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向外国金融机构开放中国金融市场,促进和推动了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外国金融机构的介入,为我国引进了资金、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有利于改善我国银行的管理体制,改善经营作风和提高服务质量;有利于学习国际上的先进融资技术和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2.
发达的离岸金融市场可以充当流通中外国货币蓄水池的作用,我国可采取多布点、分离型的离岸金融市场模式,对其中的风险采取制度化安排和经济性补偿两种方式规避,并要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协调离岸存贷利率和内资存贷利率,处理好央行部门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实施总体设计促进离岸金融业务的繁荣,提升离岸金融业在我国的发展空间,使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陕西省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金融改革的逐步深化,陕西金融业得到了较快发展,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监管体系日趋完善,金融业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目前,辖区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格局已基本形成。一批新型的商业银行相继在陕西设立分支机构,进一步完善了辖区金融机构体系,初步形成了银行机构、非银行机构并存的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初具规模,特别是股票市场和票据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4.
杨子健 《国际贸易》1998,(10):33-35
金融业对外开放,包括外国金融机构进入国内金融市场和国内金融机构进入国外金融市场两个方面。在国际金融环境和国内金融格局发生变化的新条件下,我国作出继续扩大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试点的决策,表明我国继续扩大改革开放的决心。但为了实现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与国内金融改革相互支持、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目标,仍需要妥善处理好一些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杨博 《财贸经济》2007,(1):123-124
2006年是我国金融业发展过程中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里,我国的金融业开始全面向外资开放;伴随股权分置改革推出的各项新的金融市场创新和监管措施正加速我国金融市场改革向更深层次推进。在这一背景下,由同济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市金融学会、上海国际集团金融发展研究院等单位联合主办,同济大  相似文献   

6.
一、金融监管的一般经验 1.1整个金融体系视角的金融监管经验 从整个金融体系看,金融监管的经验教训主要有:(1)金融对外开放与金融监管必须齐头并进。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金融业开放第一阶段,将新加坡外国资本的银行划分为特许全面银行、一般全面银行、限制性银行、特许离岸银行和一般离岸银行等5个类别,并对他们的业务范围和经营活动作出明确的限制。  相似文献   

7.
金融混业经营的冲击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慧刚  张澍 《商业研究》2005,(2):142-145
金融资本对利润追求的本性、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发展、跨国公司 (银行 )市场内部化的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使混业经营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成为了一种趋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我国金融业不得不经受外资金融机构混业经营模式在金融机构利润、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金融机构风险管理、金融监管等四个方面的冲击。目前 ,分业经营仍是我国金融制度的现实选择 ,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不可回避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发展,北京和上海两地的金融业发展迅速,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选取人均GDP、城市化水平、工业增长率、全国货币化程度重要指标,对这两地的金融发展进行回归分析,同时找出北京和上海金融发展影响因素的差异:对北京来说,人均GDP对金融发展影响大,而对上海影响有限;工业增长率对北京的金融发展影响有限,而对上海的影响较北京强。  相似文献   

9.
陈毕生 《商业时代》2011,(36):47-48
作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催生物,离岸金融业和在岸金融业同时决定着国家金融市场是否能高速发展.目前,我国离岸金融市场展现了快速发展的态势,呈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现状.在持续走强的趋势下,我国离岸金融市场也面临许多制约因素.通过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本文从法律措施、金融政策和制度机构监管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有益于推进我国离岸金融市场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刘海艳 《现代商业》2013,(15):278-278
金融消费者的信心是金融业发展的基石,如果失去了金融消费者的信任,金融商品便无处销售,金融市场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因此,只有保护好消费者的权益才能更好的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文章基于如何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提出了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1.
英国和德国是世界上金融业成熟的国家,但是二者在金融制度上却存在显著差异.英国是以市场为主导的金融制度,而德国则是银行主导的金融制度.本文从金融市场和银行中介业方面分析了英德金融制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陈静 《市场周刊》2005,(24):43-43,45
改革开放以前,为了执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我国全面实行了计划体制,金融业也不例外。正规的金融市场被取缔。金融机构只剩下中国人民银行一家,既充当中央银行,又是唯一一家经营商业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改革开放以后,原有的一些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渐渐恢复,还开设了一些新的金融机构。但是,量的扩张并不意味着我国金融体系已经发展得十分完善了,恰恰相反,改革开放以后重建的金融体制带有很多计划经济的残余,还十分不完善。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国金融体制的内在缺陷更加明显,建立与市场经济和我国现阶段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金融体制显得更加迫切。  相似文献   

13.
金融混业经营趋势下的我国金融控股公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丽 《市场周刊》2004,(10):46-47
混业经营已经成为全球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我国金融业只有从分业过渡到混业经营才能够较快地适应全球化的竞争。金融控股公司形式就是这种过渡进程中有效的制度安排。研究分析了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的经营优势和风险,提出加快发展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相应对策,从而使我国金融业竞争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金融业已越来越深入寻常百姓生活。如今,不再是谈起金融只会摇头,说起理财只知“储蓄”的“金融盲”了。家庭金融账户助你理财消费个人支票账户。近几年,上海等大城市银行已率先开始向居民个人推出了开设“个人支票账户”的尝试。开户居民可...  相似文献   

15.
金融业薄弱是亚洲实现长期增长的主要障碍.资本市场的发展并非易事,亚洲的政策制定者面临的根本挑战是如何在政府主导型增长模式的环境下发展资本市场.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进行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并创立有关金融市场的新原则.逐步实现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的多元化和扩大化,分散财政行业的风险.符合亚洲各国政府的利益,但同时必须对金融市场上的重大创新进行适当监管.亚洲决策者应鼓励和管理好金融市场的发展,避免阻碍创新,当务之急是"更好地"加强金融监管,而不必"更多地"监管.  相似文献   

16.
雷莹 《现代商业》2007,(29):28-29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经济全球化在逐渐深化。实体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需要金融业为其提供服务,因此金融全球化也在迅速发展,金融创新和金融自由化是近半个世纪以来金融发展中所展现的两个重大趋势。本文主要从金融自由化的方面来讨论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进程,因为金融创新对于中国的金融开放来说尚为时过早,现在重要的是要跟上国际的水平,从金融自由化中加强国际交流,提高本国金融市场水平。通过对他国金融自由化进程中各种收益和风险代价的分析,积极借鉴外国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探索中国金融开放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加强对外资银行法律管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我国外资银行及其法律制度的现状 引进外资银行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也是我国经济尤其是金融业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步骤。从1982年深圳引进第一家外资银行——南洋商业银行以来,外资银行的数量不断增加。至1995年底,我国营业性外资金融机构有137家,其中外资银行127家,而外国银行分行又占117家,合资银行和外资独资银行各5家;外资银行的业务经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直接融资的快速发展和金融业的全面开放,"金融脱媒"现象日益严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中资商业银行面临严峻挑战。但资本市场在分流了银行传统业务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良机。本文从"金融脱媒"源头溯起,回望二十世纪中后期西方"金融脱媒",探讨中国金融体系下金融脱媒的机理,并尝试找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金融全球化、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是当今金融业的最显著特点,其中,金融创新是最关键的。上世纪60年代由发达国家兴起的金融创新,彻底的使金融业的面貌焕然一新。全新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的出现,为金融全球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促使发展中的国家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舒予维 《现代商业》2007,(7X):47-47
在全球金融自由化的浪潮中,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实行了混业经营,中国金融业在分业经营体制下明显难以应对竞争对手的挑战。要想做大做强,我国金融业唯有积极应对,主动创新,不断提高金融市场运作效率。而金融业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回归,必然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最终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