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林 《企业世界》2008,(7):15-17
1978—2008,中国改革开放30年,也是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30年。30年来,中国企业经历了破茧、成长、发展直至壮大的过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此期间,浙江海正集团有限公司也从一个地方国有小企业变成中国知名制药企业,再发展成为国际化现代制药企业。“海正”的成长轨迹,正是中国企业的一个代表,也是激荡30年的中国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2.
二十一世纪是网络世纪,网络的迅猛发展深刻的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各行各业的发展改革,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对于城市建设的要求也有了相应的改变,那就是“智慧城市”。“智慧城市”的提出和建设基础是互联网、物联网和信息技术等一系列的新技术,这也是科技改变世界的最直观体现。而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企业作为城市建设的主要推动者不但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也迎来了企业发展的新机遇,那就是“智慧企、”。  相似文献   

3.
杜亮  孙欣  丁伟  蔡钰 《中国企业家》2008,(19):52-57
2008,中国改革开放30年。谁也不能否认,企业是推动30年发展居功至伟的组织形式,企业家是30年发展中最令人难忘的社会角色崛起,然而,就在这纪念性时刻,“问题奶粉事件”骤然间严重损害了社会与公众对企业特别是大企业的信任与信心。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个竞争的年头,也是一个智慧的年头。 2005年11月30至12月2日——中国地产的巅峰时刻,第二届中国地产经济主流峰会将在中国“南海之滨”珠海举行。这个被誉为“中国地产财智超级盛宴”的行业峰会。吸引国内十六大城市、八大国际投融资机构及一批在国内外颇负盛名的经济、金融界的政策学术权威和建筑设计、社会规划及地产营销领域的专家名人的莅临。 他们也代表了中国地产的主流,也代表了中国地产前进的方向。当智慧之剑在盛宴舞动,看似“山穷水尽”的中国地产也开始变得“柳暗花明”。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国经济快速成长的过程,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也是对企业发展规律逐步认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企业,经过市场化的洗礼,也深深地打上了市场经济的烙印。即使规模庞大的国有企业多数也已经过市场化的改革,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6.
智慧旅游这一提法仅仅几年的时间,但受到了很大关注,虽然发展还有缺陷与不足,但智慧旅游已经体现出引导游客思考旅游的重心与初衷如何才能有效的实现,引导旅游业相关企业在新的市场大环境下把握发展方向与旅游模式,从旅游的本质出发,旅游企业将在智慧旅游的冲击下被迫的提高服务水平,游客也将在全新的技术支撑下更多的考虑公众影响力,从而带动旅游市场的良性发展,更为长久的促进旅游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关键岗位管理人员是企业战略目标、核心业务流程和权力运行的主要承载者,也是加强廉政监督的重点对象。如何搞好这部分人的廉政监督,是一个老话题,也是需要不断探索的新课题。破解这一课题也时刻考验我们的智慧。  相似文献   

8.
杨颢 《经营者》2008,(17):52-53
一个49亿资产加上资本运作,等于坐收74亿港元,并且从此金蝉脱壳,在这道考题面前,朱新礼动心了。这笔买卖是否划算?是否够精明?在商业逻辑里,利润是永远的硬指标,卖掉企业也是一种智慧。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中国企业改革和发展30周年。当我们打开尘封的记忆,回眸中国企业30年改革发展,一幅企业与中国经济交相辉映的巨幅山水画映入眼帘,世界经济中最积极的成分和中国经济中最活跃的因素在其间精彩纷呈。30年,弹指一挥间。这30年,是中国发展史上进步最快的30年,也是变革最大的30年;这30年,也是中国经济最快成长并被世界重新认知的30年。这不是历史的巧合,而是历史的必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举世公认,其阶段性的成果全球瞩目。30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大幅度改善,实现了从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0.
当今经营最为成功的企业中,美国苹果公司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2011年,是其最为辉煌的一年。这一年,苹果公司不但推出了令全世界的“果迷”们为之疯狂的iPad2和iPhone4s等一系列新产品,而且在其发展史上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打败诺基亚公司,成为全球第一大手机生产商;正式超越埃克森美孚公司,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至此,苹果公司已保持了连续8年的高增长。苹果公司以超人的智慧,通过产品创新改变着世界。  相似文献   

11.
智慧农业是智慧经济在农业领域的具体表现;它是农业智慧经济的一种形式,也是智慧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发挥了一定作用。本文旨在研究大数据背景下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业在乡村振兴发展中的作用。其目的是利用物联网技术在大数据背景下实现智慧农业,从而促进农村快速振兴和发展。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农业经济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这进一步说明了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业与乡村振兴发展之间的积极关系。物联网技术与智慧农业相结合,不仅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促进了农村的振兴和发展,为其未来的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刘若凝 《企业文化》2008,(10):35-35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年,也是中国企业进入市场经济的30年,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走过了近30年的历程。企业文化的巨大作用已经引起了国家和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忙碌是一个企业家的无奈,但在忙碌的同时,这个决策者都能每时每刻地感受到由他正确的决策,给企业所带来的巨大收益,这是一种乐趣。每个人都有智慧,表现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关键是,当机会来临时,你的智慧会不会进发……任何事情都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人生就是一种创造。这种创造就是一种智慧的竞争。他说:“成功的致富从来没有什么秘诀。一是要稳。二是要实,三是要抓住机遇。”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学界、政府部门及物流企业十分关注和重视发展智慧物流,不时举办智慧物流研讨会、培训班、展览会、现场会,推出智慧物流建设项目等。这是继提出智能物流概念后,物流业发展出现的新动向。但是,在林林总总的各类智慧物流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中,我们发现智慧物流似乎就是应用IT及其网络的物流,这就引发人们思考,什么是智慧物流?发展智慧物流的本质内容和关键是什么?智慧物流与IT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房煜 《中国企业家》2011,(18):I0008-I0021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日新月异。从宏观层面来讲,中国经济总置已经超越了日本,达到了一个新高峰。从行业发展来看,几乎所有的大批量生产的产业,中国目前都是世界第一,比如钢铁、水泥、家电、汽车等等。在微观层面,企业更是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互相渗透融合,成为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企业发展的历史。TCL几乎汇聚了中国企业30年发展的所有特点,我们不妨把它作为研究中国企业30年的一个样本。改革开放、合资、技术引进、改制转型、市场化、跨国并购、国际化。30年来,正如有梦想的其他中国企业一样,TCL几乎经历了所有的中国式公司成长的路径,也经历了不少挫折,甚至是灾难,但这些都是TCL们走向伟大公司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6.
今天,我将从转换观念、资金并非最重要、竞争的根本是智慧、超凡智慧在国内的运用、超凡智慧价值无穷五个方面,来谈一下商战中的超凡智慧。 一、转换观念 我曾为商业界人士讲过“白手起家”、“东山再起”、“大业早成”、“意识开发在商业界的运用”等,在讲的过程中我发现过去他们不重视现变为重视了,这是好的现象。但也有的变成了迷信了,这就不好。前几年一些人为了求得一个“吉祥号码”,如:888、666等,就一掷数十万元.这就属迷信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李立志 《活力》2010,(8):89-89
企业竞争是智慧和实力的较量。而智慧是知识积累的结果。是通过积累,发生裂变.上升到智慧,变为迎接挑战的战略和策略的实践过程,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在智慧的引领下,企业才会不断地由胜利走向胜利.并逐步发展壮大。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独特优势,在市场上占据垄断地位。只有这样.才能获取超额利润。因此,创建学习型企业,是确保企业长盛不衰的根本性措施.也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创建学习型企业,必须突出以下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企业家》2011,(18):I0004-I0007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企业发展的历史。TCL诞生30年,已经从一个生产磁带的地方小厂,成长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跨国企业。TCL几乎汇聚了中国企业30年发展的所有特点。  相似文献   

19.
刚过去的2008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因为工作的关系,回顾这30年的历史巨变,我有很多想谈的话,特别是回顾企业改革走过的这段极不平凡的路,在邓小平、李先念和彭真同志亲自领导下进行的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和制定《企业法》,是我永远难忘的经历。这是企业改革起步阶段最艰难的事情,需要冲破重重阻力,打破层层枷锁。这些进步与成就为整个30年企业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当今市场需求多样化,新技术不断出现,消费者的需求个性更加明显;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与利润合理分配关系方面也出现许多亟待妥善解决的矛盾:如何才能正确处理好上述矛盾和问题,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行,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运用智慧和实践经验,探索出一套符合本企业的管理制度,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