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1 毫秒
1.
《经济师》2019,(4)
职务发明奖酬制度作为我国以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要求以及创新性国家建设时期的重要法律制度,不断展现其制度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而职务发明奖酬制度的法定比例,在实践中也往往被直接适用最低标准而忽略了立法本意是为保护发明人与单位的合法权益、旨在通过职务发明奖酬制度激励发明人创新创造。文章从职务发明奖酬的法定比例在法律修改过程中的不断变化入手,结合发明人与单位有约定、约定低于法定比例以及无约定或约定不合理三种双方约定的不同情况,展开对于法定比例不同的适用范围的讨论,并提出应尽量扩张法定比例适用范围,以及尽快形成"下有兜底,上有封顶"的职务发明奖酬的法定比例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国家第三次修改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之际,职务发明制度再度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从发达国家职务发明制度中利益分配机制的比较研究得出:利益平衡是职务发明制度中利益分配的原则,并依此原则对我国职务发明制度提出修改建议:在权利分配上采取类似于德国的分配方案,并采取类似于日本的程序设计以保障发明人获得合理报酬。  相似文献   

3.
职务发明创造奖酬制度透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结合我国专利法“一奖两酬”实施现状,透析职务发明远远低于非职务发明的症结所在,并提出调整和完善“一奖两酬”制度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4.
职务发明法律制度旨在协调职务发明人与单位间的利益关系,鼓励相关主体创新,进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然而《职务发明条例(草案)》中的职务发明奖酬制度约定优先原则极不稳定及政府对市场过度干预的现实,与职务发明制度立法目的背道而驰。因此,要实现对立法本质的回归,应坚持以私法自治为基础,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立法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5.
职务发明法律制度旨在协调职务发明人与单位间的利益关系,鼓励相关主体创新,进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然而《职务发明条例(草案)》中的职务发明奖酬制度约定优先原则极不稳定及政府对市场过度干预的现实,与职务发明制度立法目的背道而驰。因此,要实现对立法本质的回归,应坚持以私法自治为基础,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立法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我国现行<专利法>中关于职务发明创造的概念界定及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归属的规定为逻辑起点,一方面,阐明了职务发明创造及权利归属制度的进步性;另一方面,又揭示了职务发明创造的判定标准及成果归属违背公平合理原则,并据此提出了改进<专利法>中这一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德国雇员发明制度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刚 《经济研究导刊》2008,(19):173-174
雇员与企业之间在发明权属方面的矛盾纠纷处理历来是世界各国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一大难题,德国《雇员发明法》却有效地解决了这一矛盾。该法界定了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规范了企业和雇员在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应用及收益方面的责任、义务和补偿方法等内容,对中国职务发明创造制度的完善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首先剖析了目前我国职务发明创造制度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三条对策  相似文献   

9.
高校是知识产权的重要发源地,其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如何,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实施。但是由于高校不够重视、制度不健全等原因,导致高校职务发明非职务化、可专利技术非专利化、应有偿使用的技术无偿化、可实施专利闲置化、技术秘密公开化、知识产权贬损化。防止高校知识产权流失,迫切需要完善教育评价和人事评价制度,构建完备的高校知识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10.
学生群体是高校科研工作的重要力量,我国长期采用职务发明制度来规制科技创新成果权属,却忽视了学生与高校间不具备雇佣关系的逻辑前提,加之高校凭借强势地位进行扩权管理及师生群体默认“代际补偿”等原因,共同导致以补偿制度掩盖权利对价不公的非逻辑理性制度长期存在。因此,重构高校学生科技创新成果权属模式应摆脱职务发明制度思维的桎梏,重新回归发明权属一般规则。同时,基于学生对教师依附性及高校对科研过程物质支持的考虑,构建两层次法律规范——科技创新成果权属依据学生创造性贡献进行初次分配,再由高校与学生约定权属划分,法律仅规定“缺省规则”兜底。该模式既符合权属分配正义,又可以促进成果转化,是较为理想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国家专利是国家科技的一个缩影。目前中国专利还处于发展阶段,存在诸如企业专利较少,职务发明少,国内发明专利少和到国外申请专利少等主要问题。专利是科研的产物,有什么样的科研机构,就有什么样的专利结构。企业研发是市场经济环境中科技工作的基本规律,也是我国技术创新和“科教兴国”的基本规律,调整科研结构是扭转中国专利被动局面的根本途径,我国要实行以企业职务发明专利为主体的专利战略,把为企业专利服务作为专利工作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12.
国家专利是国家科技的一个缩影。目前中国专利还处于发展阶段,存在诸如企业专利较少,职务发明少。国内发明专利少和到国外申请专利少等主要问题。专利是科研的产物,有什么样的科研机构。就有什么样的专利结构。企业研发是市场经济环境中科技工作的基本规律,也是我国技术创新和“科教兴国”的基本规律。调整科研结构是扭转中国专利被动局面的根本途径,我国要实行以企业职务发明专利为主体的专利战略。把为企业专利服务作为专利工作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13.
比较了中日两国专利法关于职务发明的规定,并介绍了日本关于职务发明条款修订的最新动态,希望能找出我国专利法规定之不足,并提出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4.
社会保障支出是财政满足公共需要的重要内容,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公共财政的方向之一。财政必须按照公共财政要求,进一步调整现行支出分配结构,不断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养老保险制度;继续深化失业保险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促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5.
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是有效控制和引导国有资本存量变现、增量分配、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手段和根本保障。实行这一制度应当着力提高资产运营效率。由于涉及众多企业利益调整,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必须有明确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推行税务代理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加强税收征收管理的客观要求。但是,由于中国处于经济转型期,制度环境不稳定,税务代理制度运行中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因此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我国税务代理制度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相似文献   

17.
财税制度改革是转轨国家政府宏观政策调整及经济调控手段运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和俄罗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财政职能发生了重大转变,两国通过财税政策调整提升了国家财政实力并促进了经济发展.对中俄财税制度改革中诸如财政分权化、财政预算制度、转移支付制度、税制改革、财政风险和财政透明度等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比较研究,必将对中国财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推行税务代理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加强税收征收管理的客观要求.但是,由于中国处于经济转型期,制度环境不稳定,税务代理制度运行中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因此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我国税务代理制度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指出产业信誉和产业组织制度一样是影响产业运作效率的重要因素 ,同时就产业制度的设置和调整对产业信誉的影响作出一定探讨 ,并以证券业的产业信誉改进为案例作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设始终和政治不可分离,其内在的逻辑关联表现为:市场经济制度建设的起步以政治格局的调整为前提,市场经济制度的发展为政治体制变革提供动力,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对现实政治框架变动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从另外一视角,政治性因素的适应性调整无不促进了市场经济制度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政治视角的策略考量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