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中国式养老     
《证券导刊》2014,(15):36-51
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产业将进入高速发展期。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中国的养老经营还处于摸索阶段,经营者与投资者最为关注的盈利模式并不清晰。找出中国养老经营模式的痛点并深入挖掘经营模式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倪江崴 《时代金融》2013,(14):107+109
养老服务是党和政府高度关切、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人民群众迫切需求的重大民生问题,在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产业,对于实现养老服务投资主体多元化,缓解养老服务供需矛盾,加快推进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两个方面分析了广州市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产业的可行性。第一方面从资本构成和产业的盈利模式;另一方面从政策的支持方面提出一系列的改善建议。从而从内因到外因两方面综合分析,给投资者指出资本的增值方向和盈利性,同时给相关职能部门提供一系列可参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跑步进入老龄化时,如何养老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此,海富通基金投资总监戴德舜指出,养老的本源是在年老时享有保障,通过投资来养老的投资者切勿过于关注收益,同时也需警惕投资风险。我国养老型基金发展较为迟缓,截至目前,市场上仅有2只以"养老"命名的基金,其中包括正在发行的首只绝对收益养老基金——海富通养老收益基金。  相似文献   

4.
养老基金的发展及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俊荣 《新金融》2000,(4):37-39
在当今的全球金融市场中,养老基金是一类重要且具有特殊意义的机构投资者。养老基金一方面吸收公众手中的储蓄将之转化为投资,另一方面向公众提供退休后的生活保障。因此养老基金不仅成为金融市场中的资本供给者,也与各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紧密相关。进入90年代后,养老基金发展迅速,持有的资产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5.
国际养老基金投资管理模式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国际养老基金投资管理的两种模式进行比较研究,认为与法定机构模式相比,法人机构投资者模式更有利于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结合我国资本市场实际情况,分析养老基金入市的热点问题,并对促进养老基金入市及其投资监管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工业化、城市化、计划生育政策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农村"养儿防老"的观念发生了明显转变,但儿子养老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女儿在农村养老实践中的作用表现得越来越突出。文章在简要分析农村"养儿防老"历史变迁的基础上,比较了儿子养老和女儿养老的不同功效,分析了女儿养老的现实需求以及农村养老中性别差异变动的逻辑与意义,并从代际互动、资源整合、社会支持和观念引导四个方面提出了政策改进的路径,以期为农村养老中的性别差异研究提供一个更具概括性和系统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养老基金已经开始向基础设施投资了.他们也是目前世界上将养老基金资产的最高比例配置在基础设施上的.这两个国家在养老基金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各自特有的组织模式向仍然由“私募股权投资模式”占据主导地位的欧洲国家和美国提出了挑战.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的经验为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提供了及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在人口老龄化叠加人均寿命增长的当下,大众的养老需求已发生巨大变化,不仅需要进行资金端的养老金积累,对长寿时代的养老服务和健康管理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因此养老生态融合这一概念应运而生,并在近几年变得越发重要。在这一趋势下,第一财经携手中国太保旗下长江养老近日发布第四份长三角养老金融系列报告,聚焦养老金融生态的融合发展。《长三角养老金融生态融合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首次提出了养老金融“1+3+N”生态圈层概念,即1个核心生态(养老金融账户体系)、3个驱动生态(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健康支撑)、N个外延生态(金融科技、老年人权益保护、资本市场改革创新、投资者教育等)。  相似文献   

9.
我国已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趋势催生了巨大的养老需求,如何发展养老产业关系到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从中国老龄化现状出发,分析了国际及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状况,对保险资金助力养老产业发展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最后提出合理化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成都、武汉、广州等6座副省级城市城镇社区居民的样本,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养老制度运行、机构服务监管、社会支持的政策引导这些政府行为影响居民的机构养老意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养老制度运行对机构服务监管、社会支持的政策引导对居民机构养老意愿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机构服务监管对社会支持的政策引导、居民机构养老意愿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此外,在市场化进程中,政府监管是维护养老机构市场化的有效手段之一,不仅能在养老制度运行与居民机构养老意愿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而且在养老制度运行与社会支持的政策引导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我国跑步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的时代,2011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养老问题成为一个热点。应对未富先老的挑战,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模式,加快推进以养老服务社会化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化养老服务系,已日益成为目前中国养老问题合理的历史选择。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养老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养老服务政策作为影响养老服务实践的关键要素,对养老服务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运用文本分析法,以1989—2020年国家层面出台的250份养老服务相关政策文本为样本,从政策数量、主体、效力、内容等方面分析我国养老服务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政策态势和演进逻辑,结果发现:养老服务质量管理政策数量增长明显;政策主体结构逐步完善;政策效力位阶分布呈现学习型特征;覆盖服务项目、基础设施、管理的政策内容体系布局趋于合理。基于此,应加强养老服务质量政策系统整合,增强政策主体多元协同,注重政策内容全面平衡,促进学习型政策稳步发展,以有效提升新时代养老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武汉市民办养老院发展现状调查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老年人口的与日俱增,许多大中城市提前进入到老年化社会,建立健全社会福利网络,发展养老院产业成为迫切之需。文章通过对武汉市老年人口和民办养老院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从养老政策、养老投资、养老规范和养老人才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郝灏 《时代金融》2012,(24):274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城市化道路进程的不断发展,中国人口结构老龄化问题突出,现有的社会养老方式还不能有效解决中国的养老问题。"以房养老"是一种新型的养老基金来源模式,在中国实行"以房养老"政策,是对中国现有养老方式的补充,但此政策仍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进一步更正和补充。  相似文献   

15.
《证券导刊》2013,(17):15-15
在我国跑步进入老龄化时,如何养老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此,海富通基金投资总监戴德舜指出,养老的本源是在年老时享有保障,通过投资来养老的投资者切勿过于关注收益,同时也需警惕投资风险。在此背景下,针对养老人群的养老基金将有较大发展。相对国外已十分成熟的养老基金,我国养老型基金发展较为迟缓,截止最新目前市场上仅有2只以“养老”命名的基金,其中包括正在发行的首只绝对收益养老基金——海富通养老收益基金。  相似文献   

16.
郝灏 《云南金融》2012,(8X):274-274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城市化道路进程的不断发展,中国人口结构老龄化问题突出,现有的社会养老方式还不能有效解决中国的养老问题。"以房养老"是一种新型的养老基金来源模式,在中国实行"以房养老"政策,是对中国现有养老方式的补充,但此政策仍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进一步更正和补充。  相似文献   

17.
延税型养老储蓄是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积极政策,即税收政策和养老金政策的有效结合。中国已经进入深度老龄社会,推出延税型养老储蓄政策为时稍晚,路径选择极为重要。本文提出"延期征收个人收入所得税"和"分段征收个人收入所得税"两个路径,并从理论、法律和操作三个方面对两种路径进行比较。通过比较笔者认为分段征收个人收入所得税是最优选择,可供社会讨论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外刊扫描     
《证券导刊》2011,(4):9-10
调查:投资者对欧洲风投丧失信心 上周二发布的一份新研究报告显示,只有3%的机构投资者认为,未来108内,欧洲风险投资集团能够从支持初创技术公司上获得丰厚回报。该报告突显出,由于风险投资业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的108内回报欠佳,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等大型投资者对大多数风险资本集团失去了信心,尤其是在欧洲。  相似文献   

19.
2001年,我进入养老服务行业,担任浙江省宁波市颐乐园园长一职.多年来,颐乐园秉持"让长者安享晚年"的发展理念,运营规模逐年扩大,目前共托管3家分园,床位总数达到2500张.颐乐园发展的20年,是中国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国养老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利好政策接连出台,为养老服务业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作为养...  相似文献   

20.
我国实行“广覆盖、低保障”的养老制度,退休时领到的养老金比较有限,不足以维持当前生活水平,基金、股票等投资工具虽有可能带来一定的预期收益,但个中风险不容忽视。近年来,有关延迟退休年龄以缓解养老金压力所引发的争议始终不息,这使养老问题进一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但可以确定的是,延迟退休是必然趋势,投资者最好及早为自己准备一份既可确保未来能定时、定额领取养老金,又兼有身故等保障责任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其中,具有低风险、量身定制等特点的养老年金险,是个人养老的较好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