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企业与企业间的竞争已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中协同计划已成为优化供应链性能的关键环节。本论文阐述了供应链协同计划系统的重要性及流程、戴尔供应链协同计划系统在供应商中的实施研究(包括预先发货清单和计划模拟的应用)。以供应商利盟打印机公司为例,总结了戴尔供应链协同计划系统在供应商中实施时产生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本论文采用例子分析,流程图,公式、表格对比和列表等论述方法。本论文详细阐述了戴尔供应链协同计划系统,可以作为戴尔供应链管理研究的资料,也可以为企业实施供应链协同计划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结合电子商务和协同商务的理论与技术,提出了中小型制造企业的协同电子商务的模式,主要是基于电子商务技术来构建协同电子商务系统的总体构建以及信息平台的构成与实施,描述了中小型制造企业协同电子商务模式的如何开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通过实施采购创新可以有效的解决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在采购管理中面临的一些压力,在此假设基础上,文章利用供应链理论,从企业采购管理的优缺点以及面对缺点中小型企业应该有的应对策略等方面对中小型企业的采购管理做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制造型企业构建售后服务协同管理平台的目的在于,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售后服务信息与产品设计数据和制造数据的集成,实现产品售后服务全过程的协同管理,提高售后服务的响应速度和质量。论文通过对我国某工程机械集团售后服务的特征和需求分析,研究了制造型企业服务的协同管理平台的构建问题。根据实施经历,指出项目团队、流程重组、数据准备和编码、内部和外部伙伴的合作对实施该平台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ERP信息系统的实施投资大、周期长,相对于大型制造企业,中小型制造企业实施ERP系统的风险更大。中小制造企业要想通过ERP的实施来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必须在ERP的整个实施过程中进行有效的风险识别和控制。在调查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实施ERP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小企业ERP信息化各阶段的实施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6.
吴萍萍 《中国市场》2013,(46):106-107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几乎所有的供应流程都被电子化了,包括采购、供需规划、物流、供应商关系管理、订单实现、出售和售后管理。本文通过对战略供应管理和政府电子采购的概念进行梳理,分析了美国政府电子采购的进程及其经验,对我国政府电子采购实施条件进行总结,结合战略供应管理的思想对我国政府电子采购的实施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使企业更加适应市场环境,在各种情况下都能保持竞争力、维持客户的满意度,充分研究和了解企业间关系对采购与物流供应柔性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文章从企业关系的紧密程度和关系能力出发,分别假设它们对物流供应系统柔性和采购供应系统柔性的影响,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山西省的数据样本进行分析,研究企业间关系对采购与物流供应柔性的确切影响,提出可加强采购与物流供应柔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商》2015,(36)
在各大企业间竞争日渐激烈的背景下,企业想要获得最大的利润就需要对成本进行控制,通常情况下采购就存在于成本最大化的领域当中。本论文以我公司(服装有限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目前原材料供应的市场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明确了存在于供应商方面以及采购质量方面的问题,进而对控制采购成本的策略做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协同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核心,特别是对中小型企业开展协同商务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通过对企业间信息系统及协同相关理论的研究,指出系统协同存在的难点和不足,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以及企业信息系统的协同进一步发展完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物料采购架起了供应链企业内部及上、中、下供应链企业之间在原材料和半成品、产成品工序间流动的桥梁,是生产需求与物料供应无缝对接的保证。要提高供应链企业间的生产效率,减少企业在物料方面的成本浪费,加强采购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1.
游佳 《中国市场》2009,(19):61-62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广大中小物流企业在物流资源配置、业务协同、信息交互等方面的不足日益明显,从而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中小物流企业的物流协同管理系统发展模式和解决方案,建立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和运行模式,并对系统实施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企业集群使中小企业获取了规模经济的效益。虽然中小企业企业集群已获得了很大发展,但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从而导致企业集群的不稳定或脆弱性,影响企业集群的持续协调发展。针对这一问题,中小企业集群必须形成有效的协同才能进一步发挥集群的竞争优势。中小企业的协同管理离不开完善的协同管理机制,研究中小企业集群协同管理形成的过程,分析集群协同形成的机制,将有利于促进协同的生成和发展进化。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中小企业激励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蓬勃 《北方经贸》2007,(1):114-116
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培养企业家、进行技术创新、提供新的就业机会等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其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因素也日益显现,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中小企业缺乏一个能够调动员工积极性、吸引员工并使员工忠诚于企业的激励机制.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激励机制现状的分析,对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企业供应链协同的有关研究基础上,以交易成本理论的视角引入了对协同式供应链的分析;并以中小企业为对象,对基于协同式供应链的中小企业从其供应链协同的优势、相关复杂性以及协同的路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帮助中小企业在新的竞争环境下恰当选择其供应链协同策略。  相似文献   

15.
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中小企业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多。本文在分析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小物流企业共生系统运行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物流企业是我国物流产业中的主体,在日益开放的中国物流市场环境中,中小物流企业能否发展壮大、提高整体竞争力,是我国物流业快速成长的关键。利用企业共生理论对中小物流企业成长进行相关分析,阐释了中小物流企业共生系统的形成动因与运作模式,以期为中小物流企业的成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技术采纳遇到的诸多问题,分析了中小企业的自身特点并提出通过推荐系统消除在信息技术采纳过程中产生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从而有效地帮助企业进行合理的信息技术采纳,降低信息化建设投资的风险,使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实现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中小企业集群创新具有复杂社会网络结构特征。针 对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网络协同创新能力差的现实,从复杂网络理论出发,分别从构建完备的中小企业集群创新复杂社会网络平台、构建中小企业集群“独联体”式协同创新小世界网络、完善中小企业集群协同创新社会服务支撑网络、强化集群网络内企业的增值性创新能力、注重中小企业集群网络的经济升级和劳动力社会升级等9个方面,给出了提升中小企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9.
e‐Procurement is widely advocated as an effective tool to promote the particip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SMEs) as well as micro enterprises in the public procurement market. However, little evidence exists as to what factors may influence the allocation of contracts to differently sized suppliers. We address this issue by analyzing a rather rich and unique data set, namely the “direct award” (low‐value) transactions that took place on the Italian e‐marketplace during the period 2005–2010. In this paper, we exploit data from low‐value transactions to test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structural dimensions of the national public e‐marketplace on the probability that firms of different size are awarded public contracts, particularly focusing on micro and small firms. We find that both the nature of the public buyer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ded goods/services do have an impact on different firms' ability to be awarded public contracts. We also test to what extent the geographical distance between public buyers and private suppliers explains the propensity of different size class of firms to be awarded public contracts, proving, at least to some extent, that some features of “physical” procurement markets are mirrored in the “virtual” market.  相似文献   

20.
武汉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同创新是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提升竞争力的有效形式。本文首先探讨了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竞争优势,接着分析了武汉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发展有利因素,最后提出基于价值链的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官产学研二种适合武汉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的协同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