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银行业建立呆账准备金制度始于于1988年。在此之前,各银行都不能提取呆账准备金,如果贷款发生损失,须集中报国务院批准后才害免,并冲减信贷基金。1988年,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国家专业银行建立代款呆账准备金的暂行规定》,规定专业银行从1988年起建立啉账准备金制度,呆账准备金的计提比例按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贷款来确定,其中工业、商业、建筑企业的流动资金贷款按年初贷余额的1‰在年初提取;进出口贸易贷款提取比例为1.5‰;农业、乡镇企业、外汇、私营和个体户贷款,以及固定资产和技术改造贷款的提取比例都是2‰。1992年,财政部对上述规定作了修订,将呆账准备金提取比例提高到5‰。1993年,财政部发布了《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规定呆账准备金按年初贷款余额的6‰全额提取,以后每年增加1‰。从1996年起,改为按年初贷款余额的1%实行差额提取。1998年,财政部发布了《关于个性金融机构应收利息核算年限及呆账准备金刎取办法的通知》,规定呆‘账准备金由按年初贷款余额的1%差额提取改为按本年末贷款余额的1%差额提取,并从成本中列支,当年核销的呆账准备金在下年予以补提。对金融企业实际呆账超过1%部分,当年应全额补提呆账准备金,但交纳所科税时应作纳税调整,统一计算本看应纳税所得额并依法缴纳所得税。目前仍执行这一规定。  相似文献   

2.
陈昕 《福建金融》2000,(4):18-20
一、建立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的主要原因(一 )建立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是谨慎会计原则的内在要求。谨慎会计原则是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是指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 ,要充分估计到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 ,不预计或少预计可能带来的利润 ,其核心就是要尽可能高估损失而低估利润。银行贷款的风险与损失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 ,所以谨慎会计原则要求银行必须及时建立贷款损失准备金 ,将信贷资产中预计可能损失的资产予以剔除 ,使银行信贷资产的价值更真实和公正 ,并通过列支准备金支出而使银行的经营成果更准确和客观。由于银行计提准备金是…  相似文献   

3.
银行上市:快马加鞭为哪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
5.
上市银行呆账准备金计提政策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 《金融会计》2004,(8):8-11
商业银行是一个高风险行业,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抵御信贷风险,体现审慎的会计原则,必须足额计提贷款呆账准备金,用于补偿银行到期不能收回的贷款。长期以来,我国存在准备金计提不足的现象。随着银行监管制度的不断完善和会计核算制度的改革,这一现象已明显改善,特别是上市银行,其呆账准备金计提政策已逐步规范,但在具体细节上还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本文仅就目前已上市银行的贷款呆账准备金计提政策作一实证分析,揭示存在的差异和不足,以期进一步完善呆账准备金计提政策。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呆账准备金源于早期国有银行为核销贷款而建立的信贷补偿基金,后发展为金融企业防范金融风险的准备金。呆账准备金制度是我国财政部为规范商业银行呆账准备金管理而制定的一项财务制度。在我国金融业改革过程中,呆账准备金制度为商业银行化解金融风险、夯实资产质量、准确反映经营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现行呆账金制度的探讨和预期展望,论述了应如何实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唐双宁 《银行家》2005,(11):10-12
说到资本充足率,我 们知道它是一种特殊的 “杠杆比率”,它不是简单 地用会计资本除以总资 产,而是要用监管资本除 以风险加权资产。这样计 算出的资本充足率,比简 单地用会计资本除以总资 产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和衡量一家银行的风险水平和自  相似文献   

13.
税务机关认可的外资银行当年坏账准备金计提比例直接影响银行坏账准备金税前扣除额。本文结合对外资银行的税收管理经验,分析了坏账准备金的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差异,并介绍了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的坏账准备金税务处理方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4.
正2011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较该年前三季度上升0.1个百分点,致使担忧银行不良贷款风险的声音陆续增高。但通过对银行业的全景透视、不同类型银行的区别分析,可以发现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管理已臻良好状态,不良贷款率不会进入"上升通道"。但同时要清醒认识,未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不会继续维持快速双降态势,将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面对诸多新的形  相似文献   

15.
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计量方法都是基于巴塞尔监管资本要求,却忽略或无法准确衡量不良贷款的经济资本问题。事实上,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经济资本配置和正常贷款是不同的。文章利用解析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法对三类具有不同粒度构成的不良贷款组合进行计算、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贷款组合分散化程度越高,损失分布与正态分布越接近,此时适合采用解析法计算经济资本。当贷款组合分散化程度较低但不含支配型贷款时,采用解析法和模拟法所得结果相差并不大。但是当组合含支配型贷款时,损失分布与正态分布出现较大偏离,模拟法更加适用。另外,贷款组合所需的经济资本量与贷款组合的分散程度大小一般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不良贷款是制约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关键,基层国有商业银行消化不良贷款能力有限,可以考虑实行公司化模式,走不良贷款专业清收道路。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全球经济与金融的一体化格局的形成,中国经济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我国银行业的发展面临极大的挑战。银行公共关系的开展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银行的形象、银行的竞争力乃至银行的生死存亡。  相似文献   

18.
寿梅生 《新金融》2004,(12):36-38
中国银行业经营现状和各国银行经营管理模式相比较,结合我国监管法规、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实际,我国银行业在国际业务创新的工作上仍大有可为。在此,笔者就国际业务营销理念、体制模式、产品设计等三个方面作一比较和论述。  相似文献   

19.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 ,虽然国有企业与国有银行产权安排的实质没有发生变化 ,但企业与银行逐渐在脱离政府的指令 ,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 ,有了各自的利益追求。然而由于转轨过程中市场规则的欠缺 ,在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不能很好衔接的情况下 ,各利益主体在利益博弈中为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目标时 ,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在这样的过程中积聚起来。经济转轨过程中利益集团的形成中国的经济改革促使原有的大统一格局下单一利益主体的分解。计划经济下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和银行与中央政府具有一致的利益认知 ;随着改革的逐渐展开 ,各主体…  相似文献   

20.
王中海 《银行家》2003,(10):62-63
中国银监会外资银行事务的负责人近日表示,一些外资银行在中国开展业务时违反了中国银行业的法规,银监会将加大对这类产品的审查力度,但其没有透露违规银行的名称.据该负责人称,在中国内地有24家外资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超过20%,有7家外资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甚至高达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