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环境治理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展开.由于各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基础设施、人文环境等方面的情况不尽相同,使用简单的统计方法不能有效地对各个城市环境改善的效率进行评价.文章选取了四川省的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使用DEA对各个DMU单元进行环境改善的投入产出的效率进行评价,得出了一系列结论. 相似文献
2.
众多的理论和事实已经证明,“画地为牢”的传统行政区治理模式早已不能满足现代跨域环境治理的现实需求,其刚性的治理资源配置是以行政区划为界限的.“锰三角”治理的成功在于该区域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多元治理、协同共生”的模式,这种模式有效地实现了治理资源在区域主体间的跨界流动,虽然它不一定具有普适性,但却为破解跨域环境治理困局提供了一个经典的个案. 相似文献
3.
代表辽宁省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效率指标,受生产内部因素、制度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制约.本文通过建立具有一般性的随机前沿模型,计算得知:劳动者结构、科教投入水平与三废治理指标、进口比重、出口比重、外商投资比重与辽宁省资源利用水平正向相关,起到促进的作用;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存款比重、贷款比重与辽宁省资源利用水平负向相关,起到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4.
5.
近年来,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气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必须结合大气环境现状,运用先进技术,强化大气监测,有效解决典型大气污染问题,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本文结合大气污染成分及危害,分析常见大气污染物的监测方法,然后从大气监测角度提出城市环境治理措施,以有效指导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改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6.
邓睦清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2,(8):43-46
大气污染问题的严峻性引发了人们对大气监测新一轮的思考,如何实现大气污染的科学防治已经成为新时代人们关注的焦点。本研究从大气监测工作出发,在明确其城市环境治理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色谱监测、电化学监测、光学监测、遥感监测等方面的注意事项,以指导大气监测技术的成熟化运用,达到理想的大气污染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中国内地30个省(除西藏)的环境治理效率,文章在选取特定投入产出指标的基础上,先运用DEA方法静态分析了中国内地30个省(除西藏)2010年和2011年的环境治理效率,再运用Malmquist指数动态分析了中国内地30个省(除西藏)2002年至2011年的序列数据,由此得出了基于动态时间序列的中国区域环境治理效率变动情况。研究发现,基于静态时间考虑,2010年和2011年国内各省均存在投入大、产出小的资源浪费现象,由此导致各区域环境治理效率偏低。基于动态时间考虑,这10年间中国整体的区域环境效率呈现下降的趋势,平均TFP指数只有0.955。研究结果还表明,技术效率是制约中国区域环境治理效率偏低的主导要素,因此应当适当加大科技投入,以提升环境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
8.
中国区域工业生产效率、环境治理效率与综合效率实证研究——基于RAM网络DEA模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基于RAM的网络DEA模型对2001—2010年环境约束下中国区域工业生产效率、环境治理效率和综合效率进行了测算和分解,并对影响生产效率、环境治理效率和综合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中国工业平均综合效率取得了增长,"十一五"期间的增速快于"十五"期间;大西北地区的工业综合效率最高,黄河中游最低,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综合效率增长速度最快;各地区的工业生产效率均高于环境治理效率,污染治理投资不足、已有的投资未得到有效利用是导致环境治理阶段效率较低的原因;地区发展水平、信息化水平、要素禀赋结构以及研发投入对工业综合效率有显著影响,有效地利用治理污染投资、促进自主创新、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是提高工业效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马慧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1,(2):119-121
环境监测是推进环境治理的基础,可以为环境质量评定提供参考,降低环境治理成本,提高环境保护的针对性,及时应对突发污染.本文首先从多个角度分析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意义,然后分析环境监测在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六个方面阐述环境监测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措施.简单来说,一是完善预警系统,二是创新技术手段,三是完善管理制度,四... 相似文献
10.
11.
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与恢复具有外部经济性,西部地区环境资源的重建对西部地区的发展,乃至整个国家或较大区域的生存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入手,对政府和企业在生态环境资源重建中的博弈做了分析,试图就环境资源的重建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政府工作报告中环境治理文本数据和北京大学企业大数据研究中心的创新环境指数,全面度量政府环境治理力度和区域创新水平,在系统广义矩估计的实证框架下考察了政府环境治理对区域创新的影响方向、传导机制及其异质性,并利用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研究发现,其一,政府环境治理可以促进区域创新,二者关系呈现倒“U”型,以创新的总体和人均指数为被解释变量的转折点分别为0.052和0.063;其二,政府环境治理影响区域创新的机制可分解为人口规模效应、人力资本效应与产业结构效应,环境治理通过人口集聚、人力资本积累与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了区域创新。其三,政府环境治理的创新效能呈现区域、时期和城市规模异质性。稳健性检验结果均佐证了以上发现的可靠性。进一步分析发现,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环境治理“逐顶竞争”,竞争主要体现在经济维度上。本文的政策启示是,中央应完善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环境治理持续激发区域创新活力,实现生态环境改善与经济提质增效的双赢。 相似文献
13.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环境治理绩效评价是对组织环境绩效进行测量与评价的一种系统程序.本论文以京津冀地区为例,结合南茜·弗雷泽提出的再分配、承认及代表权三个维度的参与平等理论,来分析环境治理绩效评价制度存在的公正性困境,包括环境治理绩效评价主体公正性不足,公众的环境参与权与代表权不足,绩效评价方法欠缺公正性,绩效评价程序缺乏公正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不公正,环境资源分配不均衡.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对完善环境治理绩效评价制度提出建议,即健全环境治理绩效评价法律制度;科学规范环境治理绩效评价的主客体;建立公开透明的城乡环境绩效评价程序和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2010—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测算环境治理效率综合指数,构建数字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法及系统广义矩估计法等实证方法,检验了数字化发展对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化发展对环境治理效率具有提升效应,且该结论通过了相应的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影响机制检验表明,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和公众参与在数字化发展对环境治理效率的作用机制中发挥中介作用;制度环境的调节效应检验表明,制度环境在数字化发展对环境治理效率的作用机制中发挥正向调节效应。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入理解数字化发展对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效果和内在机理,为推进数字化发展、提升环境治理效率、改善制度环境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16.
研究借助《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012)》准自然实验场景,利用双重差分法、三重差分法研究地方环境治理压力对实体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方环境治理压力的政策冲击效应显著,对实体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且是否进行ESG 信息披露对于政策冲击有着显著影响。通过机制分析发现, 地方环境治理通过影响实体企业的账面值比、流动比率、行业不确定性等方式提高企业研发投入强度。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地方环境治理压力的提升对低市场竞争度、国有资本参与度较低、位于中部地区的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通过三重差分分析发现,新标准的实施对于ESG 参评污染企业来说政策冲击效应更为显著,对于企业是否沿海以及南北地区分布无显著影响,环境治理政策更多针对高污染型企业。研究为我国进一步加强区域环境治理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但随之而来的却是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城市环境问题已成为当前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环境污染主要体现在空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及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如果城市环境治理仅依靠政府相关部门一方主导,并不能有效解决目前已经形成的环境问题。由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共同治理模式是城市环境治理达到长远理想效果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20.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一个经济问题,因而解决环境问题也必须从经济方面入手,运用经济手段来管理.根据环境污染及其外部不经济性的概念和成因,在治理环境污染中采取有效的激励制度,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利益机制,对于环境污染防治将起到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分析当前我国政府针对环境治理采取的激励措施及存在的缺陷,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