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从莫奈、马奈到塞尚,直至后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凡·高,都在探索着印象主义,都在促进绘画的革新和创造。整个绘画传统在否定自我的同时,日臻完善了自我。印象派绘画使艺术创作不断地充实和丰富。  相似文献   

2.
卢圳 《西部大开发》2011,(4):159-159,163
我国油画家周碧初,与其他老一辈油画家一起,为油画的民族化作出了贡献,他将印象主义技法与精神运用于油画写生之中,他的作品清新雅致,明丽平和而感人。在世界美术风潮的变幻中坚定地选择印象主义视角表达心灵的语言。  相似文献   

3.
怀人诗“留白”艺术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析唐代诗歌作品,“留白”技法在文学作品鉴赏中传达出独特的审美意蕴及其艺术价值。诗画同源的传统,使得我国传统的绘画“留白”技法从形式上预留空白逐渐发展到思想感情表达上预留空白,水墨之间的空白显示出趣味横生、璀璨多彩的独特艺术魅力,形成了“以无胜有,意到笔不到”的中华民族传统审美标准和理念。  相似文献   

4.
他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他在创作上的卓越成就,与他渊博的学术修养、深厚的生活积累密不可分。他被同时代绘画大师徐悲鸿誉为“五百年来第一人”,又被国际艺术学会公选为“当代世界第一大画家”。然而,他羁留漂泊海外几十年但始终不肯加入居住国国籍,怀着未了的思乡心愿逝于异乡的后半生经历,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5.
乔海明 《魅力中国》2013,(34):59-59
任伯年绘画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不仅能从前人优秀的绘画传统中吸收造型的经验,更能大胆地借鉴西洋画的素描写实因素,将之融入中国画的传统笔墨之中,塑造人物形象,从而摆脱了明清人物画“千人一面”、“陈陈相因”的陋习。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7月12日,天气火热,人心更热。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四楼,人潮涌动。《金刚坡下——傅抱石抗战时期绘画作品展》在此开幕,绘画作品80件套、印章15枚和手稿10册,丰富的展品吸引了文化界、艺术界人士,以及闻讯而来的普通观众和外地游客。非常难得的是,本次展品汇集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和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资源与成果,系首次公开集中展示傅抱石抗战时期绘画作品。  相似文献   

7.
张坤 《魅力中国》2010,(6):313-313
印象主义音乐产生于19世纪末期,受当时文学和绘画的影响产生的。它的音乐更多地描绘图画带给我们的感觉或印象,渲染出一种神秘朦胧、若隐若现的气氛和色调。在今天看来,印象主义所涉及的范围相对较小,似乎只是德彪西一个人的运动,但是这一风格的形成、扩展、影响及延伸却是一个非常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它的产生不仅与印象主义绘画和象征主义文学有联系,更在于对浪漫主义音乐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工笔花鸟画既是花鸟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又是我国民族绘画中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技法的一门独立的画科.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工笔花鸟画的技法形式亦在不断演变,特别是现代工笔花鸟画,不但保留了传统技法的特色,也吸收了西方现代绘画中一些形式因素,使工笔花鸟画的表现形式和风格更趋于多样化。对现代工笔花鸟画技法的深入探究是为了促进工笔花鸟画的进一步发展,满足人们在精神层面的追求。  相似文献   

9.
一个外国人,在中国官至三品,还侍候了康、雍、乾三朝皇帝…… 毫无疑问,郎世宁,这位在中国度过了半个世纪传奇人生的意大利画家,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无可忽视的一笔:他将西洋绘画的透视学、解剖学等带人中国,并与中国传统的审美相结合,开创了中西融合的新画风.民国时期,康有为曾经说,郎世宁是最早开创中西合璧绘画技法的画家.  相似文献   

10.
田金 《魅力中国》2013,(23):120-121,130
儿童绘画从题材的选择、绘画的造型、对画面的组织和排列、色彩的运用和绘制技法来看.具有浓厚的稚拙性。稚拙性才是儿童绘画作品的总的特征。稚拙性不等于艺术,但也具有美的特性,称之为“稚拙美”。儿童绘画的稚拙性是儿童生理、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任何人都是无法使儿童超越这一阶段的。因此,儿童绘画在引导方面既不可“越俎代庖”。也不可放任自流。  相似文献   

11.
吴威 《理论观察》2008,(2):116-117
当前高校基础美术教学中对学生个性化绘画技法语言培养存在着一些问题,应针对学生个性气质对绘画技法的影响和常见绘画技法“问题”与个性化的绘画技法语言两者问潜在关系入手,应尊重学生个性气质,注重因材施教;重视对学生作品的跟踪分析,加强针对性地引导;克服绘画创作和教育中的急躁情绪,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等,为高校基础美术教学工作拓宽思路。  相似文献   

12.
李斛与《关汉卿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芸 《中国报道》2008,(4):106-107
李斛(1919-1975),号柏风,四川大竹人,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他1942年考入中央大学艺术系,师从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黄显之、吕斯百、傅抱石、谢稚柳等先生,刻苦习画,成绩优秀。当时正值徐悲鸿先生着意改良传统中国画,他从油画专业和国画专业各选了一位优秀的学生进行中西合璧的尝试。李斛是油画专业的,由于他的素描、肖像画最为突出,遂与国画专业的宗其香一起被徐悲鸿选中。  相似文献   

13.
任何职业都一样,生活在上层总有无限的光环,大多数还是底层,靠辛勤的劳动吃饭、同样,从事绘画艺术的人也不在外,且在“绘画”这个独特的行业里尤为突出,“大师”万人号仰,“画师”穷困潦倒.有的画家发出这样的感叹“他们在等待,观望,总想被认可,总想被‘包养’他们就像‘妓女’,在等待。”  相似文献   

14.
海派人物画在近20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引进了西方的绘画元素以及民间艺术的成份。但总括起来,还是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基本上属于传统人物画的范式,以程十发、刘旦宅、韩敏、颜梅华、戴敦邦等为代表,另一类大致属于现代水墨人物画,在题材、技法、意识和绘画理念上,都与传统的人物画有很大区别。这中间,张培成先生无疑是后者的代表性画家,他在绘画现代性方面的探索,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收藏界也给了他更多的空间。这里分几个方面向收藏家作一推荐。  相似文献   

15.
郑帅 《魅力中国》2013,(25):110-110
陈钰铭的现实主义巨作《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再现了当年难民慌不择路的场面。陈钰铭历时四年创作完成的水墨画《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这是一幅长6米高3米的巨幅水墨画。画家采用他一贯的“重”和“黑”的风格来表达悲剧主题。写实的水墨语言。垂直的叙述力度,长驱直入,直达核心,再现了中华民族78年前耻辱的一幕。为了艺术地再现当时那种山河破碎、痛失国土时人民的心情和处境,从而强化后世对历史事件的记忆。画家巧妙布局和精心构图。这幅画在艺术上的最大价值,是将中国水墨画的技法往前推进了一步,画家打破了中国水墨人物画讲求平面铺排和肖像罗列的传统,运甩了西方绘画技法中透视关系和纵深效果.使画面丰富、饱满。更具层次感。  相似文献   

16.
老济南味儿     
窦玉生  杨艺 《走向世界》2012,(24):18-19
这个月,被称为“现代毕加索”的西班牙绘画大师胡安·里波列斯来到济南办展览。我问他此行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他说.感受到了中国文化。那种和他以前接受的完全不一样的“东方神秘主义”文化.给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他坚定地说,这势必影响到他今后的创作。  相似文献   

17.
十九世纪末叶,印象主义将光与色的科学观念引入到绘画,创立了以光源色和环境色为核心的现代写生色彩学。色彩语言终于作为独立的绘画要素,在画面中起决定性作用。本文对印象主义时期油画创作中再现色彩体系的建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陈友才和他的少生快富合作社颜玉华,查正军陈友才今年46岁,他在江苏省射阳县农联村当了25年的村支部书记。在村里.他感到最难、最棘手的工作莫过于计划生育。1989年.这个村竟一下子超生了24人,被镇政府撤换了7名村组干部,并被列为计划生育“黄牌”警告村...  相似文献   

19.
温柔女孩,疯狂爱上“涂鸦” 出生于安徽合肥市的梁晓梅.家里没有一个人从事“艺术”这个被国入认为高雅但前期投资很高的行当。但她从小却对绘画情有独钟.并凭着过人的天赋频频获奖。  相似文献   

20.
一江春水向东流──闲话南唐李后主郭文卿只要谈论到填词的问题,南唐李后主──李培的名字总不会被遗忘。李煌(公元937~978年)是南唐中主李若的第六个儿子,初名从嘉,字重光。他善于填词,擅长书法、绘画,精通音律。他偏安于江南.作了15年“皇帝”,最后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