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涵义及现状分析 会计政策分为宏观会计政策与微观会计政策.微观会计政策即企业会计政策,就是在宏观会计政策范围内,企业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所选择的最能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会计原则、程序和方法的总称.企业会计政策是由企业管理当局制订并执行的.企业管理当局在我国会计规范体系所规定的范围内,根据特定主体的经营管理目标,对可供选择的会计原则、方法和程序进行定性、定量的比较分析,从而拟定会计政策,这个过程就是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政策选择得当,企业就能建立与自身特点相适应的会计核算系统,有助于贯彻企业经营思想、完成企业目标、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2.
论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关系的"行为主体侧重"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存在是基于企业内不同会计行为主体在会计政策活动方面的分工会作,但在调整对象方面有所侧重,会计准则侧重企业管理当局的会计政策选择行为,会计制度侧重企业会计机构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会计政策执行行为。因此,在制定会计核算规范时,就应考虑不同行为主体的判断能力,将相应的会计政策安排在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之中。  相似文献   

3.
论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主要产生于两个原因:一是由于经济业务的复杂性使会计政策的具体方法存在多个备选方案,以便管理当局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会计政策的这种灵活性为会计政策的选择提供了空间。二是由于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广泛分离导致的委托代理关系,使企业管理当局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成为不可避免。会计政策的选择实质上是保护企业管理当局的利益。本文在分析了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约束会计政策选择的若干建议。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编报财务报表时…  相似文献   

4.
论会计政策选择公共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奉祥 《上海会计》2000,(10):10-12
一、会计政策选择的本质特征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编报财务报表时所采用的特定原则、基础、惯例、规则和做法(IASC ,1993)。会计政策有宏观会计政策和微观会计政策之分。微观(企业)会计政策是企业在宏观会计政策的范围内 ,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所选择的最能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会计原则、程序和方法的总称 ;宏观会计政策是指一国政府或政府授权的机构为了规范企业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目标而制订和发布的会计准则规范的总和 ,其核心是会计准则。从会计政…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企业拥有会计政策选择权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 :1 .平衡治理结构中各利益相关方利益的需要 ;2 .会计准则的不完全性 ;3 .会计信息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企业在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 ,常常是基于与各利益相关方合约的考虑 ,特别是与股东、债权人及政府的合约的考虑。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立场应是企业管理当局立场。最后 ,笔者认为 ,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应 :1 .完善有关法规 ;2 .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3 .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 ,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范围 ;4 .明晰产权 ,发挥产权制度对会计信息生成过程的规范和界定功能。  相似文献   

6.
莫倩 《现代会计》2006,(6):16-19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主要产生于两个原因:一是由于经济业务的复杂性使会计政策的具体方法存在多个备选方案,以便管理当局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会计政策的这种灵活性为会计政策的选择提供了空间。二是由于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广泛分离导致的委托代理关系,使企业管理当局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不可避免。会计政策的选择实质上是保护企业管理当局的利益。本文在分析了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约束会计政策选择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是指企业管理当局及其会计机构和人员利用会计法规、会计准则的漏洞或未涉及的领域以及会计原则特别是计量原则的可选择性,有目的地选择会计程序和方法,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以在证券市场、银行信贷、税收缴纳、报酬激励等方面达到预谋的利己效果的会计行为。目前我国会计界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有很大的争议。  相似文献   

8.
一、会计政策的本质特征 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会计政策是指“企业编报财务报表时所采用的具体原则、基础、惯例、规则和实务”,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中《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会计差错更正》的定义为:“会计政策,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国际会计准则——会计政策的揭示》中会计政策的定义为:“会计政策是指企业管理者编制财务报表时所采用的原则、基础、惯例、规则和程序。”会计政策选择也称会计选择,  相似文献   

9.
谈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会计手段或者非会计手段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适度的盈余管理是企业走向成熟的标准,但滥用盈余管理则有损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新会计准则在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规范方面进行了一系列修订,减少了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选择项目,限制与压缩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但也应该看到,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也留有一定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程涛 《上海会计》2005,(2):47-49
企业舞弊是指企业的管理层在从事行政或者财务活动的时候,违反法律和法规的行为。而会计舞弊指的是企业管理当局或者会计人员违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违规进行会计处理。人们都很憎恨会计舞弊现象,但很少从理论高度去进行探讨。本文尝试从企业舞弊GONE理论的角度来分析会计舞弊,并寻求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在制定和实施会计准则的过程中,会计政策作为一个新问题逐渐为人们所关注.本文通过对会计政策的内涵、客观必然性及理论基础的阐述和分析,针对我国现阶段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展开深入探讨,结合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探析新准则下企业微观会计政策选择的新途径及其对企业的影响并提出会计政策选择的规范,对我国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今后可能发展的方向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增强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李豫 《理财》2004,(10):37-37
《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将会计政策定义为:“会计政策,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这个定义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政府必须制定可以供企业选择的原则和方法,它们主要是通过会计准则(含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会计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来体现;二是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政府所提供的原则和方法中,选择适合于本企业的原则和方法。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会计政策的制定主体是政府,而不是企业;企业只是选择、执行、采用会计政策的主体。  相似文献   

13.
会计政策选择是企业盈余管理的常用手段,或有负债本身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而相关会计准则制度往往留有很大可供选择的空间,管理当局在对或有负债进行反映时,往往会选择有利的政策,本文就或有负债的会计政策选择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盈余管理也称盈余操纵,是指企业管理当局出于某种动机,利用法规政策的空白或灵活性,通过各种手段对企业财务利润或获利能力进行操纵的行为。随着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西方许多国家曾经出现过的盈余管理问题,不可避免地也出现在我国。盈余操纵过度,必然造成欺诈。区分盈余操纵和欺诈的标准是盈余操纵的方法是否被法规政策认可。欺诈是指违反法规政策。盈余操纵是指蓄意选择形式上被法规政策所认可的会计处理方法或财务处理方法,以达到管理当局所希望的会计数据,实质上并不能反映公司的真实经营业绩。从目前情况看,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上市公司盈余操纵的现象非常普遍,比如:有些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利润很低,甚至亏损,但净利润却很高,非经营性损益在利润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还有的上市公司总是在一年盈利一年亏损的怪圈中徘徊。这些现象表明,一些上市公司在人为地调控利润。  相似文献   

15.
宋娟  刘英 《会计师》2009,(1):86-87
<正>一、会计政策会计政策有宏观会计政策和微观(企业)会计政策之分(黄菊波,1995)。宏观会计政策是指一国政府或政府授权的机构为了规范企业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目标而制定和发布的会计准则规范的总和;微观(企业)会计政策是企业在宏观会计政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运行和不断发展,盈余管理逐渐成为资本市场备受重视的问题。盈余管理是企业在享有选择会计政策和变更会计估计的自由时,选择使其效用最大化政策的一种行为。本文从盈余管理的动因出发,结合财政部今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重新审视了新准则下盈余管理的会计行为与非会计行为,分析了新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限制及可利用的操纵空间,以期为管理当局、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监管部门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正确认识企业的盈余管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韩晓燕  陈娜 《会计师》2012,(7):11-12
会计政策作为企业会计工作的理论支撑和准则约束,对企业会计功能的发挥、会计信息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从会计政策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来看,会计政策并不是固定的一纸文献,而是不断选择的过程,其选择贯穿于企业会计工作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整个处理过程。会计政策的选择并不单纯是一个会计技术活动,它会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综合性问题。影响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因素有很多,但是综合来考虑的话主要就是受到与企业有关的利益群体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政府、股东、企业管理当局、债权人、员工。  相似文献   

18.
张艳丽 《理财》2001,(12):26-27
会计职业判断是指会计人员在履行职业职责过程中,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和会计原则所规定的会计政策范围作出的判断性估计和决策。其主要特征是在会计政策许可范围内,在没有明确的规章可循前提下所作的经验判断。企业会计职业判断涉及会计工作的多个环节,最突出的表现在对不确定事项的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判断性选择等方面。一、在实际工作中,会计职业判断存在的问题1.长期以来,会计人员缺乏会计职业判断的意识。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经济活动较为简单,企业只是一个生产主体,完成国家计划是惟一的目标,很少有财务决策自主…  相似文献   

19.
初识创造性会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彦  王兴刚 《辽宁财税》2002,(10):31-32
创造性会计(creative accounting)是指通过包装或粉饰公司财务报表以求达到某种目的的会计处理方式。它不同于做假账,其本身并非违法行为,但使得公司财务报表信息严重失实。这是一种在不违背会计准则和有关会计法规的条件下,为达到某种目的而有意识地选择会计程序和会计方法的活动。  相似文献   

20.
浅析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盈余管理概述盈余管理是指企业在会计准则允许范围内,以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为前提,通过会计估计的合理变更、会计方法的选择运用、交易事项的时点控制以及关联交易的适度调节等方法来达到平衡利润、稳定股价、合理避税等目的,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以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