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统筹区域土地利用是在新形势下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提卅的新的、更高的要求.运用文献资料法,就统筹Ⅸ域土地利用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指出土地利用分区是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的主要实现途径,着重分析了分区的三种主要方法:叠图法、聚类分析法和指标法,指出三种主要分区类型:地域分区、功能分区和承载力分区,并从组织统筹和空间统筹两个方面给出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朱文 《农村经济》2006,(12):25-27
实施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本质内涵在于既要统筹区内经济发展,也要统筹区际经济发展,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既要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3.
依据2005年大庆市土地利用数据,采用SPSS11.5的分层聚类分析,结合大庆市各区县土地区位熵分析,对大庆市土地利用分区进行研究,初步将大庆市划分为两个主功能区,城市工矿用地区和农牧用地区及六个小区,并在灰关联分析基础上,提出各区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提出区域土地统筹利用分区的概念和划分方法,以江苏省为案例进行分析,为区域土地利用、城乡建设等相关规划的编制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空间聚类法进行综合分区;采用演绎法划分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土地利用保障区;以空间迭置法构建江苏省土地统筹利用分区。研究结果:将江苏省划分为4个土地统筹利用大区、7个亚区。研究结论:统筹区域土地利用应将土地利用的现实和未来相结合,以土地统筹利用分区作为研究的空间依据,该分区是土地利用区划和土地利用功能分类的结合,属于区划性质,兼有土地利用功能分类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三农”问题及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途径,而土地则 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针对当前日益拉大的城乡发展差距问题,在总结国内外城乡统筹 中的土地利用研究基础上,从城乡统筹理论的演进,城乡关系,城乡统筹发展的内涵,城乡统筹研究现状 等4个方面对城乡统筹发展研究概况进行了论述,从城乡土地利用与规划,城乡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城乡 土地利用模式与政策等3个方面对统筹城乡土地利用研究概况进行了分析,并简要讨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 和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评价与区域分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综合指标评价方法,对江苏省的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及区域差异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经济与交通信息联系在城乡统筹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江苏省域乡统筹发展水平由苏南向苏北逐渐降低;随着距中心城市距离的增加,城乡联系逐步减弱;根据城乡统筹综合指数,将江苏省城乡统筹发展划分为紧密型、较紧密型、一般联系型和松散型等4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系统诊断大城市边缘区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土地利用问题,提出大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战略框架。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大城市边缘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土地利用形态变化急剧,土地利用中的矛盾十分突出,地域功能紊乱、土地配置失调、非农就业困难、土地利用粗放、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制约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结论:应通过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统筹城乡土地配置、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土地资源生态开发战略及相关保障措施构建大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战略体系,推动土地宏观调控更加系统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五个统筹”要求,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是强调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必须客观地认识科学发展观,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并按照“五个统筹”要求来制定区域发展的政策和规划。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浅析我国城乡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三个角度探讨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土地利用模式,包括统筹城乡土地规划、统筹城乡土地市场、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三个方面。最后作者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促进统筹城乡土地协调发展的建议,以期对我国统筹城乡土地协调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统筹区域土地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知识经济的后续,循环经济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容质疑,循环经济最重要的三个基本原则是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和资源化(Recyc le)。土地作为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将循环经济的3R原则运用到土地资源管理中,为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探讨1989—2006年期间江苏省土地利用的非均衡性,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非均衡计量模型。研究结果:研究期内江苏省土地利用的非均衡度表明,建设用地是后期土地利用的主导方面,国家宏观政策对前期调控的效用要优于后期。研究结论:国家调控与地方落实相结合,以实现土地利用的相对均衡。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根据开发适宜性与土地利用效率的空间协调关系,判断江苏省县级单元的空间开发合理性状态。研究方法:基于经济社会发展、交通可达和生态约束3方面因素评价江苏省空间开发适宜性,运用数据包络模型测度江苏省土地利用效率。研究结果:(1)空间开发适宜性方面,高适宜区域主要分布在苏锡常和南京,中适宜区域位于苏中地区和苏北地级市、县(市)的城区,低适宜区域主要分布在苏北的非建设用地上;(2)空间开发效率方面,综合效率呈现南高北低的格局,高效率县市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区域,规模递增仍然是苏北和苏中地区投入产出的主要特征,但其建设用地投入存在冗余现象;(3)匹配关系方面,开发适宜性与土地利用效率协调类型以苏南地区的"HH"型、苏中地区的"MM、MH"型和苏北地区的"LL"型为主,高适宜区域普遍具有较高的开发强度。研究结论:江苏省大部分县市(区)的空间开发适宜性和开发效率是基本协调的,但部分地区仍然存在开发过度和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多目标决策(TOPSIS)非常适用于多个评价对象间的对比研究,是寻求横向差距的优良方案。将TOPSIS法应用在江苏省徐州市4个省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试图在同类型开发区间进行比较,并将差距量化,从而帮助开发区寻找发展差距,做出科学决策。研究表明:TOPSIS法能够在充分应用评价指标原始信息的基础上,体现评价对象的集团特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现有方法横向对比性差的弊端。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对江苏省工业内部不同行业用地集约程度进行定量化评价,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1)江苏省主要工业行业土地利用集约程度存在一定差异,不同指标反映的行业间差距明显(;2)江苏省的土地投入和产出水平均低于上海,具有提升空间(;3)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间工业行业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差异显著,为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梯度转移提供有力支撑。研究结论:将工业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参考依据,能够实现产业的优化调整与布局,有利于发挥地区产业比较优势,促进江苏生态大省的建设,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时空演变及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探究江苏省13地市2001—2016年土地利用效益的时空演变规律及空间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效益驱动力,为今后土地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提供借鉴与参考。研究方法:熵权TOPSIS模型,ESDA空间相关性分析,热点分析,Tobit模型。研究结果:(1)2001—2016年江苏省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由0.299稳步提升到0.669,经历了"平稳—加速—平稳"的过程,实现了"低级—中级—良好"的梯度跨越;(2)各市土地利用效益"高—高""低—低"空间集聚显著,地区间差距大,出现了新一轮苏南城市圈效益热点区并逐步扩大,冷点区域已经消失;(3)经济发展水平、资金投入、城镇化、产业结构、科技创新、环保治理是提升区域土地利用效益的关键因素。研究结论:未来应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科技创新,大力倡导发展绿色循环经济,重视生态效益;同时采取苏南、苏北城市定向帮扶措施,缩小地区差距。  相似文献   

16.
现行的城市土地市场中,常常只注重对一个城市内部的定级与基准地价评估,而缺乏宏观调控城镇土地价格的分等研究.通过探讨城镇土地分等的影响因素与技术思路,以江苏省64个地级市、县级市和县城镇为研究样本,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了6类因素共20个指标进行实证研究;以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数轴法初步划分等别,经基准地价验证,最终把64个城镇划分为六个等别;经对分等结果的进一步分析,探索了江苏省城镇土地等别分布的地域特点及组合规律等;最后对分等因素的选择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系统地考察土地保有税对工业企业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依据。研究方法:计量模型法、问卷调查法、区域比较法。研究结果:土地保有税对工业企业的土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同时,这种影响具有较大的区域差异和行业差异。研究结论:可以利用土地保有税对工业企业的土地利用行为进行调控,但要注意制度安排的差别化,并建议实施从价土地保有税。  相似文献   

18.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对2006—2008年江苏省及三大区域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效率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开发区综合技术效率值为0,438,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有不断升高的趋势,三大区域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存在较大差异,苏中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平均水平略高于苏南,而苏北最低;(2)绝大多数的开发区仍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苏南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的开发区数量占比最大,苏北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的开发区数量占比最大;(3)从投入导向和产出导向来看,开发区实际值与效率目标值都有一定差距,但差距在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建设用地变化及其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变化率指数对1996年以来江苏省建设用地变化及其区域空间差异进行分析,探讨了建设用地结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在省域范围内建设用地结构趋向均衡化发展,尤其是2001年以来均衡化发展速度加快,但多样性和均衡度变化的阶段性以及不同类型建设用地变化速率相对大小在区域间是有所差异的.最后对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不同区域建设用地供给方向做了初步探讨,以期为新一轮建设用地结构调整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