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连日来,中国股市脆弱的表现已经向决策层发出一个不容忽略的信号:春节后新一轮的股市大跌进一步动摇了投资者对于今年出现“春季行情“的预期。自从中国平安公布再融资方案导致股市大跌之后,市场就患上了“融资恐惧症”,只要有再融资的消息传出,个股没有不跌的,大盘也难逃下跌的命运,投资者闻风而逃,  相似文献   

2.
<正>2008年刚刚开始,中国股市就深陷"重婚门"。中国平安、浦发银行的巨额再融资计划引发金融股暴跌,深发展、中国联通、中国石化等又因再融资传言而导致股价放量下跌,从而沸沸扬扬、真真假假的再融资传闻,搞得资本市场鸡犬不宁。将增发、配股等"再融资"行为比喻为"重婚",是著名企业家尹明善先生在"股市婚姻论"中的精彩比喻,他还把IPO上市比喻为"结婚",并分为"早婚"和"晚婚"。其实,将上市和再融资作为企业家圈  相似文献   

3.
2008年1月21日,中国平安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决议向不特定对象增发不超过12亿A股和不超过412亿可分离交易可转债,再融资方案一出,市场一片哗然,中国平安股价当日即告跌停,之后多日携带巨量持续下跌;3月5日,中国平安的千亿再融资议案没有任何悬念地获股东大会通过;3月25日,中国平安股跌至收盘价51.08元(最低价48.30元),较董事会公告前1交易日的收盘价98.21元,跌去47.13元(跌  相似文献   

4.
<正>2008年一季度金融业上市公司推出再融资计划,先后有民生银行拟发行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不超过人民币150亿;浦发银行拟向不特定对象公开发行不超过8亿股,按当前市场股价格20个交易日的90%估算,预计融资额约为240亿;平安保险拟发行不超过12亿股,按当前市场股价20个交易日的90%估算,预计融资额约为680亿,还有拟发行不超过412亿元分离交易可转债,共计划再融资本1100亿左右;深发展也获批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  相似文献   

5.
<正>1月21日,中国平安跌停,1月22日,继续跌停;2月20日,浦发银行跌停;2月22日,大秦铁路跌8.04%;2月25日,中国联通跌停。一时间,"再融资"三个字如同魔咒一般笼罩在A股市场之上,涉及其中的公司无一不被重创。增发对于中国股市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但是为何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人人谈之色变的洪水猛兽了呢?市场普遍的观点是近期宣布的再融资金额过大,A股市场当前的资金面无法承受。市场究竟能有多  相似文献   

6.
2008年初的中国平安巨额再融资计划暴露出了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所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在再融资方面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融资投向具有盲目性和不确定性,融资效率低下,忽视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股权融资的实际资金成本较低,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缺陷,大股东通过再融资获取控制权私人利益等,因此,政府应完善融资制度,规范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行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再融资方式主要有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方式,与发达资本市场国家上市公司的"内部融资优先,债务融资其次,股权融资最后"的再融资次序不同,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偏好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8.
中国股市在今年首季遭遇"再融资恐慌"。先是中国平安、浦发银行的巨额再融资计划引发金融股暴跌,紧接着,中国联通、中国石化等又因再融资传言导致股价放量下跌。上证指数从1月18日收盘的5180点,迅速跌至3月25日的3629点。投资者更是损失惨重。去年再融资还是利好消息,而今年投资者已闻之色变。大规模的上市公司再融资,业已成为近期最热门的话题,许多市场人士纷纷将股市近期的大跌归罪于再融资,将平安、浦发的再融资计划称之为"恶意圈钱";而对此观点持反对态度的人则不断为再融资开脱,认为再融资是上市金融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条件,新老股东也能从中长期受益。一时间,关于再融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9.
任晓慧 《经济论坛》2009,(10):24-27
本文采用单变量对实施再融资的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进行统计描述和比较分析。在多指标分析中,从盈利能力、股东获利能力、资产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按因子分析法来建立模型。本文的创新是根据股改后的情况,把可转债加入再融资的研究对象;将定向增发从增发中分离出来考虑;将实施再融资的公司分行业,有助于研究不同行业在选择再融资方式时更适合何种方式,显示了股改后的再融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了在证券市场已实施再融资的两类公司--处于成长中的中小企业板的公司和被编进上证50指数的有市场影响力的大型公司,采用数据分析的方法,从股权集中度、资产负债率、现金流、获利能力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大型企业首选发行可转换债券而中小企业选择定向增发这一新现象背后的原因,对其合理性做出了解释,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导言在我国目前的市场规则下,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后,可选择的融资方式主要有配股、增发新股以及可转债等。2000年以前,我国上市公司一直对配股这种再融资形式情有独钟,1995年到1998年,实施配股的公司占上市公司总数的20%,仅1998年就有153家公司实施了配股。自2000年以来,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更多的是采用增发新股的方式,到2001年上半年有超过140家的上市公司提出了增发新股的方案,增发拟募集的资金量从几亿元到几十亿元不等。自2001年《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实施办法》公布以来,已有30余…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行为选择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刘文鹏 《现代财经》2002,22(2):31-34
当前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明显,与发达资本市场国家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有很大不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在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行为偏好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其成因进行了剖析,文章最后对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的理性化回归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炜 《现代财经》2002,22(6):26-29
本文首先就几种融资方式进行了分析、比较;而后就再融资方式的选择进行了研究,认为再融资方式的选择应以确立最优资本结构为宗旨,优先使用内部股权融资,其次是债务融资,最后选择外部股权融资。  相似文献   

14.
江燕 《经贸实践》2006,(12):50-51
今年以来,在浙江省政府统一部署下,浙江各地市政府积极培育和推动当地优质企业上市,已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在融资方式上积极创新,通过发行短期企业债券、定向增发、股权激励计划等创新模式,发挥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功能。浙江掀起了新一轮的融资高潮。  相似文献   

15.
再融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珊 《资本市场》2001,(12):60-62
<正> 上市公司再融资概况上市公司利用证券市场进行再融资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截至今年7月,深沪两市共有645家上市公司先后实施过配股或增发,其中再融资额超过5亿元的上市公司有130家,超过10亿元的有49家。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渠道主要是配股和增发,根据再融资主渠道的变化,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1998年5月以前:配股作为惟一的再融资方式。1995年证券市场的回暖和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使再融资的队伍逐渐扩大。由于配股所需的审批时间较短,公司具体操作起来也更简单,再基于对我国特殊国情的考虑,在1998年5月以前,配股是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  相似文献   

16.
正引入优先股作为再融资的新工具,对于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和增加投资者投资品种都是好事。优先股具有一般股权融资不需强制付息、不会提高企业负债率的优势,又具有债权融资的杠杆效应,还不会让大股东失去控股地位。此外,其较高的分红水平和优先分红权也增加了投资者的收益。但再好的工具也有可能被当成圈钱工具。在之前的定向增发再融资、配股再融资实施过程中,不少上市公司再融资前突击分配上市公司的  相似文献   

17.
配股、公开增发新股和定向增发新股是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方式。定向增发新股融资引入了机构投资者,可以强化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从而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上市公司的业绩;并且,相对于配股、公开增发新股而言,定向增发新股融资的手续更简单,门槛更低,因此,定向增发新股融资是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最佳选择。运用中国证券市场的数据,对配股、公开增发新股和定向增发新股的宣告效应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定向增发新股的宣告效应要好于配股、公开增发新股。  相似文献   

18.
文章考察了我国证券市场建立以来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发展历程,结合企业资本结构理论分析了国内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的主要特征及其所透露出的信息,进而研究了上市公司再融资对市场的长短期影响,并对短期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从长期看,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行为会导致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偏低,市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上升,不利于证券市场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但短期内,再融资造成资金需求的增加并不会导致市场整体出现价格的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9.
去年以来,我国股市经历了新一轮的大牛市,上证指数从2005年底的1160点,上涨到目前的4000点左右,上涨了近200%;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总市值从不到4万亿元,增加到目前约十七、八万亿元(其中二级市场投资者持有的股票市值增加了约3万亿元).在目前大牛市的背景下,社会对股市也蕴含着许多忐忑不安,究竟中国股市还能牛多久,将来的走势是怎样,众说纷纷,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得出的结论大相庭径.将来发展的趋势究竟是怎样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分析一下资本市场在我国今后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是怎样.  相似文献   

20.
再融资方式的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我国股票市场上,上市公司利用权益进行再次融资的现象极其普遍。这与欧美市场形成鲜明对比。从国外证券市场的实践结果来看,上市公司再次融资时首先选择的融资来源是公司内部资金,在选择外部融资时,公司会优先考虑债务融资方式,最后才会借助权益融资,而且对权益融资方式相当谨慎,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再次股本融资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原有股东的利益。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权益融资行为越演越烈,在带来一定的正面效应的同时,也产生了相当大的负面效应。为比较全面、深入地认识这一现象,有必要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权益融资方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