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代彬  彭程  刘星 《财贸经济》2016,(4):43-57
企业避税问题近年来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议题,但管理层特质因素如何影响避税行为却鲜有文献进行深入探讨.本文以2008-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管理层能力与权力特征对企业避税策略的作用机制及其经济后果.实证发现,激进避税行为会损害企业价值,管理层能力和权力分别对激进避税产生了抑制和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管理层能力能够缓和激进避税行为对企业价值的灸面影响,而管理层权力的增强则发挥了消极的调节效应,揭示管理层的能力与权力特征在企业避税行为中可能展现出相对迥异的“光明面”与“黑暗面”.本文研究结论为上市公司以提升高管履职能力、优化权力配置为导向的公司治理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2.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民宿成为新的热点,但关于乡村民宿企业创新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研发能力(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bility)、过程创新(process innovation)、产出能力(capacity ability)的“RPC”评价模型框架,构建了乡村民宿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模型。通过对民宿企业的结构性访谈和德尔菲法,创建了乡村民宿企业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确定了指标权重。  相似文献   

3.
战略网络中企业间关系的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战略网络是战略管理领域的新课题,学术界对战略网络进行了较广泛的讨论,但对战略网络中企业间关系的特征却缺乏系统的总结和认识.本文通过对中国主要彩电企业的调查,系统分析并确认了战略网络中企业间关系的连接方式.研究表明,战略网络中企业间关系的主要特征是互惠、互赖、柔性关系和权力角逐.文章最后给出了两种分析战略网络如何影响企业行为的方法,即关系嵌入法和结构嵌入法.  相似文献   

4.
民营企业多元化战略、政治资源与公司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转型经济时期特征考察民营企业应如何构建有利的政企环境以保证企业多元化战略成功实施.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转型经济制度背景的特殊性要求民营企业要实施积极的政治策略以减少制度不确定性对企业战略实施的负面影响;行业特征、政府干预程度差异是影响民营企业政治策略的重要因素;民营企业积极实施政治策略将有助于改善多元化战略实施环境,提高多元化经营业绩.研究结论对于转型经济时期民营企业的战略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风险承担与保险对冲视角,考察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企业差异化战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风险对冲效应有助于管理层实施差异化战略,在民企以及诉讼风险较高的企业中,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发挥更强的风险兜底作用;当采用高管海外经历作为工具变量控制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分析表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主要通过“激励效应”而非“自利效应”影响管理层实施差异化战略,且购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较高、战略进攻性较强以及研发创新较多(研发型专利和外观型专利)。文章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和企业差异化战略的相关文献,还有助于全面认知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公司治理效应,为董事高管责任的全面推广及企业战略决策的选择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高层梯队理论与代理理论的整合视角,选取2006—2018年首次公告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年龄、教育背景和任期指标来表征管理层人口特性,研究了管理团队人口特征、股权结构与股权激励契约设计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团队人口特征显著影响股权激励契约设计,年龄大、教育水平低、任期短的管理层更可能被授予股票期权,年龄轻、教育水平高、任期长的管理层更可能被授予限制性股票。研究还发现,股权结构对管理团队人口特征与股权激励契约模式选择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效应,高股权集中度和非国有控股能够强化管理层年龄、教育水平、任期与股权激励契约模式选择之间的相关关系,即在高股权集中度和非国有控股的公司,管理层年龄越大、教育水平越低、任期越短,选择股票期权激励契约模式的可能性更大。文章的研究结论为如何基于管理层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偏好和委托代理关系中职位的偏好,设计最优股权激励契约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的"天价高管"现象,文章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分析了管理层权力与高管薪酬的关系,首先采用熵权法构建管理层权力综合指标Power,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动态面板模型研究高管薪酬与Power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管理层权力越大的上市公司中,高管的薪酬水平越高,从而证实了上市公司的高管存在以权谋私的动机和行为.  相似文献   

8.
企业是否应当承担以及怎样承担社会责任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公司决策者的影响,由决策者人口特征所决定的对社会责任问题的认知、判断、传递信息的主观意愿,亦会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产生影响。纵观现有的社会责任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鲜有学者会关注不同特征管理者之间的"化学反应"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所产生的影响。《管理层异质性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行为契合研究》一书从公司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角度,分析管理层异质性对社会责任履行效果的影响,检验管理层异质性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经济后果,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企业社会责任经典著作。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收益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益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 ,是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指标 ,因此收益成为财务报告粉饰的中心。文章针对投资者经常混淆收益能力与收益质量的现象从定性与定量两个方面对上市公司的收益质量进行分析。定性分析通过公司治理结构、会计政策、审计报告、管理层及大股东的行为和探听实情来评价收益的真实性 ;定量分析通过财务比率来分析收益的充足性、稳定性、成长性和风险性 ,从而对收益有一个正确的评价 ,避免决策失误  相似文献   

10.
现有研究多关注管理层过度自信所带来的一系列“后果”,对影响管理层过度自信的“前因”研究较为鲜见,这种“头重脚轻”式的不对称式研究对深入理解管理层过度自信造成了障碍。文章以2012-2017年我国创业板上市企业完成的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从并购视角出发,研究了风险投资对管理层过度自信的影响及其带来的并购后果。结果发现,风险投资能够显著抑制并购活动中管理层的过度自信行为,而抑制管理层过度自信在风险投资降低并购溢价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中介效应,上述作用在民营企业或风险投资派驻了董事的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显示,在考虑了风险投资与管理层过度自信之间的反向因果关系、风险投资这一“外部”监督角色和企业董事会治理这一“内部”监督角色的交互影响对结论可能产生的影响后,上述结论仍显著成立。  相似文献   

11.
制造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创新能力关系到国家和企业的发展。在对国内外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结合分析创新能力的含义、创新管理的过程、制造企业的特点与影响创新能力的本质因素,从企业创新实力与创新潜能方面提出了制造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内部技术投入、人力资源、信息获取、制造能力、产品销售能力和创新管理等方面的指标,并确定了各指标的计算公式或取值方法。  相似文献   

12.
科学评价企业的业绩,对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的监管和制约更加有效。企业的业绩评价指标设计原则包括:系统全面性原则、灵活可操作性原则、科学实用性原则、可拓展性原则、统一性原则、可比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当前,我国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片面化,缺乏前瞻性和时代性,反映企业现金流量的指标太少。改进企业价值管理,要将企业的业绩评价和价值管理有机整合,企业各个岗位的员工全员参与,要科学有效的实施价值管理体系,营造和谐的外部环境。企业通过改进价值管理能提升财务战略,完善企业的治理机制,提高管理者的决策水平。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高价理论研究视角,选取沪深上市公司2003~2007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家背景特征对企业国际化战略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揭示:(1)企业家年龄对国际化战略选择的影响呈现复杂的U型曲线关系;(2)企业家受教育程度对企业国际化战略选择的负面影响非常显著;(3)企业家教育专业、职业背景与企业国际化程度显著正相关。鉴于中国企业家所处独特的文化与制度环境,文章也对实证结果作了讨论与解释。  相似文献   

14.
战略采购是采购供应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课题,本文在文献纵览的基础上首先对战略采购的内涵做了界定,接着提出用以梳理相关实证性文章的框架:关注战略采购本身--研究影响企业战略采购行为的相关因素:关注企业内部--研究战略采购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着眼整个供应链--研究战略采购对双边绩效的贡献,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战略采购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5.
税收规避是指企业为降低企业税负、增加股东价值,而进行的一种税收筹划活动。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合理分析了企业避税行为对公司的管理层,股东以及公司治理水平产生的不同影响。企业应完善内外部公司治理机制,通过对管理层的激励和监督、提升管理层履职能力、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弱化不合理避税行为、优化企业财务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企业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盈余管理作为上市公司的一种常见行为很难被发现,从而对社会公众在资本市场中产生信息障碍。文章通过研究上市企业经营战略的选择与盈余管理程度的关系研究,进一步探究盈余管理新的动机以及企业经营战略选择对企业行为与经济后果的影响。进一步地按企业所有权性质将上市企业划分为国有和非国有两大类,探究这两类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差异。  相似文献   

17.
价值管理在企业的战略管理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与业绩评价目标应保持一致,与企业价值管理相结合。CFO在企业已成为最重要的管理者,它的职能主要是对财务实施内部监控和参与经营决策。企业的管理层在制定企业的战略时应达成一致意见,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实现价值创造管理理念,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提高管理者的管理和决策水平,并通过寻求反应企业价值的指标来计量业绩,引导管理人员和员工改进绩效,实现业绩评价与价值管理二者的有机结合,提升企业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文章将"一带一路"倡议视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竞争战略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受到"一带一路"倡议支持的民营企业更偏好于选择成本领先战略,并且这是一种局部战略调整.经过对比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国有企业的市场战略选择并无显著影响.横截面测试结果表明,在外部市场化程度较高、内部管理层权力较弱以及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较低的情况下,"一带一路"倡议的这种影响更加显著.这一发现丰富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战略层面影响的内容,对企业"走出去"和促进"双循环"格局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上海、江苏和广东三地462家企业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职能在柔性战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柔性战略对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职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职能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柔性战略对企业绩效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职能在柔性战略和企业绩效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换言之,柔性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既有直接的,又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职能来间接实现.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我国1557家上市公司2009-2012年数据进行研究,得到结论是:薪酬激励对企业价值有显著正向影响,薪酬越高企业价值越高;相对大型企业,小型企业的薪酬激励效果更为明显,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更大。薪酬激励能够带来企业价值的增加,但盲目提高薪酬,未必能带来企业价值提高,甚至可能被管理层利用,作为其获取私利的方式,带来负面效果。企业应该加大公司治理,提高自己核心竞争力,并增加公司透明度,以外部监督来杜绝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自利行为。企业还应该根据自身的特征制定管理层薪酬制度,从制度层面防止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