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另类力量     
<正>与人矛盾越少,冲突越少,你追求成功 的困扰就越少,愈能与人默契合作,你成功 的机会就愈多。 无论你追求什么,都必须充满信心。不 要判断自己能力不足,不要过于庸人自扰, 更不要在别人面前说没有骨气的话,你应该 告诉他们:"我能办到"。 "学习"两个字,写起来简单,说起来 更简单,但做起来非常难。不是想做大事, 想出人头地的,想取得一定成绩的人,他 100%地对学习不感兴趣。这种人就一定是 一般人。  相似文献   

2.
《中国企业家》2010,(19):109-109
22660转发大SV:当一个不烦人的人,是每个人的人类的必修课题。爱一个人,不要让他觉得有压力。劝人,不要让他觉得你啰唆。帮人,不要让他觉得是施舍。报复,也都显得不经意。9月19日21:05来自iPhone客户端|评论(6856)4736转发冯小刚V:说实话我很不自信,所以常常反应过激。既不能承受失意也不能承受得意,永远找不着从容的调门,不是低了就是高了。悲观起来就颓废兴奋起来就失控。  相似文献   

3.
谐趣园     
《河北企业》2004,(12):48-48
<正> 高级别的司机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一次去参加会议,怕误了时间,便命令他的司机不断加速司机怕违章而不敢开快车。戈尔巴乔夫便让司机坐在后座位上,他亲自开车。刚开了不远,便被巡警拦住了车。巡警将情况报告了他的上司,上司让他把违章者拘留起来。巡警继续报告说:"坐车的人是一位大人物,不好究办。"上司询问是准,"我说不准,警官同志。"巡警回答说,"不过总统是他的司机。"当时兑现妻子提议道:"以后咱俩要互相尊重。我改掉骂人的坏习惯,你也不要动不动就打人。怎么样?"丈夫表示同意:"好吧,要是你再骂我,我就揍死你!"妻子愤怒地喊道:"混蛋!你敢!"  相似文献   

4.
《经营者》2008,(5)
<正>权力指数:精彩语录:"我工作起来从不考虑自己是女性的问题,只要完成任务。不能因为我是女的,所以做错了可以原谅;不能因为我是女的,所以就可以失败。毕竟,企业不是你一个人的,在这个位置就必须为企业负责。"媒体评论:在担任总裁的7年中,于淑珉带领海信集团成为一个政令畅通、行动迅速的企业集团,取得极大的发展。——慧聪网  相似文献   

5.
《福建质量管理》2014,(5):47-48
正最近总有朋友问我这个问题:"你们团队的每个人怎么都跟打了鸡血似的,你是怎么做到的?"虽然别人说我们"打鸡血"我也挺开心的,因为人家是在夸我们,但我更希望用"使命感"这个词,听起来更高端大气上档次。我大概总结了10条自己的经验,关于如何建立一个有使命感的团队,和大家分享。1、找对人就成功了90%任何事情都有一个key point,抓住它就可以解决90%的问题。在建立团队的使命感这件事情上,我认为key point就是找对人。我们的产品总监Felix说过一句很牛逼的话:"务  相似文献   

6.
做事如做人     
陈丹凤 《河北企业》2003,(10):40-40
<正> 谈到如何用人,一位房地产企业老总说:"关键是要看一个人做人的能力与做事的能力。"为了阐述这个观点,他讲了三个小故事:一、一个做生产资料的商人乘火车的时候遇到一个50多岁的老伯。他买的是一个底层的卧铺,而老伯是顶层的卧铺。他无意中发现老伯好像不是很方便,就说:"我是不是可以跟你换一个位子,这样你坐在下面可以方便一点。我在上面,我年轻,爬一下,没什么问题。"当时这个老伯很感激。这样交换了位子,双方在旅途简单沟通了一下,就各分东西。几年后的某一天,两个人在北京路上又碰见了。北京路是做生产资料的一条街,于是就有了这样一番对话:"哎呦,我们好像是在火车上碰见过,上次你还让床位给我。"你到北京路来干吗?"我是来采购××生产资料的。"真是巧,你要买的正是我经营的产品。"这样,由于他们已经有了互相信任的基础,一笔100多万的生意就轻松成交了。  相似文献   

7.
我经常埋怨风,埋怨雨,而且理由充分。虽然这不过是很平常的风很平常的雨,但因为它们给自己的出行带来了不便,甚至在我眼前制造出某种可怕氛围,我责怨起来总是底气十足、振振有辞。但有一个雨天,我见到一位气象学家,他对我只因为雨天给我带来小小的不便就如此愤懑很不理解。他问我:"你有没有见过台风?"我摇头。摧枯拉朽的台风,我并没有亲历过"。每个人都在诅咒台风给人类带来的破坏。  相似文献   

8.
谐趣园     
<正> 有个男孩在一家面包店买了一块两便士的面包,他觉得这块面包比往常买的小得多,便对面包师说:"你不认为这块面包比往常的要小些吗?"哦,没关系。"面包师回答说,"小一些,你拿起来就轻便些。"我懂了。"男孩说着,就把一个便士放在柜台上。正当他要走出店门时,面包师叫住他:"喂,你还没有付足面包钱!"哦,没关系。"小孩有礼貌地说,"少一些,你数起来就容易些。"  相似文献   

9.
前几年流行一句话——烦着那,别理我。这两年人们爱说一个字——累。说烦,可在公共汽车上为丁点小事能呕你一路气;说累,吵得唾沫星子能溅到乘客脸上。有哲人说,世界上其实就有三个人——你,我,他。可就这三个人,因为做事情总闹得"你不是"、"他不行",又不能就剩下"我"。就剩下"我",非"烦"死"累"死不可。  相似文献   

10.
车智远 《数据》2013,(2):60-60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明月装饰了别人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卞之琳的《断章》。的确,每个人在自己的世界里都是主角,然而,不经意间又可能成了他人世界中的配角。近日来,我把曾经过往的生活片段收集起来,于是,那些宛若片段的"断章"便浮现出来,它可能是身边匆匆走过的身影,也可能是眼前转瞬即逝的风景,抑或若隐若现的未来……  相似文献   

11.
当代企业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人力资源是当代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人力资源所具有的创造性和可持续利用性,是世界上任何一种物质资源所无法比拟和替代的.通用汽车公司前总裁史龙·亚佛德说过:"你可以拿走我全部的资产,但是你只要把我的组织人员留下来给我,五年内我就能够把所有失去的资产赚回来."这深刻地说明了物质资产易得,人力资源难求的道理.因而,如何尊重人、爱惜人,发挥人的潜力,是我们每个企业管理者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铎伦 《企业文化》2004,(11):53-53
普天下打工的人,都有被老板 挑来选去的相同经历。多伦多一华 文媒体近日在总结了千千万万打 工者的心酸经历后,提出以下10 种老扳不可追随。 一、没有成功经验的老板。如 果你的老扳经常沾沾自喜地说: "我经历过的事情太多了,像我这 样垮下去又能站起来的人毕竟不 多,我有我的独到之处。"这时你就 应该怀疑自己的老板了。如果不是 他有某些重大缺点,他不会总是经历失败,一个没有成功经验的  相似文献   

13.
天堂与地狱     
有人和上帝讨论天堂和地狱的问题。上帝对他说:"来吧!我让你看看什么是地狱。"他们走进一个房间,看到一群人正围着一大锅肉汤,但每个人看上去都是瘦骨嶙峋,一脸饿相。他们每个人都有一只可以够到锅子的汤勺,但汤勺的柄比他们的手臂还长,自己没法把汤送进嘴里。有肉汤喝不到肚子,只能望"汤"兴叹,无可奈何。"来吧!我再让你看看什么是天堂。"上帝把这个人领入另一个  相似文献   

14.
每个企业都有文化,也可以说企业文化是客观存在的。就象每一个人都有他的思想都有他的性格和思维习惯一样。有的人性格适合于形势,思维习惯适利于成功,所以他成功了。企业文化也一样,企业文化不是创建,因为他本身就是存在的,只不过没有被你提炼、引导,杂乱无序的它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阻力或者是没有形成合力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5.
"质量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质量是物质、文化、文明程度的衡器。伪劣多、质量差,一定是道德水准低。"北京总政歌舞团歌唱演员郁钧剑"站在山上",出语不凡。侃自己:虱子多了咬也麻木让狼叼了心惊肉跳郁钧剑先后买过两个门上装的"猫眼儿",都是装上就坏。对此,他早已觉得适应了。吃穿常用的,酱醋油盐、针头线脑、下地鞋、出门衣……小什小物,小伪小劣,"早就如身上的虱子,懒得去  相似文献   

16.
<正> 当今社会生活中流传着许多寓意深刻的故事,而企业管理中与之相仿的行为和结果随处可见。故事里的哲理,给企业管理工作提供了启迪性的思路。求生反应与速度竞争有两个人在树林里过夜。早上,突然树林里跑出一头大黑熊来,两个人中的一人忙着穿球鞋。另一个人对他说:"你把球鞋穿上有什么用?我们反正跑不过熊啊!"忙着穿球鞋的人说:"我不是要跑得快过熊,我是要跑得快过你。"故事听起来有点无情,但竞争就是如此残酷。因为,我们面对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变数并且竞争非常激烈的世界,比跑得快不快,很可能成为决定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快"、"好"、"能干"、"聪明"其实都是相对的形容词,有的时候知道我们竞争对手是谁非常重要。在太阳出来的时候,非洲草原上的动物就开始跑了。狮子知道如果它跑不过最慢的羚羊,它就会饿死。对羚羊来说,它知道如果它跑不过狮子,它就会  相似文献   

17.
信誉的内涵 信誉看不见、摸不着,是依附在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在商品交换中的一种信任关系,有人说:"只要你把信誉装到消费者右口袋,消费者就愿意让你从他的左口袋里掏钱."信誉是企业的灵魂,企业一旦赢得信誉,就会产生人格魅力,企业效益就会裂变式增长.精明的商人都信奉"信誉比金子贵","宁可丢利润,不可丢信誉"这样的信条.  相似文献   

18.
何继江 《总裁》2003,(9):1-1
近日,偶遇一位管理咨询师,曾在一家跨国公司工作十二年,专门从事品质管理、流程管理,现在帮助一些企业作咨询工作。我问他,每个企业的产品都是不同的,品质管理中共性的东西占到多少?他说,就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而言,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过,一个企业的品质管理问题,首先是对人的工作管理的问题。比如,通过品质管理和5S管理,使人的工作规范化、流程化、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管理者没有好的工作习惯和方法,产品品质就无从保证。  相似文献   

19.
管理学上有一个“奥格尔维定律”,说的是一种人才现象,大致意思是说“每个企业家都雇用比自己更强的人,企业就能发展成为巨人公司;如果你所用的人都比你还差,那么他们就只能做出比你更差的事情。”楚汉相争,刘邦能够得天下,成就汉室大业,除历史的原因外,少不了张良、韩信、萧何等良臣勇将的鼎力相助。  相似文献   

20.
很久以来,我都认为公司管理和一个人的幸福没有太大的关系.企业的使命是组织一帮人完成某个任务,如果你做得好,你可能带领一帮非常平凡的人做出非常不平凡的事情.幸福则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管理者没有让员工"幸福"的义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