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江军 《经济研究导刊》2012,(30):198-198,215
构建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迫切需要。首先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知识产权服务的需求。然后从政策、技术、人才、市场四个方面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同时也对相关的支持要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中,人力资本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培养和吸收相关人才,优化升级人才结构,建立并不断调整引导、鼓励人才发挥作用的微观机制,从价值链重构、产业结构调整的视阈中来构建和实施人才战略,对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效率和发展质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人才与产业的匹配程度不仅影响人才效能的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业的健康发展.以湖北为对象,采用动态和静态两种分析方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能型人才与产业匹配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表明,湖北省技能人才规模对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可以形成有效的人才支撑,四个代表性战略新兴产业中,信息技术与光通信、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技能人才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4.
《经济师》2018,(1)
文章利用相关分析法,从投入、产出、市场驱动、产业支撑角度详细分析了造成山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缓慢的原因,在研究开发、人才支持、金融支持、市场推广方面提出促进山西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产业政策体系,以期对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发展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5.
回顾了19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3个新兴产业的发展历程,分析总结了新兴产业在兴起、发展、壮大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十二五”时期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选择,对如何促进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首先介绍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加快培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7.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识别及其人力资源开发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志泉 《生产力研究》2011,(12):204-205,247
战略性新兴产业事关国家未来竞争成败,其财富效应和政治效应已引起国内各省市的高度关注,并迅速行动。然而,关于何谓"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内学界缺乏理论探讨与共识,中央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认识也处于探索中。文章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产业、技术、市场、时间四维特征的集合体,而异质性人力资源供给是其培育和发展的关键。破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力资源瓶颈,必须加强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围绕产业技术创新人才、工程技术人才、产业实用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其发现与开发机制、流动与配置机制、激励与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8.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十二五”规划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抉择。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载体,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关键环节。在分析新兴产业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培育和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大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主要包括海洋生物医药、海水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和海洋工程装备等产业,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良好的发展机遇。环渤海地区的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起步较早,在产业规模、产业技术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其经验对其他沿海地区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当前,应通过建立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产业发展调节机制、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建立海洋资源开发投入机制、促进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等途径加快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0.
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福建抓住国家政策机遇、加快海洋开发的必然选择.福建应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水淡化与海水综合利用产业、游艇业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福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既面临着一定机遇也遇到了不少的问题.针对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规律、培育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时期,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规律和培育经验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界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及特征,随后研究并总结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规律以及发达国家和地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验,最后对我国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开发为主线,依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产业发展带动,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人才推进的经济理论,分析珠海市金湾区“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政府、企业、学校三个角度出发探讨提出人才开发对策,为助力金湾区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区域经济飞跃提供参考保障。  相似文献   

13.
目前,连云港市高端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呈现出政策体系及培训体系不断健全完善、人才资源总量持续增长、人才队伍结构及总体素质逐步优化提升、人才开发效能日益显现等特点,但也存在着思想观念淡薄、重“引资”轻“引智”、人才总量仍然不足、经费投入与培养需求不相适应、高端创新人才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支撑无力、现有高端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难以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等诸多问题.当务之急,在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要加快连云港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就要在加强顶层设计、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人才支撑体系构建、“双师型”队伍建设等方面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不仅仅表现在对“量”的需求突飞猛进上,而且对“质”的要求也节节攀升.但是由于存在着诸如相关院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相脱节、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制不健全、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不够等诸多原因,导致人才供给严重不足.而要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步伐,当务之急要在构建人才培养体系、评价体系、培养新模式及建立健全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等方面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15.
正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提高地区经济发展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2010年成立了省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2011年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部署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2012年3月出台了《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在高端新型电子信息、电动汽车和半导体照明(LED)三大领域率先突破。经过几年发展,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提高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带动湖北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依据湖北省经济普查数据,创新性地构建了自主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将其分为4个子能力模块,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建立了评价模型,对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结合湖北的资源优势条件,从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加强产学研合作,留住本省人才、提高科研素质,培育龙头企业、提高市场盈利能力4个方面,提出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郑胜华  潘浩 《经济论坛》2013,(10):66-68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抢占经济和科技制高点的重大战略.在我国,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亦成为“十二五”期间加快经济结构升级的战略抉择.本文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出背景入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界定、特点归类、存在问题等进行了研究,并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在全球科技产业发展的环境下,对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得出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有协同创新动力不足、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服务能力不足、高校科研成果市场对接能力不强、协同创新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促进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策略:加大对协同创新支持力度、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优化协同创新外部环境、建设协同创新公共信息平台、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投融资机制.  相似文献   

19.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原则及培育政策取向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应对经济二次探底危险、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重大战略举措。该文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特征分析入手,在阐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原则、国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举措,以及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20.
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依据高技能人才的特点,对其需求进行分析,进而提出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能人才的个性化薪酬体系,及具体的薪酬模式——自助式薪酬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能人才中的应用.同时指出在设计定制化的薪酬方案时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行业而异,发挥薪酬的激励杠杆作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