确立根本宗旨。推进扬州与苏南的深度融合,扬州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实力,省委、省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苏南需要进一步增强对融合发展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3.
<正>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血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又对整个社会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已经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世界级港口群,它们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如今,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势必迎来新的数字化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4.
如何认识我国当前的“需求不足”?前不久,中国社科院的一些专家学者就此问题进行了研讨。与会的专家学者的看法基本可归纳为两种意见。 按照第一种意见,目前我国出现的需求不足,其实是质量和品种结构问题,是生产结构跟不上需求结构所致。 他们认为,我国以短缺经济和数量扩张为主的发展阶段已经结束,国民经济正在向买方市场和整体素质提高为特征的新阶段过渡。在这种以大调整为特征的时期,经济发展速度必然会有所回落。在此背景下,一方面传统消费品的需求趋于饱和,一方面传统产品  相似文献   

15.
对不同类型、不同尺度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进行的经济价值估算的结果表明,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价值是巨大的,如果将各种服务功能通过一定的形式“包装”成为可以在市场上销售的“商品”,那么这种具有巨大经济价值的特殊的“商品”将带来一种新的生态产业的发展。本文初步提出了生态系统服务形成生态产业的模式,并对其进行一定的阐述,以期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提供一种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李利君 《新经济》2023,(9):154-159
数字经济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出现了一种全新经济模式——个人经济体,其越来越展现出巨大活力,并以其强大的创新性功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促进资源配置、活跃市场、强化社会协同的作用。作为新兴经济现象,个人经济体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整个社会结构的底座因而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各种传统理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和“时间”置换,对经济基础的构建和社会关系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西部大开发正如火如荼地展开,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了“西部大开发,宁夏要争先”的目标和要求。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必须要用新的思维重新审视宁夏的优势和地位,在汲取和借鉴东部沿海地区开发、开放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 一、结构不合理是制约宁夏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客观地讲,宁夏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经济实力比较薄弱,市场开放程度也比较差。统计资料表明:1998年,宁夏国内生产总值为227.5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80年的0.35%下降到0.29%,人…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 ,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同时也赋予企业创新的内涵。本文结合有关国际经验 ,提出了新的经济形势下 ,企业创新所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制度创新 ,技术创新 ,产品创新 ;市场创新。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以来,一大批“草木才子”崛起于乡土之间,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帷幕。十几年间,他们开创了中国经济新的半壁江山,积累了数以千亿计的社会财富,转移了一亿多农村人口。然而,就在这群农村能人迅速成长为新一代中国实业家的同时,一个现象也日益为人们所关注——这群农村能人中不少人往往只各领风骚没几年,或中箭落马或半途夭折,出现了一种令人痛心的“能人易夭”现象。农村能人们什么时候才能走向真正的成熟,这个新的时代命题正严肃地摆在每一个关心中国农村改革的人面前。 事实或许是在一种直接的对照中才显出它的说服力。就在许多能人纷纷半途夭折的同时,有一个人却创造着一个奇迹:他在中国农村改革的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中国发展的历史经验除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无才不兴外,还应加上一条‘无外不快’.(“外”指外向型经济,“快”指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确,外向战略是国内经济快速高效发展的必要条件.那么无外不快,有外能快的原因何在?市场延伸,提供稀缺资源.外向型经济的一个重大特点就是“两头在外”,即资源在外,市场(销售)在外.每个国家都必然存在自身的资源不足,这种经济发展的“瓶颈”需要到世界市场中去寻求解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外向型经济之初,诸多原材料、能源都不能人人国内市场得到满足,于是借外债买外贷成为他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