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特高压代表了当今世界电网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它带来的是电网发展方式的一次深刻变革。建设运行特高压电网符合我国地域面积辽阔、一次能源分布不均衡、能源供应压力大等现实要求,对提高能源生产、转换、输送和使用效率,增强能源供给安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推动我国电力工业技术升级和提高电气设备制造自主创新能力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电力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命脉的战略性能源。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的发展,电力需求快速增加,我国能源与电力消费分布区域严重不平衡,迫切需要发展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技术。因此建设具有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输电能力的特高压输电工程,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建设特高压是中国能源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促进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和大可再生能源基地的集约化开发,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布局;有利于西部地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改善电网结构,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利于降低电网建设成本,节约土地资源,减轻运输和环保压力,提高运营效率,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建设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既是我国电力发展史上的大事,也是国内电气设备制造业的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3.
我国特高压电网是指1000 千伏交流和±800 千伏直流电压等级的输电网络。由于技术风险高、资金投入大,且在国外没有先例,因此特高压在起步之初备受争议。但随着2009年1 月16 日晋东南— 南阳— 荆门1000 千伏交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的成功试运行,不仅验证了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可行性、设备的可靠性、系统的安全性,而且说明我国特高压电网建设已具备条件,特高压电网大规模建设近在眼前。而具备特高压输变电设备供货能力的国内企业,将迎来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4.
对于要不要建“特高压”的争论正在进行,它已引起多方关注和争论,成为电力领域的焦点话题。从目前来看,反对声音愈加强烈,他们的观点是,在电力市场上,两大电网公司已形成两大寡头,垄断正在加剧。如在此基础上建设“特高压”电网只是在加剧这种垄断。正如有“电力斗士”之称的杨名舟所言,如果全国性特高压电网获批,全国一张网最终形成,它便从体制上、技术上彻底堵死了区域电网公司的发展之路,并使得大一统垄断体制不可动摇。[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电网建设随之快速发展。根据我国能源丰富地区远离经济发达地区的基本国情,必须加快建设坚强的特高压电网以满足持续增长的电力需求,实现大规模的电力输送。在国外已有成熟经验和国内近20年研究的基础上,我们继续对特高压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外绝缘配合,过电压控制、电磁环境影响、无功平衡及潜供电流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通过建设交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和直流特高压输电工程,推进特高压电网建设进程,建设坚强国家电网,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6.
今年春节前,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正式投入运行。这条特高压线路全长654公里,是我国首条特高压输电线路,也是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化运行的1000千伏输电线路。来自山西的火电首次通过这条线路进入湖北电网,华北、华中两大电网首次实现了联网运行。由此,江西电网也成为接受特高压送电的主要省份之一。在今年“两会”期间,  相似文献   

7.
今年春节前,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正式投入运行。这条特高压线路全长654公里,是我国首条特高压输电线路,也是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化运行的1000千伏输电线路。来自山西的火电首次通过这条线路进入湖北电网,华北、华中两大电网首次实现了联网运行。由此,江西电网也成为接受特高压送电的主要省份之一。在今年“两会”期间,  相似文献   

8.
风能是可再生、无污染、能量大、前景广的能源,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必将成为未来能源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自然条件、环境条件、经济条件等外界因素的干扰,区域电网风电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严重影响我国风电的发展,合理利用、统筹规划风电发展势在必行。文章通过对2010-2012年这3年我国区域电网风电发展和消纳情况的统计,分析并总结了区域电网风电发展和消纳情况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作为能源互联网骨干网的电网,所采集和存储的数据呈爆发式增长,形成电力大数据并衍生出诸多新课题。文章通过梳理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以及电力大数据的文献资料,归纳能源互联网的基本架构,解析电力大数据的基本特征。基于架构探究电力大数据的应用类型,并以江苏省电力大数据的应用为例,分类讨论电力大数据的应用场景。电力大数据的应用必将促使能源互联网发展迎来新的高度,期望该研究能为能源互联网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前,智能电网已经成为国内外有关能源发展和经济振兴讨论的热点问题。美国总统奥巴马将能源战略、智能电网作为发展经济,维持全球领先地位的关键, 欧盟也对此极为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和规划。2009 年5 月,我国国家电网公司也提出了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王晓华 《魅力中国》2014,(16):111-111
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对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可视化展示与人机交互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满足智能电网以风能为代表的新能源接入、特高压大电网信息接入以厦直流输电的信息的接入,信息展示手段需要更加综合与灵活。本文介绍了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信息图形化、智能化、互动化展示的主要内容。信息图形化、智能化、互动化等可视化技术解决了智能电网多样化、多维度信息的智能化集成、可视化展示、互动化使用等难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2004 年底,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国家电网的战略目标。 ——2006 年8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核准建设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 ——2006 年8 月, 工程奠基,9月变电(开关)站场平开工,12 月变电(开关)站土建及线路大跨越开工;2007 年4 月,一般线路工程全面开工;2008 年9 月,线路工程全线架通,10月晋东南站、荆门站500 千伏系统竣工,12 月三个变电(开关)站1000 千伏系统竣工。 ——2008 年12 月30 日22 时,1000kV 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胜利建成并完成系统调试,我国第一条长645 公里的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进入试运行阶段。 ——2009 年1 月6 日22 时,该工程顺利通过试运行考核后正式投入运行。这是全世界第一条商业化运行的特高压线路。为了确保特高压电网的顺利投运,2008 年5 ?12 月,工程启动验收委员会先后召开四次会议,全面协调、部署工程竣工验收、启动调试、试运行和移交工作中的重大事项,超前开展工程系统调试和生产运行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3.
在国内建立特高压骨干网,是国网公司自2005 年以来就开始对电网发展提出的战略性规划,我们认为对国内的电力工业发展,具有现实的意义。经过近年来的大力发展,全国电网负荷水平、装机容量成倍增加,预计2020 年全社会用电量和装机容量是2005 年水平的2 倍。大规模的电源建设势必要引起电网建设的重新布局和规划,发挥特高压电网的规模优势,引导电源集约化开发,避免电源大起大落,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建设。这是保证国家能源安全,服务于国家宏观调控大局的一项战略性举措。因此考虑建设特高压网有其现实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保持可持续性发展,科学地利用能源,提高能源效益是关键。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智能设备大量出现,数据信息的集成、管理、应用与服务市场潜力巨大。目前由于物联网、智能电网的发展在推动着大量智能监控设备的应用,基于云计算智能电网的能源监控带来的效益可观,其所面临的风险也亟待解决。基于云计算智能电网的能源监控的效益分析和风险分析,文章认为能源监控信息服务市场未来将会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智能电网的技术内容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能源的发展,人们认识到智能电网的建设不仅对我国的电力能源产业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已经成为21世纪我国参与全球科技、产业竞争的重要战场。目前,在国内不管是学术界还是工业界都感受来自发达国家迅猛的“智能电网”研究和建设浪潮,总体来说,我国目前仍处于被动的跟踪阶段,不论是政府层面或是工业界都没有形成明确的“智能电网”思路,面对能源领域这一跨时代的建设浪潮,我国电力工业面对的挑战不言而喻。本文将对欧美智能电网研究和建设进行归纳和总结,同时分析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发展方向和思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智能电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2009 年的诸多行业热点,足以令相关设备行业兴奋。2010 年,这些设备企业更需要的是找准切入点,以图健康发展。本刊记者:特高压、智能电网、新能源等2009 年行业热点,对2010 年的电气设备总体上将会有怎样的影响,是趋好还是需要谨慎?徐超: 2010 年,主要还是特高压、智能电网、新能源这三块为主要热点。另外,还需重点关注电力电子、电气节能领域。  相似文献   

17.
3G 移动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加快建设智能电网相关举措陆续出台,随着江苏沿海大开发的迅猛推进,盐城地区的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其接入以及正常运行对电网的影响日益显现,电网面临着巨大挑战和机遇。一方面,电网需要应对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实现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全天候运行能力,满足能源结构调整的需要,适应电力体制改革;另一方面,输配电、发电、信息化、数字化等技术的进步也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由此智能电网成为现代电力工业发展的方向。2009年举行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上提出,到2020 年,我国将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  相似文献   

18.
电力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在我国电力工业中,国家电网承担着优化能源资源配置、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在认真分析我国电力工业和电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到,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核心的坚强的国家电网,对于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推动我国能源的高效开发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为了建设坚强的国家电网,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加快建设由百万伏级交流和正负800千伏级直流系统构成的特高压电…  相似文献   

19.
《广西经济》2006,(3):4-4
国家电网公司日前宣布,将努力推进特高压电网建设步伐,优化国家电网规划,全面启动31个重点城市的电网建设与改造。这是《国家电网公司2005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的,该报告也是我国中央企业对外正式发布的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国家电网公司新闻发言人王敏还表示,围家电网公司正在建设三级电力市场体系,更大程度地发挥巾场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扩大跨区跨省电力交易规模;采取多种措施,深入挖掘电网优化资源配置潜力,开展匡I际能源合作和跨国输电。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记者: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推进,储能技术将会快速发展,储能技术在未来智能电网体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李云峰:智能电网是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其核心技术之一就是电池储能技术,通过遍布电网的储能节点,智能电网可以对能源进行更有效的调度,使得整个电网的能源效率得到提高。过去,电网一般都基于大型集中式电站,通过已有的输配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