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今年以来,海西州紧紧围绕"加大文化事业投入,培育文化产业项目,推动第三产业实现新发展"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着力挖掘文化旅游品牌资源,积极打造柴达木民族文化旅游特色品牌,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我市的文化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文化部门更是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放到了重要位置,依托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制定全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争取出台发展文化产业的优惠政策,加快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步伐。近年来,逐步形成了以市区为主,辐射全市各县(市)的文化服务网络和多渠道多元化投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门类比较齐全的文化产业群体。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8年底,全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1万多,产值4.3亿元,仅占全市GDP总量625亿元的0.6%,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论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有效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征 《改革与战略》2012,28(2):121-124
十多年来,我国文化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自发到自觉、从局部到全局的发展阶段,尤其是最近几年,文化产业在全国各地呈现更加迅猛发展的态势,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是下一个阶段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经过多年发展,文化消费品的数量与消费者的真实需要之间,以及文化消费品的质量与消费者的精神期待之间依然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与脱节。应通过文化产业政策、文化产业组织、文化产业市场、文化产业技术和文化产业品牌等多个方面的升级,实现文化产业供给能力与水平的提高,加快文化产业的规模化与集聚化发展,推进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文化产业是国际公认的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朝阳产业”,对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升综合国力和区域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齐齐哈尔市文化资源丰富,但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人才队伍总量不足、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城乡居民文化消费能力不足、文化产业相关产业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转变居民的文化消费观念、完善文化市场的宏观管理、用创新的科技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塑造文化产品品牌、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平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天津市委市政府总结应对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增长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把调结构、促转变、增实力、上水平作为着力点.把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为此.需要着重做好:合理规划新兴战略性产业,有序抢占“后危机时代”竞争制高点:积极促进创意产业的发展.引领和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让绿色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引领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推进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以小额金融服务带动扶植中小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天津经济》2012,(1):8-1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指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本文通过分析对澳大利亚、新西兰的人文特色、文化出版业及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从中受到很多启示,值得我们借鉴,为我们今后更好地做好文化创意产业课题研究工作提供参考.进一步推动天津市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7.
科技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为加快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本文主要对天津市依靠科技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举措和成效进行研究,分析存在的不足,提出深化科技与文化融合,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同步发展,营造繁荣群众文化的大环境我们结合白山路的实际,繁荣和发展群众文化坚持"两促进",按照坚持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同步发展、文化事业率先突破的原则,研究制定《白山路街道文化产业及文化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并认真抓好落实。文化产业具有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跨越、可持续的独特优势和突出特点,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加快区域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9.
吴建环 《宁波经济》2011,(12):18-19
十七届六中全会重申,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是明确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形成与我国矧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创造中华文化历史新篇章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0.
正对文化系统来说,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就要创新机制、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加快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和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今后一个时期文化改革发展的形势和任务,把发展壮大文化产业作为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部分。如何加快发  相似文献   

11.
杜启洪 《走向世界》2006,(10):34-36
历时3天的山东首届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吸引了近100万的参观者,达成了316亿元的项目投资,堪称山东文化发展史无前例的巨作。透过红火的文化盛会,山东致力于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产业品牌的意图清晰显露。山东文化走市场按照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达到平衡才能维持社会的和谐发展。随增长,拉动了新兴服务业的不断发展。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主力军,在这样的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但事实是,山东的文化产业未能跟上经济发展的步子,文化产业的滞后成了山东经济中的“短腿”。2004年,以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广东为…  相似文献   

12.
中国“十二五”规划中指出,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注重科技和文化结合,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业态,鼓励文化和资本的对接融合,进一步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3.
中国“十二五”规划中指出,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注重科技和文化结合,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业态,鼓励文化和资本的对接融合,进一步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4.
2009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产业发展的国家战略正式实施。天津作为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在落实中央定位,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进程中,也把文化产业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今年以来,为加快提升天津的软实力,天津市委、市政府在文化强市建设方面,推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文化产业是绿色、生态、智慧、创意的现代产业类型,把"文化产业"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产业选择,可以将产城一体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合二为一,是填补"产业空心"的理想选择。以文化产业助推新型城镇化,应从产业选择、市场主体培育、文化消费拉动以及发挥城市群的带动作用上寻求发展的路径规律。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特色文化产业是指基于民族和区域特有文化资源,由民间自发产生发展,其产品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区域文化特点的文化产业形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  相似文献   

16.
魏趁 《魅力中国》2013,(23):8-8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延伸文化产业链、提升旅游文化产品附加值的有效途径。中原文化博大精深。加快文化旅游业发展,既是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客观必然。也是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现实需要。河南要实现“文化强省和旅游立省冶的目标,务必要做好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是通过实现传统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山东文化产业"互联网+"融合加快,发展迅速,日益成为推动文化产业转型提质的重要支撑,但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关注并着力加以解决。一、文化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呈现的四大成效2016年,山东出台《山东省"互联网+文化产业"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促进文化产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也愈来愈强烈。随之而来,催生了文化产业的出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文化创意产业曾经一度被归纳为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因为文化创意产业与近年来新兴的信息技术,科技等创新产业息息相关。随着第三产业的不断增加,文化创意产业所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本文主要分析讨论了地域性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陈芳平  郑小芳 《发展》2010,(4):73-74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国家软实力的战略任务。文化创意行业属于消费行业,同时受益干内需消费品各行业在充分竞争条件下居民支出的持续增长。甘肃省是文化资源大省,文化产业小省,但在巨大的商机面前,地方政府必须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建设,尽快把文化创意产业培育成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民经济的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20.
邱彩娅 《宁波经济》2006,(7):18-18,20
第三产业是除第一、第二产业外的其他各业,亦称服务业,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从江北区的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江北区"打造都市经济强区,构建生态文化大区"发展目标的需要。"十五"期间,江北区第三产业年均增速15.2%,高于江北区生产总值(GDP)的平均增速0.6个百分点。2004年,江北区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越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