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要获取利润,要生存要发展,就不仅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需求为中心的营销理念,而且还要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力求在企业和顾客之间建立和保持一种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加速企业和社会发展。关系营销——一种新的营销观念应运而生。关系营销是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竞争者、政府机构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是识别、建立、维护和巩固企业与顾客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关系的活动。  相似文献   

2.
关系营销是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竞争者、政府机构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是识别、建立、维护和巩固企业与顾客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关系的活动。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说:“在这个新的变化的世纪里,企业惟一可以持续的竞争优势是它与消费者、商业伙伴及公司员工的良好关系。关系营销的核心是关系,是企业与各关系方(主要是顾客、中间商)之间建立、保持和完善的伙伴关系,通过互利、交换及承诺以实现各自目标,从而形成一种兼顾各方利益的长期关系。  相似文献   

3.
邱训荣 《华东经济管理》2005,19(12):134-137
关系营销作为一种新营销理论与传统市场营销有很大区别,对企业具有重要作用。关系营销的核心任务是与关键的利益关系方建立良好的营销关系网。就生产型企业而言,企业与顾客的关系、企业与供销商的关系、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企业与竞争者的关系以及企业与对其营销活动具有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来临,企业问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营销的重点从传统的‘商品价值’逐渐转向了‘顾客价值’,伴随着这一变化的是营销模式的转变。企业用以计算价值的单位已不再是商品,而是客户关系。关系营销也由此而生。此文作者详细阐述了关系营销的概念,并认为关系营销的核心是顾客忠诚,进而表述了关系营销与忠诚度是如何在企业发展中形成。  相似文献   

5.
王丽 《特区经济》2005,(7):163-164
一、顾客关系研究回顾市场是由现存顾客与潜在顾客构成的,组织与现存顾客之间存在关系,与潜在顾客之间没有关系;一些潜在的顾客以前可能是组织的顾客,但由于某种原因已经离失:与组织存在关系的顾客构成组织的顾客基础(CustomerBase)。由于组织随时可能与新顾客建立关系,而其原有的顾客关系也随时可能破裂,因此顾客关系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实体(KajStorbacka,1995)。顾客可以从初次购买某服务商的产品发展为该企业的短期顾客进而发展成为长期顾客,当然也有可能在这一过程中的任何时候成为该服务商的的离弃顾客。关系营销即是建立、维持、…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对企业来说.企业经营的核心是营销问题,营销模式创新就更加重要。企业在营销过程中,有些行为对使消费者成为企业的终身顾客会产生积极影响,而有些只是对消费者短期购买欲望的刺激.可能给消费者增添麻烦.甚至造成消费者与企业的种种矛盾。选择什么样的营销模式,怎样与客户保持长久的良好关系,体现消费者的终身价值?借鉴“消费资本化理论”、亲情营销、关系营销、忠诚营销理论.构建“消费者股东”营销模式.使消费者与企业建立起一种自然的亲情关系.拉动更多的顾客成为企业的消费者,形成企业营销的网络效应.使企业能够处在可持续发展的势态.对企业来说是必须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现代酒店企业应重视企业与内部顾客即员工、外部顾客的关系,树立以关系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努力在企业与顾客之间保持一种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实现酒店企业的目标,力求达到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一、关系营销的主要特点 (一)营销活动的重点由获取新顾客转向对顾客的保持。传统的营销理论重视产品的市场份额,强调以各种营销手段来吸引新的顾客,而在处理与现有顾客的关系上,却缺少必要的、有效的营销方法。一个得到足够满意度的、并与企业建立了长期关系的顾客可以从以卜几个方面给企业带来足够的利润:  相似文献   

9.
“一对一营销”模式:挑战传统营销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对一营销”模式从顾客需求出发,通过详细识别企业顾客,进一步对顾客实行差别化,与每位顾客互动对话,最后在企业与顾客之间建立持久、长远的“双赢”关系。在明确“一对一营销”内涵的基础上,重点对“一对一营销”模式和传统的大众营销、直复营销做出比较,并进一步从理论上阐明其对传统的“4P组合”和最新的“4C理论”的继承和延伸。通过实践和理论的比较,明确了“一对一营销”与传统营销理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10.
儒家文化中的关系营销思想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系营销理论来源于西方,但我们可以在儒家文化中找到相应的思想渊源。“仁者爱人”、“义利合一”、“和为贵”及“以人为本”的思想就分别体现了关系营销理论中“以满足顾客的价值需求为核心”、“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协调与合作”和“重视人力资本”的观念。  相似文献   

11.
酒店作为服务型行业,为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是其生存之根本。酒店企业实施关系营销的措施主要有:建立顾客数据库、实行定制营销、实施会员制、制定接触顾客计划和妥善处理顾客投诉等。  相似文献   

12.
关系营销就是理解为关系,网络和互动的营销,关系营销嵌入整个管理过程,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兼职营销者,关系营销上的一次范式转移,关系营销的核心是供应者和顾客双方都满意的互惠和自愿的关系,关系,商业文化和伦理,知识,法律和管制为企业提供了安全,营销均衡就是竞争,合作,管制/制度这三种力量之间的均衡。  相似文献   

13.
刘卫民 《特区经济》2007,216(1):281-282
关系营销是企业为实现其自身目标和增进社会福利,不断识别、建立、维护和巩固企业与顾客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关系的活动,并通过企业的努力,以诚实的交换及履行承诺的方式,使活动涉及各方的目标在营销活动中得以实现。广义上的营销,不仅包括外部市场营销,而且还包括内部市场营销。关系营销的重点在于利益各方相互之间的交流,并形成互利、稳定、相互信任的关系,关系营销的最终实现要靠产品或价值的成熟、高质量的交换。关系营销的目的是双重的,包括社会宏观目标与企业微观目标。关系营销的手段是互利合作关系。互利是合作的前提,没有互利,很难有进一步的合作;缺乏合作的营销也不能成为关系营销。关系营销是动态的过程,而不是静态的状态。  相似文献   

14.
论商业银行关系营销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陈永 《南方经济》2003,(2):70-73
关系营销是识别、建立、维护和巩恩企业与客户及其他利益相关人的关系活动。本文认为,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发展,客观上要求商业银行开展关系营销活动;关系营销是商业银行成功营销的保证。本文还提出了商业银行对顾客、金融监管当局、金融同业、政府部门和员工等组织、个人的关系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5.
营销必须以需求为条件,以价值为基础。关系也是顾客众多需求内容维度中一项。关系需求决定和影响着关系价值,关系与信任、利益、风险密切相关,关系质量和关系价值是关系营销的基础和核心,关系需求的特点和内容决定并影响着相应的营销战略。  相似文献   

16.
从营销的视觉来分析我国旅行社存在的问题,将西方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一种全新的营销理论--关系营销引入旅行社的研究中,并从关系营销的核心概念关系质量入手构建了影响旅行社和顾客之间的关系质量的因子,同时结合我国旅行社特点,提出旅行社与顾客关系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一、“两权分离”与产权分割的共生关系国家所有制企业改革的思路是什么?目前有两种不同的提法。一种认为“两权分离”即所有权同经营权分离;另一种认为是产权分割,实现企业内部所有权多元化。我认为,“两权分离”和产权分割二者可以兼容,而且具有共生关系,不能把它们看成是互相排斥的东西。二者的共生关系表现在,“两权分离”会派生出产权分割。  相似文献   

18.
熊凯  苏甦 《中国经贸》2008,(18):3-4
随着营销范式向关系营销的转变,传统服务质量管理理论的局限性已日益显现。作为服务提供者,不仅要考虑为顾客提供的服务质量水平,而且更要注重企业与顾客的关系质量水平。关系质量管理,以更微观的视角动态化地分析了顾客感知关系质量的形成过程,对感知服务质量与关系的内在联系进行了深入阐释,拓展了服务质量管理的范畴,提高了服务质量管理的有效性与效率。服务企业的关系质量管理策略主要表现为重视关系投资、构建关系机制、运用关系技术以及强调关系绩效。  相似文献   

19.
随着营销范式向关系营销的转变,传统服务质量管理理论的局限性已日益显现.作为服务提供者,不仅要考虑为顾客提供的服务质量水平,而且更要注重企业与顾客的关系质量水平.关系质量管理,以更微观的视角动态化地分析了顾客感知关系质量的形成过程,对感知服务质量与关系的内在联系进行了深入阐释,拓展了服务质量管理的范畴,提高了服务质量管理的有效性与效率.服务企业的关系质量管理策略主要表现为重视关系投资、构建关系机制、运用关系技术以及强调关系绩效.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市场营销观念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饭店企业的经营,在实践中表现出一定的阻碍作用。关系营销的运用,解决了饭店在新的竞争环境下遇到的困境。实施CS战略、运用ES战略,建立MIS系统,管理好顾客档案、协调好饭店企业与公众的关系等是搞好关系营销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