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住房问题是国家一项重大的社会问题,房价的高低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本文在分析我国城镇居民住房供求状况的基础上,结合政府房产税试点的实施,采用房价收入比和住房支付能力指数两个指标,对我国目前居民房价承受能力进行分析,并提出高房价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刘英俊 《农村经济》2023,(4):94-104
居留意愿到落户意愿转化困难是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以住房支付能力为切入点,使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CMDS2017)匹配285个地级市宏观房价数据,对房价收入比与居留农民工本地落户意愿的关系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1)房价收入比上升降低了有居留意愿农民工的城市落户意愿,考虑内生性和稳健性下结论仍成立。(2)房价收入比上升通过增加农民工本地买房困难感知、降低其社会活动参与和城市融入主观感受,进而降低其本地落户意愿。(3)房价收入比上升对新生代、高学历和本地无自有住房农民工本地落户意愿抑制作用更大,对老一代和本地有自有住房农民工本地落户意愿无显著影响。(4)随着城市等级的上升,房价收入比对居留农民工本地落户意愿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小。本文研究结果为从完善城市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角度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提供了证据支撑。  相似文献   

3.
房价一直是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焦点问题。社会各界包括政府、银行、房地产商和消费者由于各自利益和立场的不同,对房价高低与否各有说法。目前,国内常常使用“房价收入比”作为衡量某一地区住房价格综合水平的指标,并且围绕着以“房价收入比”的高低来评判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展开了争论。那么,“房价收入比”是否可以作为这样一个标准呢?如果不能或者不够合理,我们又该如何来衡量我国城镇居民住房的消费能力?  相似文献   

4.
两年前,高层管理者首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要使房价回归到合理的水平",这一表态曾给不少公众以"持币待购"的勇气和信心. 2011年初,各地政府落实国务院关于"各城市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合理确定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的要求,纷纷公布了当年房价的控制目标,却因普遍未提"住房支付能力",只盯住"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而被媒体评论为"涨价目标".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探讨房价在怎样一个区间内表示市场是健康的。研究方法:金融部门对个人还款比例的限额与购房模型。研究结果:适合中国城镇普通居民家庭的房价收入比的合理区间为2.9—7.6。研究结论:全国整体的房价收入比并未明显攀高,但北京市的房价收入比超越了警戒区域。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分析美国土地分配和使用政策对中低收入群体购买力的影响。研究方法:应用政策分析方法,回顾美国政府干预房地产业的历史及其后果,特别是次贷危机的成因以及政府干预房地产供给对居民购买力的影响。研究结果:(1)一般来说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将造成严重的市场混乱;(2)政府旨在间接补贴或者援助某个群体而非利用税收直接补偿将造成市场混乱;(3)在某些城市,政府对房地产活动的干预对于中产阶级来说,将导致极高甚至是寻租性质的房价,这样的房价是中低收入群体不可能承受的。当政府强制进行非市场均衡的规划和土地利用管制时,只有高收入群体有能力购房,政府必须对低收入群体提供保障性住房。研究结论:政府的首要任务是允许市场自行调节住房供需并向有需要的目标人群提供直接援助。同时,任何援助都不应以限制供给为目的,限制供给只会让情况更加恶化。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住房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全国106个城市的调查数据,对农民工在流入地住房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工在流入地的收入对其住房消费影响较大,在老家的收入对其住房消费影响不显著,但农民工在老家有住房对其在流入地的住房消费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代表人口规模、住房价格等地域因素的流入地城市行政级别对农民工住房消费影响较大;农民工家庭食品消费、子女教育等非住房支出对其住房消费影响较大,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因素对农民工住房消费影响显著但作用有限。本文认为,解决中国农民工住房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民工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增加农民工收入,完善包括养老、教育、医疗等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都有助于农民工家庭住房支付能力的提高;农民工住房问题的解决还需要统筹城乡,并针对不同区域实行差异化的政策。  相似文献   

8.
住房投资、住房消费是普遍关注的热点 ,本文就上海住宅市场价格走势谈些认识。当前的住宅价格水平已基本合理 ,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据“中房上海指数”等资料 ,上海市住宅价格自1995年8月的836点 ,到1999年8月的643点 ,四年间降幅达23 1 %。但在1999年全年 ,指数降幅仅为2 1 % ,下半年起已止跌趋稳。跨入2000年 ,对房价走势应如何把握?需求决定价格。要全面估计市民对房价的承受能力。近几年住宅的空置量逐年上升 ,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于是有人采用了房价收入比的提法 ,认为按每套住宅平均价格与每户居民家庭的…  相似文献   

9.
从房价收入比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合理取值等方面,将国内房价收入比研究中较有影响力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研究发现,学者普遍认为中位数房价收入比要优于平均数计算的房价收入比,但具体的计算方法以及合理取值范围应根据考察对象实际情况而定,所以更具体、深入、准确的房价收入比测算模型还有待开发。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建材下乡政策下不同补贴方案的效应,测算农村家庭住房的消费需求,本文结合微观调查截面数据与宏观统计时间序列数据,采用两阶段模型对是否建房的逆米尔斯比率和住房消费需求量进行联合建模,估计农村家庭建房消费意愿支出额。在此基础上,构造住房消费意愿指数和支付能力指数。重点分析农村家庭住房消费需求决策的影响因素、消费意愿以及支付能力的变化,为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建材下乡政策方案和细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我国主要城市和国外发达城市住房发展规划指标体系构建的经验和方法,结合上海住房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回顾历年来上海市住房发展主线,在代表性、层次性、易操作性和稳定连续性原则下,构建新时期上海住房发展规划指标体系,对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和内容进行了探索。文章首先通过频度分析初步建立由常规性指标、阶段性指标和个性化指标组成的指标库;其次以目标为导向从指标库中遴选贴合上海实际的指标,补充体现上海住房发展特征的指标,形成指标集合;最后以实施为导向建立起规划目标、指标、主要任务和策略之间相互联系,兼顾刚性控制和弹性引导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供应管制通过住房供给弹性渠道对房价周期波动的影响。研究方法:理论分析,计量检验。研究结果:(1)土地供应管制影响房价波动的渠道是:土地供应管制的宽松和收紧通过供地规模、用地成本以及市场预期影响住房供给弹性,再经由供求关系和投机效应的传导影响房价波动。(2)土地供应管制可以解释45%的城市间住房供给弹性差异;地方政府不同松紧程度的策略性供地行为导致住房供给弹性与城市经济发达程度负相关,中央偏向中西部的土地配额管制政策导致东部城市住房供给弹性低于中西部城市。(3)住房供给弹性决定了房价周期波动,并具有非对称性效应:在市场景气繁荣阶段,供给弹性越小,房价涨幅就越大;在市场不景气阶段,房价跌幅与供给弹性的关系存在方向上的不确定性。研究结论:土地和住房领域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点是改革供地制度和调整供地政策,使土地供应与住房需求在时空维度上相匹配,将有利于熨平房价波动,降低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13.
在新时期经济社会结构转型和城乡发展关系重塑的背景下,农村住房制度对促进城乡要素流动和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多个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的政策研究、实地调查和访谈,对农民工城乡生活状况的问卷调研,深入分析了我国农村住房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究建立适应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住房需求的新型农村住房制度的意义。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住房需求层次和农村住房双重属性的理论认识,阐释建立农村新型住房制度的理论意义。从宅基地制度的局限性入手,发现宅基地所固有的成员权属性、福利属性及权能模糊性,是造成制度桎梏与现实发展的诸多矛盾的根源所在。据此,本文提出了构建以满足多层次住房需求的农村住房供应体系及与之相适应的农村住宅用地供应体系为主的新型农村住房制度,并对其影响、效果以及试点实践的可行性进行讨论。新型农村住房制度的建立,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住房发展困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4.
保障性住房用地方式比较及改革思路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探讨新时期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思路,满足日益发展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对土地使用制度的新要求。研究方法: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研究结果:不同保障性住房的土地权属特征及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完善土地使用制度以适应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议,并以北京市为例进行分析。研究结论:深化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对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以商品住宅价格水平及涨幅较为典型的南京市为例,探讨供求关系对商品住宅价格作用的机理.研究方法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研究结果土地供给、商品住宅投资与竣工面积等因素形成的商品住宅供给,与新增人口、城市拆改和改善居住条件等形成的商品住宅自住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比为0.48,供求矛盾是拉动南京市商品住宅价格上涨的根源.研究结论供求关系是房价变化的主要因素和决定因素,房地产价格形成主要遵循非价值价格理论,生产成本(地价等)只是房地产价格的构成要素,对房地产价格的作用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理论角度分析了银行信贷同房产价格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利用2010年1月-2019年6月全国房产价格月度数据建立VEC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银行信贷和房产价格具有双向因果关系:房价波动对信贷波动具有显著影响,而信贷波动对房价波动影响相对有限。文章认为房价波动通过短期信贷、抵押物价值和银行资本金三种渠道来影响信贷供给。因此,政府在调整信贷政策时需要考虑房价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科学性与前瞻性,本文尝试建立商品住宅系统政策仿真模型。研究方法:该模型以系统动力学为方法论,深入分析了住宅系统内部各因素,以及内部因素与外部系统之间的反馈关系。研究结果:本文基于建立的住宅仿真模型,能够实现各项调控政策的政策实验。具体方法为将各种政策变量作为输入值输入政策仿真模型,从而得到房地产调控政策对市场各重要指标影响的输出值,通过对输出值的分析,能够实现调控政策实施效果前瞻性的分析和把握。以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深圳房地产市场作为研究样本,本文利用仿真系统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论:实证结果表明,基于住宅系统政策仿真系统所做出的政策决策将更加科学和有效。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探讨地价与房价间的动态调整关系,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研究方法:门限协整理论,EGARCH模型和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1)房价和地价呈正相关;(2)地价变化是房价变化的Granger原因,地价和房价之间存在协整关系;(3)地价与房价在偏离均衡时其调整回归系数是非对称的。研究结论:购房者、开发商对利空利好消息的反应差异和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博弈及各相关利益机构对房地产政策"选择性执行"是非对称性调整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改进土地拍卖制度、平衡中央地方财力、优化政绩考核标准、强化对地方执行各项房地产政策的监管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基于住房消费品和投资品的双重属性视角分析住宅用地供应规模对房地产市场的差异化影响。研究 方法:理论分析、固定效应面板回归模型、门槛回归模型。研究结果:(1)上一年住宅用地供应面积增加 1% 可使当年 住房竣工面积显著增加 0.17%,弱于房地产投资资金对住房竣工面积所产生的 0.25% 的提升作用,该结果一定程度上 验证了住宅用地供应与住房供给之间存在生产函数渠道的影响路径;(2)基于实际房价与租金还原房价的偏离程度测 算,发现不同房地产市场投资热度下,住宅用地供应对房价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门槛值分别为 2.05 和 2.92;(3)低 投资热度下,上一年住宅用地供应规模的增加可显著降低当年的房价,而高投资热度下则会起到推高房价的作用。研 究结论:住房作为消费品和投资品,存在不同的价格机制和供求规律。当住房市场以投资品属性为主导时,需求曲线 向上的刚性走势违反了一般的商品需求规律,供给曲线的右移将导致均衡价格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20.
Australian cities are facing a number of challenges, including a significant growth in population, a growing housing affordability crisis, a greater concern for environmental issues (such as climate change), and shortfalls in transport and other urban infrastructure. In response to these challenges the promotion of a higher density built form has come to represent an urban planning orthodoxy promoted via metropolitan strategies across the country. Despite the dominance of the higher density ideal within policy rhetoric, its virtues remain the subject of significant debate. To date this debate has been played out in academic and policy circles, with limited recognition of the knowledge and perceptions of such policies held by the general public. Debate around public perceptions of higher density housing has been constrained within the not-in-my-backyard (NIMBY) discourse which works to position public opposition to higher density housing as either an illegitimate and selfish form of localised protest or a valid example of urban citizenship and democracy. This paper takes a step back from these localised debates around the value of higher density housing to explore public opinions of higher density housing at the metropolitan and suburb scales. Drawing on a survey administered across the Sydney metropolitan area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public is aware of policies at state and local levels which promote higher density development,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public supports some of the underlying principles of higher density housing (such as sustainability, affordability and reduced urban sprawl) and the impact of higher density developments on their suburb. In doing so, the paper develops a typology of support/resistance for higher density housing and associated planning objectives/too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