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关于创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流转能够有效改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激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建设现代农业提供广阔空间.不断提高的土地流转率,表达了环境条件变化对新制度安排的强烈要求,反映了以土地为代表的农业生产要素要求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的要求,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新的制度供给已成为一个重大而迫切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农村土地制度限制城乡统筹规划的因素,认为要解决北京城乡统筹发展中农村集体土地实践中的诸多问题,关键在于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改革我国二元结构的土地制度,推进土地流转的长期变革,明确农民的土地产权。最终通过创新集体土地制度使农民享受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土地收益。  相似文献   

3.
基于城乡统筹的重庆市农村土地流转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重庆市成为全国城乡统筹实验区,为了实现城乡的和谐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如何加快农村土地的流转就成为了更加引人关注的问题.通过分析重庆市现有的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总结现阶段农村土地流转中的特点、出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并针对这些问题,从补充符合地方实际的地方法规、制定鼓励规模经营和保障农民权益的政策、创新农村土地流转经营主体流转模式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过去的土地制度已经不再适用于今天,随着党中央将三农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农村土地的使用制度显得越来越重要,重庆市作为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各区县在农村土地流转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客观上农村土地市场已经形成,然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模糊使得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混乱,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如何使农村土地流转向合理化、规范化、合法化方向发展,已成为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土地是否有效利用和流转决定着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在城乡一体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土地流转是必经之路。目前我国农村土地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从城乡一体化和农村土地流转的内涵出发,分析城乡一体化和农村土地流转之间的关系,找出影响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找出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措施,期望能够促进土地流转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6.
产权、定价机制与农村土地流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产权制度是土地流转的制度前提,而定价机制则是农地流转利益的实现机制.在当前的土地产权制度下,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是政府征地和批租.由于土地产权制度不健全,土地流转补偿定价机制不合理,导致土地流转不健全、农民的土地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因此,构建农民家庭土地产权制度,塑造农民家庭产权主体地位,是促进土地流转和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产权制度前提.在此基础上,改革"向后看"的按历史均值单方面定价的补偿制度,确立"向前看"的按未来值的现值的补偿定价制度,是土地流转收益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7.
论农村土地集体产权资本化流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韬 《农村经济》2008,(3):19-22
由于土地权利的不确定性和法律的诸多限制,农民的土地权利不能在市场上自由流转这种土地的市场价值不能充分实现.应当在物权法框架下,按照产权资本化的要求,对农村土地产权进行市场经济条件的适应性构造,进一步完善承包经营土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的资本化流转机制,以充分发挥农村集体土地的资产效益,促进农业化和农村工业化.  相似文献   

8.
城乡统筹视野下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着土地流转不畅、流转不规范、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农民权益受到侵害等问题,制约了农村土地流转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中的作用。将农村土地流转置于城乡统筹这一大背景下,结合城乡统筹发展对农村土地流转提出的要求,研究建立科学、规范、有序且符合国内当前社会经济环境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广东城乡统筹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实践起步较早,流转规模较大,是研究城乡统筹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一个良好个案。但是,迄今很少有以广东农村土地流转为对象的研究成果,相关研究中也很少有以广东农村土地流转作为研究参数。本文研究的新视角是,以党的十六大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放到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和美国农村发展研究所(RDI)2005年组织的17省农村土地调查的数据,对中国农地流转市场的现状和特点进行描述,并分析农地流转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认为,目前的中国农地市场处于初级阶段,发育缓慢,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产权和制度因素是制约中国农地流转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规范的合同签订与承包经营权证书的发放能够促进农地流转市场的发展。此外,农户家庭人口数、非农人口比例、农民受教育程度以及区位条件等也是显著的影响因素。研究还发现,土地分配的完全行政方式(即土地调整)、过渡性方式(如“两田制”等)与土地市场方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替代和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基于现行土地产权体系和农地保护政策体系,分析农地发展权的内涵、归属,确定农地发展权的设定方案并探讨其在农地保护中的应用。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与实证分析法。研究结论:当前,在中国引入农地发展权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呼声越来越高,在中国土地产权体系现状下农地发展权设定方案的提出及其运用,说明了农地发展权可以作为国家对土地管理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弹性手段,将在土地征用、土地储备、土地规划等土地政策的实施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目的:提出改革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论: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变,明晰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客体和权力内容,严格区分土地所有权与管理权,从制度建设上防止管理权侵犯或替代所有权.在集体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上,除以承包形式取得外,引入招标、拍卖、挂牌等形式.在集体土地使用权类型上,除承包外,应增加出让、出租、作价出资等形式,赋予集体土地使用权与国有土地使用权同样的权能.在保证用途不变的前提下,允许不同类型的集体土地使用权享有不同的转让、出租、抵押等权力,完善集体土地登记制度,规范集体土地二级市场.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厘清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模式,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研究方法:以产权让渡及市场化为视角,采用矩阵分类法划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模式,剖析不同流转模式特征与演进路径。研究结果:基于本研究视角可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划分为6种模式,不同模式具有不同特征、运行条件、优缺点及收益分配格局,且其存在关联并遵循一定的演进规律。研究结论:规范市场下农地发展权及使用权流转模式将是当前改革的方向,需从法律法规上明确农地发展权相关规定;不同地区需因地制宜地选择流转模式及类型,探索具体实施办法,循序渐进推进流转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4.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经济学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归纳与论述土地资源的基本属性与功能,凝练土地经济学规律,探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向与路径。研究方法:归纳与演绎。研究结果:土地具有自然属性、经济属性和公共属性;土地的特殊性决定了土地的功能序位,资源功能是基础,资产功能不能影响生产、生活功能,资本功能不能冲击生产功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市场化配置,但必须防止过度资本化。研究结论:土地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土地经济规律的特殊性,决定了土地制度与其他商品经济制度的区别;土地作为总量有限、位置固定、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其经济制度必须遵循土地经济学的规律,遵循产权清晰、规划管制、公平保障的基本规则。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探讨汶川地震灾后成都市重建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政策的普遍适用性,为中国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研究结果:在保障村民居住条件下允许任意第三人受让宅基地使用权的政策是符合法律原则和精神的,具有普适性;但需要统一宅基地使用权财产化、宅基地使用权有期化和一定条件下有偿化制度配套。研究结论:一定约束条件下的宅基地使用权任意第三人受让可以成为宅基地使用权改革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基于农户兼业活动探讨不同类型农户宅基地流转行为及其决策因子,为政府制定"以人为本"的宅基地流转办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l,ogistic分析法,参与式农村评估法。研究结果:(1)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普遍偏低,且从纯农业户到非农业户意愿逐渐减弱;(2)兼业程度由低到高,宅基地流转决策因子沿生存—经济—社会方向转移,纯农业型为生存理性,农业主导型为生存与经济理性,农工兼具型为经济理性,非农主导型与非农业型以社会理性为主导;(3)农户普遍倾向"以房换房"的置换流转方式,其次是"以房换钱"为入股的流转方式,出售、抵押、出租等方式较少。研究结论:宅基地流转决策中不同类型农户对生存、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关注不同,但总体上保障性心理大于经济利益,这也是宅基地流转缓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探究风险感知、风险态度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影响作用,为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实践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研究方法:将风险感知理论与风险态度理论相结合,探讨两者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影响作用,提出研究假设,并通过浙江省嘉兴市农户的调查数据进行验证。研究结果:(1)风险感知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产生显著负向影响;(2)风险态度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产生显著负向影响;(3)风险感知和风险态度的交互作用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产生显著负向影响,表明具有较小风险规避程度的农户,即使感知到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具有较大风险时,流转土地经营权的可能性也将增加。研究结论: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实践中,关注风险感知因素和风险态度因素将有助于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  相似文献   

18.
土地流转中的产权交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房地产业的兴起 ,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似是而非的认识 ,并因此产生了不少纠纷。本文依据产权理论 ,对当前土地转让形式的形成原因和弊端进行了剖析 ,提出应通过制度创新 ,建立产权交易制度来解决土地转让问题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综述农地"三权分置"理论的研究现状,以期深化对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理论研究和政策实施的认识,进而对中国农地制度变迁方向做出整体性判断和勾勒。研究方法:综合运用文献检索法和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学界对于三权分置改革的制度必然性、功能价值与积极效应的研究存在着共识,但是对于"三权分置"的政策表述、承包权和经营权的权源、性质和内容以及法律制度构建的研究却存在着分歧。研究结论:现阶段农地"三权分置"的政策逻辑和法律逻辑存在着违和性,学界对于"三权分置"的政策解读和法律解读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要想充分发挥"三权分置"政策的价值,就必须消除分歧,重叠共识,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法律调整和完善,最终实现政策安排和法律设计的完美相融。  相似文献   

20.
深化城乡统筹发展,是新时期推进改革发展的必然需求。而逐步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是当前缓解城乡统筹发展矛盾,改善农村生产经营状况的有力保障。本文分析了城乡统筹背景下现行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之上,论述了城乡统筹背景下深化土地流转机制的改革策略。本文旨在强化对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认识,并为今后相关领域之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深化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