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上的讨论主要有两大主题。其一,全球经济的持续强劲,其定义为持续的高增长和低通胀。其二,经济和金融风险的稳步上升。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的强劲态势再一次令全球感到惊叹。今年一季度,中国的经济增长率达到11.1%,而3月份的通胀率则升至3.3%。上一次中国经济出现极为强劲的高增长之时,通胀仍处于低位。而这一次,经济的强势增长似乎带动了通胀率的上升,这种局面引发了对于中国经济过热的忧虑。  相似文献   

3.
环球经济增长前景依然乐观 虽然次按风险仍在.但环球经济增长前景依然乐观。然而,全球需求持续强劲增长的趋势,对不少经济体系构成压力,也增加了通胀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展望2008年,世界经济将在多重矛盾交加中前行,不确定性有所增加。全球房地产市场的降温仍将继续,以石油、有色金属为代表的资源性商品价格高位震荡,全球通胀压力加大,多数国家提高利率,全球经济失衡状况继续发展。同时,一方面全球美元的总体过剩和通胀压力,另一方面美国次贷危机造成的局部流动性不足,使得美联储陷入升息和降息两难境地,美元贬值趋势难以改变。世界经济在经历了持续、强劲增长之后。2008年增长放缓的可能性加大。但从总体来看,发展仍会较为平稳。  相似文献   

5.
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使全球面临金融危机风险,而全球通胀压力也正在不断上升。为了及时化解金融危机风险,美联储已经大幅、快速降息。次贷危机后,美国经济将告别1990年代主要得益于全球化红利的高增长、低通胀和低利率的经济增长范式,进入低增长、高通胀和负(实际)利率的新范式。美国经济不太可能陷入1930年代的大萧条,或类似1990年代日本的低增长、低通胀和低利率,或以低增长、高通胀和高利率为表象的类似1970—1980年代初的滞胀状态。  相似文献   

6.
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使全球面临金融危机风险,而全球通胀压力也正在不断上升.为了及时化解金融危机风险,美联储已经大幅、快速降息.次贷危机后,美国经济将告别1990年代主要得益于全球化红利的高增长、低通胀和低利率的经济增长范式,进入低增长、高通胀和负(实际)利率的新范式、美国经济不太可能陷入1930年代的大萧条,或类似1990年代日本的低增长、低通胀和低利率,或以低增长、高通胀和高利率为表象的类似1970-1980年代初的滞胀状态.  相似文献   

7.
中国内地经济2010年10月份仍然强劲增长,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7%,消费品零售销售攀升18.6%,出口则增长22.9%。然而,通胀亦见加速。10月消费物价因食品价格急涨而上升4.4%,11月更是同比上涨5.1%,达到2010年的最高值,创28个月来新高。由于通胀预期持续上升,内地政府惟有全面收紧政策。  相似文献   

8.
增长通胀双双提升短期利率预期上移——美国经济金融形势评论 美国数据仍然保持乐观态势。5月制造业PMI从54.9进一步提高至55.4,服务业PMI从55.2提高至56.3,工业产出在4月下滑0.6%之后,5月恢复至0.6%的增长。全球主要经济体对比来看,仍属美国经济最为强劲。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进出口持续较大顺差。这与世界经济高增长、低通胀环境下全球产业分工细化、亚洲产业内和区域内贸易迅速发展密切相关。美国次贷危机以后,全球经济增长放慢、通胀上升、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对中国外贸发展可能产生一定影响。对此,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及时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0.
《海外经济评论》2008,(25):33-34
受到信贷危机与食品及能源价格高涨影响,世界银行10日发布的报告再度下调2008年全球与美国经济增长。报告说,开发中国家的增长也将放缓,但仍保强劲;不过,不断上升的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对贫民打击尤大。  相似文献   

11.
《浙江经济》2011,(20):10-10
中国通胀对亚太国家带来溢出效应 IMF最新发布的《亚太地区经济展望报告》显示,亚洲国家除了受到全球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外,还受到两个中国因素的影响:来自中国的商品供应中断和中国不断增长的国内需求。由于供应冲击,中国国内通胀每上升1%,便会使亚太区域的通胀上升25个基点。而在国内需求方面,中国需求每增加1%便会使CPI上涨5%,对粮食和能源价格以及核心通胀率都会带来压力,随即对整个亚太区域带来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2.
2011年是全球经济形势极为复杂和关键的一年,美国经济缓慢复苏但比预期目标艰难,日本受地震及核泄漏事件冲去经济复苏充满不确定性,欧盟债务危机阴影不断,新兴经济体尽管保持了前进的趋势,但正饱受通胀压力。通过分析错综复杂的因素和关系,可初步得出2011年新兴经济体的强劲增长仍是主旋律,通胀将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蔓延。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13.
受俄乌冲突爆发并持续、全球通胀率破纪录攀升、美联储高频幅加息等因素的共同影响,2022年世界经济的疫后复苏进程被打断,增长势头明显下滑。展望2023年,随着通胀高位运行、俄乌冲突的长期化及全球产业链的加速重构,美欧等主要经济体面临衰退风险,世界经济面临多重挑战。与此同时,随着亚洲新兴经济体制造业的快速恢复,世界经济“东升西降”的趋势更为明显。高通胀、高利率与低增长的前景对全球贸易与投资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但全球金融环境可能因边际影响弱化而有所修复,高科技行业和绿色低碳领域可能重新成为增长亮点。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中国经济有望实现反弹,在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同时,将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复苏的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出口的放缓,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速继续回落,不过经济增长看起来仍很强劲——通胀水平也很高,这使得政府可以暂不采取新的刺激措施。  相似文献   

15.
《环球财经》2005,(5):81-81
经济增长及通胀前景:摘要 整体评估 经济增长似不可能大幅放缓,因为现今的货币政策对景气仍具提振作用且美国的需求依然强劲。经济领先指标正触底弹升。  相似文献   

16.
施静 《新财经》2011,(10):24-25
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在上升,已成为全球“最中心”的贸易国。同时,IMF指出,中国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更有助于世界经济强劲、平衡和可持续的增长。  相似文献   

17.
《海外经济评论》2007,(50):19-21
世界上几乎每个角落的通货膨胀率都居高不下,这让决策者们头痛不已,他们正竭力应付全球信贷市场动荡对经济增长的威胁。 如果美国像许多投资者担心的那样陷入经济衰退,那么关于通胀的忧虑就会烟消云散。10月,美国的消费品价格上升3.5%,英国上升2.1%,欧元区上升2.6%。德国的通胀率达到十多年来的最高点。  相似文献   

18.
前沿资讯     
国际扫描
  IMF警告全球经济下行风险上升
  新华网华盛顿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警告全球经济下行风险上升,敦促各国加快结构改革和提高潜在经济增长率,促进全球经济更加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第30届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部长级会议日前在华盛顿召开。会后发表的公报指出,各国必须将提高当前实际经济增长和未来潜在经济增长率摆在首要位置,同时确保经济保持韧性和持续性。公报呼吁各国通过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关键的结构性改革,增加需求并消除供给限制,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同时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以减少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9.
货膨胀正在全球范围内上升,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和市场人士相信,全球通胀的浪潮已经袭来,世界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海外经济评论》2005,(47):14-15
【香港《香港商报》11月15日】伴随全球自然资源价格的新一轮上升,中国的人力资源成本也将面临上升,而后者作为“增长代价”的同时,也必将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及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人口学家预测表明,中国今后15年处于收取“人口红利”的黄金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