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议一:改进企业对外借款管理模式。一是按照《境内机构借用国际商业贷款管理办法》对外债进行管理。实践证明,投注差无法真实反映企业对外债的真实需求,以投注差作为控制外债规模的依据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实施效果欠佳,因此,应取消投注差管理模式。二是对企业借债资质按产业分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外商投资企业借用短期外债增速迅猛,给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市场稳定带来潜在风险,此文剖析了外商投资企业大量借用短期外债的内在原因,认为这是和我国现有的外汇管理政策存在漏洞,境内利率高于境外市场利率,人民币存在进一步升值预期,外商投资企业追求低成本融资等因素密切相关.为解决短期外债流入过猛的问题,可通过调整外汇管理政策,建立多元化的资本市场,合理利用外汇储备等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基本情况介绍 自2010年以来,陇南市几家企业先后向国家外汇管理局陇南市中心支局申请办理外债登记以及外债账户开立等手续,拟向境外经济组织进行中长期借款.近日,陇南市又有一家中资企业持与北京某投资有限公司签订的借款合同、投资意向书、投资风险评定报告等材料,申请办理外债登记以及外债账户开立等手续,拟向境外经济组织进行中长期借款.据了解,该公司已向北京某投资有限公司、北京某项目数据分析技术有限公司、某信用调查研究中心支付各类费用20余万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陇南市中心支局通过调查了解发现,此类境外融资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中方借贷企业仅是通过中介机构(如北京某投资公司)或外方驻中方代表机构进行境外借款相关事宜的接洽协商,对境外债权人并不了解或只了解境外融资债权人的简单情况.二是借款合同中约定只要中方借贷企业能开立外债专户,资金即可迅速到位,以此吸引中方借贷企业,但中方借贷企业在开立账户时才发现境外融资需要得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等行政职能部门审批后方可开立.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境外融资存在"双轨制",外商投资企业可自行举借外债,而中资企业借用短期贷款控制十分严格.使得部分中资企业不得不通过预收贷款、延期付款等途径从垅外获取融资支持.随着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逐步推进,要求调整政策、放松限制的呼声越来越高.文本结合中资企业借用外债国民化待遇的强烈诉求,提出了低借款限制,严使用管理的...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际商业贷款利率由16%降至8—9%左右,这对我们来说是个极好的借款机会。为了使借用国际商业贷款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我们认为有两个问题应引起注意。一、国际商业贷款利率降低的原因及趋势  相似文献   

6.
田敏 《南方金融》2002,(5):25-26
一直以来,外汇局对担保行为的管理,仅限于对外担保类型.对外担保实质上是中国境内机构向境外机构或者境内的外资金融机构作出的外汇债务担保,是一种或有负债,有可能成为真实的外债.为防止不法机构通过对外担保变相地转让外债资金和偿债责任,恶意逃避我国外债规模管理,以及防止将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债偿还责任转让给国有企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对外担保受到了国家外汇管理局的严格监管.在改革开放的22年期间,曾先后发布实施了三个规范境内机构对外担保的管理办法,有效地控制了境内机构、尤其是境内外商投资企业或育债务的过快增长,防范了外债风险,同时促进了我国对外担保业务的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7.
傅光明 《财政监督》2003,(10):35-35
一、政府外债信用管理的现状和问题政府外债是指以政府为债务人,与外国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居民个人以及国际机构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注重吸收和利用外资,促进了经济发展。在借用外债过程中,如何完善外债诚信制度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当前存在的问题就是借用外债诚信不足,表现借用资金时什么条件都答应,什么条件都具备;到了还款时,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出来了。突出的就是资金偿还不及时,地方政府采取了扣款的形式,严重影响了财政收支平衡。外债诚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表现:1.借用外债诚信差,急于求成追求政绩而盲目借用外债。有些地方政府领导为了在短期内取得政绩,脱离实际大上项目和工程,不惜一切手段借款,结果使得借款难以发挥真正的效益。  相似文献   

8.
Q:某外资企业于2012年向境外母公司借用一笔款项,期限为3年,金额为500万美元。该企业于近期申请向境外金融机构借用一笔款项,期限为5年,金额为500万美元,用于偿还2012年借用的款项。这种通过借新还旧的方式,是否占用企业投注差?A:外商投资企业的中长期外债办理展期,或借用新的中长期外债偿还过去借用的中长期和短期外债时。  相似文献   

9.
允许境内机构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是顺应我国资本市场逐步开放、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趋势,助力人民币国际化新发展,利用海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满足市场低成本资金需求,改善境内企业负债结构,支持企业“走出去”的有效途径,也是利用国际外资的重要渠道之一。2015年9月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推进企业发行外债备案登记制管理改革的通知》(发改外资[2015]2044号,以下简称“境外发债新规”),松绑了我国境内机构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审核程序,便利了境内机构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手续,进一步推进境内机构赴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  相似文献   

10.
事先明确风险并采取相应避险对策,是境内企业举借国际商业贷款的关键。2008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美国、欧盟、英国、日本等经济体多次大幅降息,国际主要货币基准利率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大的国际环境使国际商业贷款赢得了境内企业的普遍青睐,成为我国境内企业境外融资的  相似文献   

11.
动向     
《中国货币市场》2005,(6):77-77
央行上调境内美元与港币小额存款利率,企业境外投资外汇管理再度放宽,首家银行号基金管理公司获批,我国外债总规模继续上升 一季度我国外债余额2334.09亿美元,各级地方政府04年为化解风险投入资金230多亿元 近30家高风险城商行初脱困境……  相似文献   

12.
方斐 《中国外汇》2020,(2):46-48
随着更多支持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措施政策的出台,跨境融资灌溉实体经济的渠道变得更加顺畅。银行应抓住市场发展的契机,不断丰富跨境融资模式,实现银企双臝。降低融资成本由于境外外币融资利率长期低于境内,银行多采用由境内银行担保,通过境外银行或境内银行离岸部向境内企业发放外债,即内保直贷模式(银行担保+借入外债+结汇使用+汇率锁定),以此替代人民币流动资金贷款。  相似文献   

13.
友直 《中国外汇》2015,(9):31-33
分账核算境外融资宏观审慎政策与外债宏观审慎试点政策,都体现了监管部门统一中外资企业外债管理政策、便利境内机构境外融资和防范外债风险的改革思路,以及对建立宏观审慎外债管理政策框架的探索。2015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分账核算业务境外融资与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上海总部银发〔2015〕8号,以下简称8号文);当月。  相似文献   

14.
由于目前在外商投资企业外债规模控制上映乏有效调控办法.且外商投资企业国际商业贷款可以结汇,外商投资企业以股东贷款方式为主的对外短期借款增长迅速,股东贷款呈现新变化,并由此带来一些新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月金融     
央行规范RQFII境内证券投资试点工作为规范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境内证券投资试点工作,5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实施〈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试点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就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开立基本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等问题给予进一步明确,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外汇局通知要求简化外债登记管理为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强化外债统计监测,5月2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了外债登记管理办法知自年月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16.
2008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美国、欧盟、英国、日本等经济体多次大幅降息,国际主要货币基准利率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大的国际环境使国际商业贷款赢得了境内企业的普遍青睐,成为我国境内企业境外融资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对外商投资企业借用外债采用“投注差”管理模式,即外商投资企业中长期外债累计发生额、短期外债余额以及境外机构和个人担保履约额之和不能超过企业的“投注差”,即投资总额与注册资本之间的差额限制。  相似文献   

18.
政策要点:10月2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完善外债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将部分延期付款纳入外债登记管理和额度控制,规范了特殊类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债管理,明确境内注册的跨国公司进行资金集中运营的,其吸收的境外关联公司资全如在岸使用纳入外债管理,调整境内贷款项下的境外担保管理规定。《通知》自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编按]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对外商投资企业借用外债采用“投注差”管理模式,即外商投资企业中长期外债累计发生额、短期外债余额以及境外机构和个人担保履约额之和不能超过企业的“投注差”,即投资总额与注册资本之间的差额限制。  相似文献   

20.
对出口预收货款实行外债登记管理。汇发(2005)74号文件《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完善外债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境内机构6个月(含)以上、等值20万美元(含)以上延期付汇已纳入短期外债管理,出口预收货款也可参照执行。对期限6个月(含)以上1年以下的出口预收货款企业持申请、出口合同、预收货款合同向外汇局进行短期外债登记;对期限1年(含)以上的出口预收货款视为长期外债管理;同时对异常资金流动进行重点关注,将失控于资本项目管理之外的游资纳入外汇管理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