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以广东专业镇产业集群为背景,建立专业镇集群中n个参与企业达到自主技术创新投资的均衡概率模型,证明了其概率的非线性特征,并从研究中小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投资行为选择所涉及的理论因素来分析均衡实现的路径,进而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创新动力不足的现象。利用博弈论的方法,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进行深层次分析,探索中小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面临许多困难,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资金缺乏,本文通过对风险投资的初步研究,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4.
5.
信贷在现代经济中起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借款者与贷款者之间信息不对称,存在着逆向选择效应和道德风险效应,引发了我国商业银行高风险、低收益的问题,至使信贷双方的信贷交易不能顺利进行,整个国民经济也会因缺少信贷资金支持而停滞不前甚至滑坡,尤其是对像我们这样处在经济转轨时期的国家,如果发生严重的信贷不流畅的问题将会大大地减缓经济的流通速度进而影响经济发展。另外,在信贷的问题上,有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就是,越是需要借贷的中小企业,越难得到银行的贷款;越是经济势力雄厚的大型企业,越容易得到银行的贷款。我们下面通过构建不完全信息的博弈模型来解释和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本文的头两部分通过构建两个简单的模型来简要说明一下信贷市场上几种基本的博弈及其结果,在最后一部分利用信号传递博弈来分析信贷市场的混同均衡和分离均衡。 相似文献
6.
7.
本文通过分析风险投资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现状,对如何有效发挥风险投资在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并购退出作为私募股权投资退出的重要选择,其并购定价问题值得研究。本文运用信号传递模型分析了风险投资企业并购的分离均衡和混同均衡及其不同待并购企业类型条件下的并购均衡价格。分析结果表明,PE基金的预期收益与信号传递成本、并购方对风险资本真实价值的判断及其获得并购收益后的后验概率,是影响风险资本并购博弈均衡价格的主要因素,完善风险企业的信息披露制度对解决风险资本退出中的逆向选择问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目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存在融资渠道单一、政府作用发挥不充分、融资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体系的构建应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融资体系。 相似文献
10.
11.
12.
采用时间序列回归及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分析我国汽车产业创新资金结构问题。实证研究表明,银行贷款和投资者权益对企业研究与开发的资金投入强度影响为负,中央及地方的财政支出和研究与开发资金投入强度正相关。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汽车产业不能单纯依靠财政支出,还应加强技术创新资金的自我筹集能力,使研究与开发活动逐步适应市场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3.
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风险投资项目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期权理论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实物期权理论也被用于企业投资项目评价之中。针对风险投资项目的特殊性,以期权理论为基础,阐述风险投资项目的期权特征,进而以实例分析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在风险投资项目评价中的应用,并与NPV法所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从而达到对投资和管理进行决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15.
关于风险投资内在机理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经济学的角度对风险投资进行了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的具体分析。根据交易成本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了风险投资的特点 ,揭示了风险投资迅速发展的内在机理 ;依据科斯定理和“囚徒困境”模型 ,阐明了政府积极参与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技术决定论和制度决定论的概述,对二者的创新动力进行分析,揭示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相互影响和互动关系,并提出了加速技术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风险及其商品特性分析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风险产品的概念,并结合风险投资和交换的概念,对风险投资与风险产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指出风险投资的主要对象本身其实就是一种风险产品,风险投资运作的过程就是不断进行风险交换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19.
风险投资公司的发展,不能光依靠政策优惠等外部环境的改善,更为重要的是要从自身发展和内部治理的角度,以开阔的视野来审定新的发展背景和公司资源配置状况,调整和转换公司发展战略,在新的发展平台上形成新的运作态势.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产业发展的关键是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我国技术创新所处的新环境对技术创新能力提出很大的挑战,而科技水平不高和创新机制不完善说明了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还不高,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从而提出了现阶段提高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