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财务与会计》2010,(4):7-7
世界银行17日发布的最新《中国经济季报》预测,今年中国仍将保持强劲增长,全年GDP增速为9.5%,但经济增长结构会有明显变化。其中,出口很可能随着全球经济回暖而继续回升,净贸易将对经济增长有少许正贡献;房地产业投资对经济的贡献将远远高于去年,而政府主导的投资肯定会放慢速度;消费会保持稳固。对于物价水平,世行认为,  相似文献   

2.
结合"十八大"报告关于经济工作的论述,谈谈我对中国经济现状与前景的基本看法。中国经济现状与目标中国经济现状是"十八大"规划未来的起点,同时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之后,目前我们所处的位置。关于目标,"十八大"提出了未来十年乃至本世纪中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中国经济现状有四方面基本特点:一是总量很大。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占全球经济的比重超过10%。二是人均收入水平很低。从人均国民总收入看,我国在世界200多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3月21日,由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主办,天津城建大学、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大城市委员会承办,《城市》《城市与环境研究》《中国房地产》《中国城市报》杂志社协办的2014年度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年会暨"新常态下中国城镇化及城市发展的新思路"研讨会在天津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多家地方社会科学院等20余家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的140余名代表出席了大会。  相似文献   

4.
熊开达 《经营者》2001,(10):32-34
<正> 继5月香港《财富》全球论坛、北京第四届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后,第八届亚太经合组织(APEC)中小企业部长会议又在上海召开。来自全球的各国政要、世界级企业巨子和最有分量的人物都汇集到了中国,中国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进入新世纪,全球经济突然变得波云诡谲,道指、纳指狂跌,美国经济增长放缓,欧洲经济徘徊,日本经济衰退,亚洲的"小龙"们还没能走出金融风波的阴影,世界何以看好中国? ——中国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达到7.9%,预计全年经济增长将完成7%的目标,进出口增长可达8%。内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5.
《会计之友》2012,(16):2
2012年5月6日,由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组织的"2012年煤炭企业财苑论坛"在河南郑州召开。此次论坛由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主办,来自财政部、中国会计学会、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全国重点煤炭企业20多家单位的财会专家、学者以及《煤炭经济研究》杂志社、《会计之友》杂志社的代表50余人参加了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围绕煤炭经济转型发展,深入研究煤炭成本核算制度和煤炭企业税费制度改革政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2010年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中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增速相对较快.2010年面对的主要不利国际环境是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缓慢,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外部冲击.国内主要问题是通货膨胀压力的持续上升,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积极调控以及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2011年是中国经济"十二五"计划的开局之年,面对许多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国经济总体运行仍存在许多挑战.然而,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已经针对2011年经济运行中主要面对的问题作出了积极的部署,预计2011年中国经济总体运行仍较稳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7.
王建 《河北企业》2004,(12):4-5
<正> 从前三个季度的数字看,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继续保持在9%以上已经没有问题,在粮食丰产和大量进口的背景下,CPI指数也将开始回落,全年应在4.5%左右。中国在宏观调控的前提下,成功地控制了经济"过热"势头,物价平稳而实现了高增长。但中国经济仍存在许多隐忧。从国内看,主要是宏观调控已经取得的成果能否稳固,粮食增产的好势头能否保持,消费增长低落的势头能否改变;从国际看,油价及初级产品价格的强劲上涨是否会对中国经济增长形成瓶颈制约,自二季度以来美、日、欧经济出现的增长率下滑势头是否会中断中国出口高增长的过程。这些问题都直接关系到2005年中国经济是否仍可以保持住已经连续两年的高增长。经济增长的需求拉力来自投资、出口与消费,看明年中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高增长,还是要首先分析明年这三个方面的走势。本轮经济高增长主要是由投资需求拉动的,而投资需求又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领域方面,这是因为牵动投资需求的最  相似文献   

8.
《乡镇企业导报》2010,(4):31-32
【日本《经济学人》周刊2月16日一期文章】题:中国统治世界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的主角明显变成中国。2009年,发达国家经济清一色地出现负增长,而中国则实现“保八”目标,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程度约达20%。  相似文献   

9.
最近,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部李善同等提供的一份课题报告表明。未来20年.我国仍有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潜力和动因。 在这份名为《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研究报告中.作者运用动态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在对一些基本影响因素作出不同假设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定量的模拟情景.包括人口和劳动力、经济增长中资本积累、生产率变化的比较分析后指出: 中国经济从2000年到2020年平均潜 在增长速度可达7.3%左右.前10年 更可望达到7.9%的年均增长速度。 过去20年.资本投入与生产率提 高较快.技术…  相似文献   

10.
焦点视界     
《瞭望》2013年第25期中国经济面临"升级版"考验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较艰难的爬坡阶段。2012年四季度,经济结束了连续11个季度的增速下滑,出现微弱的回升之后,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速度再次回落,四五月份经济增长仍处在胶着状态,形势尚不明朗。当前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稳增长,稳增长就是要通过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回升的态势。因此,保持经济回升,长远看要通过改革释放各种增长潜力;近期看应把稳增长放在宏观调控的重要位置,把打造经济的升级版作为稳增长的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美国、日本、欧洲等世界三大经济支柱同时陷入衰退,在过去是罕见的。全球经济在风雨飘摇中渡过2001年,而中国经济却一枝独秀,2002年是我国加入WTO之后的第一年,我们会面临什么形势?中国经济是否仍会持续稳定地增长? 为此,笔者采访了多位著名经济学家。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时代》2013,(8):22-22
2013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继续放缓,同比增长7.5%,比一季度的7.7%下降0.2%。持续放缓的势头表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脆弱性,也使得实现2013年全年的增长目标面临风险。《日本经济新闻》文章称,对于中国经济能否通过结构调整走上稳定增长轨道,专家的看法存在分歧。摩根大通中国区全球  相似文献   

13.
2011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迹象较为明显,社会各界对此看法不一。乐观的观点认为中国经济未来一段时间将逐步企稳,未来30年仍会有较大的上涨空间;悲观的观点则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有可能持续减慢,更有甚者认为,中国经济有可能出现"硬着陆"。为此,本文将详细剖析中国宏观经济的近期走势及长短期影响因素,分析当前经济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增长潜力,最后探讨中国实现经济转型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4.
过去的一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已成共识,经济下行的压力增大,大家关注是否会出现通缩?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底"或均衡点在什么地方?经济增长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挑战?挖掘未来增长潜力的着力点在哪里?3月21日,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5年年会之经济峰会上,来自境内外的经济学家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增长把脉。中国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引擎"过去的一年,中国经济最重  相似文献   

15.
《中国总会计师》2013,(7):20-21
《中国总会计师》:2013上半年经济数据已经发布,请您结合上半年经济数据对我们上半年的经济做一个解读. 孟春:2013年二季度我国经济增长延续了下行态势,GDP同比增长7 5%,较一季度的7 7%继续放缓,且降幅有所扩大,不过仍处于年度预期目标范围内.这次经济回落既受短期周期性因素和我们主动调结构的影响,又是中长期潜在增速下降的必然结果.我们应当对经济下行的风险保持高度关注,坚持守住底线,防范出现较大波动. 《中国总会计师》:经济运行的哪些方面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孟春:具体来看,上半年经济运行的以下几个特点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6.
胡少维 《经济界》2000,(2):19-26
1999年,在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下,中国经济仍保持了稳定的增长,但经济生活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200O年,在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下,加上外部环境的好转,经济增长有望止跌回升,但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尚需在多方面作出努力。一、1999年经济增长可完成计划目标,但内在增长动力仍显不足1999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76%,从静态看,与全年7%的计划目标相比,这一增长速度尚能令人满意。但从发展动态看,一季度GDP和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增速已明显减慢,二、三季度减缓趋势进一步增强,国民经济已从1998年下…  相似文献   

17.
严睿  孙瑜  修思禹 《英才》2012,(4):54-65
无论中国经济是否已经开始硬着陆,有一点很明确的是,中国政府将2012年的增长目标设定为7.5%,8年来首次"破8",态度坚决的降速换挡,目的就是为了转型升级。在去年《英才》"两会"调查报道中,"转型升级"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的最核心关键词,被来自七大主流产业的企业家深入讨论。然而,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动荡,中国经济的下滑和通胀压力并存,都直接影响了中国经济寻求转型升级突破的进程,也引发对在逆境中推进转型战略的一些思考。尽管,转型升级已为共识,但怎么转,往哪里转,在企业界仍是一个不好定论的问题。而将这个问题与经济大背景联系在一起,又不免引发忧虑,经济放缓会使企业趋于谨慎保守,更缺乏对于创新变革的动力。亦有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就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盲目转型升级实际上是抛弃自己的优势,拿自己的劣势去参与全球竞争。这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出变被动转型为主动转型之艰难。今年"两会"期间,《英才》记者延续去年的调查思路,对来自科技、工业制造、金融、地产基建、航运物流、能源、医药、农业以及投资等主流行业产业的30多位企业领袖进行调查采访,试图从他们的转型困惑和战略判断中,得到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状态样本,为进入攻坚阶段的中国经济改革,厘清下一步的转型思路。  相似文献   

18.
赵福帅  孟杰图 《英才》2013,(9):36-39
"放弃投资拉动的增长模式,改为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显然是头痛医脚、因噎废食、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的主张。"自2012年6月从世界银行卸任回国,林毅夫便陷入了各种争议与质疑的漩涡。"中国经济仍有潜力保持20年增长8%"、"中国应该坚持投资驱动,不能转而依靠消费"……后者在舆论眼中,则与吴敬琏"用强势政府海量投资支撑高速度增长的发展路线已经走到了尽头"的观点针锋相对,而被疯狂炒作。  相似文献   

19.
《物流科技》2013,36(5):3
据《中国房地产报》报道,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欧债危机蔓延,美国经济难以复苏,国内经济在内忧外患之下也出现了减速调整的局面。如果说住宅与商业地产在这种不安的大经济环境下显露了"哀鸿遍野"的迹象,物流地产则以逆势上扬的姿态在持续发  相似文献   

20.
海文 《现代管理科学》2004,(10):34-35,115
面对21世纪前20年国际社会的重要发展机遇期,面对中国第一次现代化进展的时间约束,面对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中国城市经济规模化的中长期目标追求,客观分析我国城市经济规模化的现实格局、目标价值、历史趋势,以求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现遇、创造机遇、抢抓机遇,秉势而上,加快发展,扩展规模,努力追求规模效应、集聚效应、辐射效应、联动效应的最大化,从而不断提升我国区域中心城市的国内外竞争能力,实现科学发展,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更为强动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