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文章选取2001--2005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总水平也越低,但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会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因此,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一方面要进一步推进市场化、城市化的进程,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大政府对农村的投入,构建起收入公平分配的各种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2.
对外开放与我国的收入不平等——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本文采用我国1991~200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就收入不平等与对外开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进出口的增加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量进入均导致了我国收入不平等程度的提高。以往的研究并没有将进口和出口的影响区分开来,本文分别分析了进口和出口对各地区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发现进口能够显著提高各地区的收入不平等程度,而出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收入不平等。文章最后就对外开放对我国收入不平等产生影响的可能途径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确理清收入差距与房地产价格的关系,探知其对消费的影响,是实现我国扩大内需战略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我国的2000-2008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构造联立方程模型,深入探讨了收入差距、房地产价格与消费的关系,结果发现,收入差距与房价之间存在着正向的互动关系,但是对消费的影响却呈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在东中部地区,收入差距与房价之间这种相互强化的关系,使得代表消费主体的广大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负担加重,不得不减少消费。但是在西部地区,由于住房负担相对较轻,能正向发挥财富效应,所以收入差距与房价之间的互动影响,反而促进了消费。这种差异正好折射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因此,有必要通过对收入分配的合理调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有效的住房保障政策来科学调控房价,进而切实促进消费。  相似文献   

4.
考察了通信基础设施的城乡收入分配效应,初步探讨分析了通信基础设施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和途径,并据此提出了假设:通信基础设施促进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但是对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影响不确定,受到其他因素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通信基础设施确实有效促进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有一定抑制作用,结果为通信基础设施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分析表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差距以及城乡人力资本差距是影响通信基础设施农村居民收入促进作用的重要因素,本文进一步的实证研究结果证实了这种分析。因此,在平衡城乡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并且提高农村教育、卫生投入以促进农村人力资本提升的情况下,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有助于减少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政治-经济理论模型作了大幅度的改进,并通过数理模型的推导提出了初始收入不平等与后续的经济增长存在着不确定关系的假说.在此基础上,文章分别使用中国21个省区的横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对收入分配不平等进行了结构分解,测度了农村不平等、城市不平等以及城乡之间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农村不平等在解释人均产出增长时比城市不平等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有:第一,农村不平等程度越高,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越大,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第二,城市不平等对经济增长没有显著的影响;第三,城乡之间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此外,城乡部门之间的不平等在解释城乡两部门的经济增长时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区域公平和城乡统筹方法必须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产业结构与碳排放: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我国30个省份2000—2008年的相关数据,使用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对我国各省份的产业结构与碳排放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经济增长是导致我国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具体到各产业而言,第二产业对碳排放的影响最大,第一、三产业的影响较小;此外,第二产业的发展结构也不合理,"三高"和对能源依赖较高的企业居多,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低碳产业;各省份三次产业的发展结构也不尽合理,应鼓励发展第三产业,保持第一产业,改造第二产业。  相似文献   

7.
房价与城市化的关系——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城市化水平与住房价格的动态经济模型表明,城市化速度的上升会导致房价的迅速上涨: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也发现各地区房价对城市化率的弹性均为正值,表明城市化水平对房价具有正的积极影响。因此,应实行地区差异化的房地产业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尊重经济规律,确立切实可行的房地产宏观调控目标,实行稳健的可持续的城市化战略,通过这些措施促进中国房地产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曹雅妮  王慧莹 《科技和产业》2021,21(10):239-245
高等教育是教育系统中互相关联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区域性和时间性的发展趋势看,某种程度上,高等教育规模的差异造成了地区收入的差异.研究选取2010—2018年31省级行政区的数据建立面板数据,通过计量统计分析,研究作为解释变量的高等教育规模与被解释变量地区收入差距泰尔指数之间的关系,并对东、中和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规模和地区收入差异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9.
选取西部12个省区1992—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变动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城镇化进程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产业结构合理化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城乡收入差距未能产生显著影响;其他影响因素中,经济增长水平显著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参与程度、经济开放程度、财政支农政策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0.
城乡差距一直以来是中国政府持续关注的焦点,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可能造成多重经济社会问题,财政支出作为政府干预收入差距的重要宏观手段值得关注。文章基于2007—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分区域考察各财政分项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调节效应,并因地制宜地为财政缩减城乡收入差距提供可持续建设思路。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支出中科教文卫支出占比的增加会缩减西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对东部和中部地区无明显影响;财政支出中经济建设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占比的增加有利于缩减中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西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对东部地区则无显著影响。总体而言,各财政分项支出调节城乡收入差距的脉冲响应波动情况存在着地区异质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国家高新区人才资本与其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选用了典型国家高新区2000-2013年期间的面板数据,对纳入人才资本要素的生产函数模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与检验,回归结果表明人才资本在国家高新区的经济增长中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测算了各高新区的人才贡献率,得出结论:人才贡献率的大小不仅取决于高新区的人才资本存量,与该高新区的人才资本增长率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05-2013年我国30个省市及自治区(西藏除外)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各种因素对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经济地理因素对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在加入另外两个因素后则变得不再显著;新的经济地理因素如人力资本、城市化、消费需求和文化市场经营机构数都对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产业政策因素中的财政支出和政府规模指标显著性对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分别具有正向和负向作用,而金融发展指标则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可见其对影响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的作用尚未完全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1999~2003年28个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期说明制造业行业是否存在外资行业内横向溢出和行业间纵向溢出效应(后向联系和前向联系)。利用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SystemGMM),克服了要素投入的内生性问题和前期的生产率冲击后,实证结果表明,对制造业的内资而言,外资的后向联系效应作用明显,说明后向联系确实是外资技术溢出的重要渠道,而行业内溢出效应和前向联系效应表现为不明显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乡居民消费与收入关系的面板数据协整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将协整分析和面板数据结合起来,对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和收入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我们对中国城乡消费和收入数据进行了平稳性检验,所有检验均显示中国城乡消费和收入数据存在非常显著的单位根;协整关系检验强烈支持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最后,我们还估计了城乡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和收入弹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FDI流入的决定因素:基于国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罗知 《南方经济》2009,(1):33-41
本文基于1992—2005年我国14个FDI主要来源国和地区的数据分析了FDI流入我国的原因。无论是在所有国家样本中还是在欧关发达国家样本中,资本来源国的市场规模和双边贸易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而资本来源国相对劳动成本的提高会增加亚洲国家对我国的直接投资,资本来源国贷款成本的相对降低会增加欧美发达国家对我国的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16.
17.
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内容本文利用样本期为1987-200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各省区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各省区银行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存在着显著为负的影响,这与一般均衡模型的理论预测相一致;中国各省区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表现出了明显的区域差异,即与东部区域相比,中西部区域银行集中度降低的益处更大,更能促进经济增长;在非国有化进程较快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省区,银行集中度的降低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更为明显。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剔除三部门重合地理标志农产品后,基于2010—2018年中国30个省份(因数据缺失,未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实证研究地理标志农产品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和非线性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集聚特征明显,且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地理标志农产品能够抑制本省域及邻近省域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地理标志农产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9.
路征 《珠江经济》2008,(8):4-12
本文利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对所有制结构变迁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一定时期地区经济增长与公有制比重并不一定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公有制经济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并寻求合理的所有制结构,为地区经济增长找到最优路径。  相似文献   

20.
沙文兵  石涛 《世界经济研究》2006,1(6):76-81,F0003
改革开放以来,规模持续扩大的外商直接投资在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利用我国30个省(市、区)、1999~2004年度的面板数据,构建了一个经济计量模型,对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效应进行测度。计量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生态环境具有显著的负面效应:就全国总体情况而言,三资工业企业总资产每增加1%,工业废气排放量增加0.358%。进一步对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研究表明,与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区域分布特征相一致,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也呈现出明显的东高西低的梯度特征。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