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住在上海徐家汇的赵翼民看到海尔空调送到家门口时,这个网友兴奋不已!他在奥运期间上网参加了海尔奥运金牌竟猜活动,得到了这款海尔送出的大奖。北京奥运给中国和中国的企业带来了一次百年不遇的国际化契机,象海尔这样的中国企业利用北京奥运在全球市场发动了一场营销战役。在海尔的奥运营销战役中,互联网是最重要的互动营销平台。从密西根的奥运品牌营销监测效果来看,中国观众对海尔品牌的国际形象认可度大幅提升,海尔第一家电品牌联想度绝对值提高近十个百分点,在品牌影响力、品牌美誉度等方面,已经超越西门子、惠而浦、伊莱克斯等国际家电品牌。  相似文献   

2.
一、海尔与联想的战略案例思考 中国企业中最成功的代表莫过于海尔和联想。海尔的口号是:“海尔,真诚到永远!”;海尔的故事是:“海尔冰箱,宁可砸了,也不把次品卖给消费者”。海尔强调技术品质和真诚服务为核心能力,成为中国家电行业第一品牌。核心能力通常是指那些公司独特具有、不易被模仿、能给公司带来利益的资源、技术能力。由于中国家电行业根本没有核心技术,因此,海尔的技术并不比国内其它同类企业强,所以,海尔的技术核心能力是没有根基的,之所以口碑较好,真正起作用的是广告,  相似文献   

3.
《市场周刊》2005,(1):14-14
海尔20年研讨会的题目是:《海尔20年1000亿世界的海尔》,为什么用这个题目?因为它比较确切地表达了海尔的过去、现在和未来。20年就是海尔所走过的路,1000亿是海尔现在达到的水平,世界的海尔是海尔将来必须为之奋斗的目标。按照这个思路我们要总结过去,而不是欣赏和留恋过去,因为“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我们不可以留恋过去,  相似文献   

4.
雷明 《市场周刊》2005,(13):16-16
海尔物流是一个看上去非常成功的物流管理模式,然而有与海尔物流相熟者说。海尔物流早在2003年年底就已出现财政赤字(业内传言亏损14亿元、此数据未得到海尔物流证实),处于非常尴尬的局面。虽然此消息并未得到海尔内部证实,但结合近来物流业内流传的关于“海尔物流欲参股物流企业”的说法,却令人不得不心生疑虑。  相似文献   

5.
2009年显然是海尔热水器的一个发力年。 据报道,2月,海尔热水器公布了其最新品牌战略,以“感知未来洗浴”融入更多时尚、科技品牌元素,全新亮相;2月28日,海尔热水器45城市路演全面启动,具有颠覆性创造理念的“畅享系列”首次公开露面,路演厢车将产品展示、现场体验等多种手段全面融合,展示海尔在产品零部件及细节上的极致追求,令消费者全方位了解海尔。同一时间,热水器下乡招标结果公布,海尔旗下的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共30款产品全线中标,  相似文献   

6.
2008年,是海尔全球化品牌战略实施的第三年,也是海尔与央视全面合作的一年。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家电赞助商,海尔不仅获得“CCTV2008奥运会报道指定产品”称号,还与央视联手推出“奥运城市行”活动。尤为重要的是,在投放央视奥运资源外,海尔在2008年加大了在招标时段的投放,将品牌全面、深入地渗透到消费者心目中。  相似文献   

7.
《国际广告》2009,(1):36-37
《海尔的画与话》,是海尔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员工自发地兴起的、用漫画方式表达员工所理解的海尔理念的一种群众性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已经开展数年,成果颇丰。  相似文献   

8.
《大经贸》2009,(5):10-10
4月15日,海尔热水器发布其畅享系列六款电热水器产品,该系列六款产品定价都在3500元以上,是海尔所有热水器产品序列中价格最高的。海尔方面透露以此打响海尔热水器转战高端市场的第一枪。  相似文献   

9.
张瑞敏 《中国工商》2004,(1):130-132
不知不觉中,海尔将“中国制造”写向了五大洲四大洋。在2002年海尔的航海日记上,记载其当年全球营业收入711亿,但包括张瑞敏在内的海尔人都清楚一个事实:2003海尔仍徘徊在世界500强之外。在海尔字典里,我们读到:进入世界五百强是目标而非目的;其当务之惫是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有了国际竞争力,或早或晚都会跨进500强之列,并且保持强势——是什么让海尔义无反顾地走了出去?海尔出海远行的日子过得好不好?是否遭遇过暗礁?  相似文献   

10.
张瑞敏陷痛     
2005年1月29日,经过3年多时间迂回曲折的运作,海尔集团利用海尔中建终于在海外成功借壳上市。目前国内家电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利润越来越薄,海尔集团在海外上市,不仅可以借此推动业务国际化,同时也可以将海尔中建作为其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一个融资平台。更重要的是,海尔集团可以借此改善海尔内部错综复杂、含混不清的产权关系。但令人吃惊的是,海尔的灵魂人物张瑞敏并没有进入海尔中建管理层。张瑞敏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痛?一时间疑团泛起,中国企业的标志性人物张瑞敏再一次出现在媒体的旋涡之中。  相似文献   

11.
海尔的奥运营销之旅,不仅为海尔在全球拓展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也为海尔成为国际化知名品牌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2.
十年前,海尔的海外销售额只有5000万美元。十年后的今天,海尔已经是中国第一、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厂商,海外销售达到30亿美元。这十年来,海尔的国际竞争力虽然持续上升,但并不意味着与跨国公司的差距在缩小。  相似文献   

13.
海尔的营销渠道网络的建设,经历了一个由区域性网络到全国性网络,由全国性网络再到全球性网络的发展过程。发展初期,海尔集团依靠商场销售到店中店、再到建设自己的品牌专卖店,树立起海尔品牌的知名度和信誉度。海尔集团的多元化产品策略以及在营销上投入雄厚资金,使它在全国范围内的家电专卖店得以高效运营。在城市家电市场,海尔也建立了完善的自控销售网络。海尔根据自身的产品类别多、年销售量大、品牌知名度高等特点,适时进行了通路整合。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工商》2004,(9):191-191
创立于1984年,崛起于改革大潮之中的海尔集团,是在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名牌战略”思想的引领下,海尔经过19年的艰苦奋斗和卓越创新,从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壮大成为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跨国企业。  相似文献   

15.
网络化战略是海尔又一个新的7年发展战略,是海尔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遵循其企业内在逻辑。早期海尔实施多元化战略,达到一定的规模后边际效应递减,需要在更广泛的范围内竞争,所以有了全球化战略决策。随着企业越来越大,对市场反应迟钝,患上大企业病,它开始考虑如何将大企业做小。因此海尔提出了市场链、人单合一、自主经营体以及人人创客等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业务变更     
《中国广告》2011,(2):168-169
智威汤逊获得海尔品牌营销业务 2011年1月12日,上海。智威汤逊上海近日获得国内家电行业领军企业——海尔的品牌营销业务。海尔在国内市场已经有26年的历史,此次智威汤逊接到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这个拥有26年历史的品牌围绕其品牌核心发展新的想法以及创意性、整合性、互动性的市场活动。智威汤逊将作为品牌策略服务代理商,从长期的角度为海尔的品牌建设制定策略,该策略将不仅适用于海尔集团品牌,同时能够适用于海尔品牌下面的每一个产品。  相似文献   

17.
1984年,海尔还只是青岛市的一个亏损147万元的濒临倒闭的小厂,但二十年海尔创造了一个奇迹。1996年,海尔获得国际星级服务顶尖荣誉——“五星钻石奖”;1997年,海尔销售收入总额达到108亿元;2004年海尔成为全球营业额1016亿元的中国第一品牌,并在全世界获得越来越高的美誉度。由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独家编制的2005年度《世界品牌500强》中,海尔再次入围世界品牌百强,荣居第89位。  相似文献   

18.
姜汝祥 《商界》2008,(12):26-26
据说在海尔,流传着这样一个评价.那是沃顿商学院教授对海尔市场链的评论:“如果海尔能真正做到这一点.在世界上就是独一无二,无往而不胜。”  相似文献   

19.
科龙、海尔、新飞和美菱是中国冰箱业的四大品牌,市场份额近70%,由于新飞未上市,在此,仅就科龙、海尔和美菱的经营数据做一简要对比,并略做点评。  相似文献   

20.
海尔、TCL等企业基本上都属于这种模式。海尔将全球分为欧盟、北美、南美、中东、东欧、东盟、南非等11个经济区,目前已在其中8个经济区建立了13个生产基地;在美国、巴基斯坦两国分别设立了工业园。在进入顺序上,海尔奉行“先难后易”的策略,即先进入美国、欧洲这样的发达国家或地区,在发达国家创出品牌,形成高屋建瓴之势,再向发展中国家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