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刘纯 《价值工程》2023,(6):82-84
新建地铁区间近距离下穿既有运营线路的情况越来越多,特别在富水软弱地层,地下水位高、土层压缩性高、承载力低,在下穿过程中极易造成既有区间结构较大变形,影响既有运营线路安全。本文以天津地铁4号线盾构区间近距离下穿既有9号线区间为例,通过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保障了工程的顺利实施。此外,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盾构下穿既有线时的变形情况,并与施工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变形趋势基本一致,可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何建峰 《价值工程》2023,(34):69-71
为研究既有隧道中的列车动荷载在新建隧道跨越既有隧道的背景下对既有隧道、周围地层及新建隧道的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本文以长沙地铁六号线水农区间盾构上跨京广高速铁路浏阳河段隧道为例,采用有限元软件开展数值分析,研究列车动荷载作用下对既有隧道、周围地层及新建盾构隧道的动力响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列车动荷载开始施加时,既有隧道拱顶、既有隧道道床及地表的动位移波动较大,既有隧道拱顶、地表及新建盾构隧道的动加速度波动较大,随着列车运行平稳,各位置动力响应均趋于平稳;随着上覆土层距既有隧道拱顶距离的增加,土层的动位移逐渐减小,土层的动加速度逐渐减小而后趋于平稳;在新建盾构隧道与既有隧道相距较远,且新建盾构隧道与既有隧道所属地层地质条件相同时,列车动荷载对新建盾构隧道造成的动力响应很小,不会影响新建盾构隧道的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3.
武俊杰 《价值工程》2019,38(6):86-89
为保证地铁下穿既有建构物的施工安全性,本文依托北京地铁新机场线草桥站折返区间下穿燃气调压站工程,研究既有结构基础的变形控制技术。通过MIDAS数值模拟技术,对地铁暗挖施工上方既有结构进行了变性影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隧道施工的进行调压站燃气管线竖向及横向位移逐渐增大,在施工进行到第三步时竖向位移出现急剧增大现象,在施工完成时竖向与横向位移达到最大值,位移极值分别为-9.04mm、-5.83mm,在施工过程中,模拟燃气过滤站基础和调压区基础的竖向位移极值分别为-6.8mm、-7.2mm,倾斜率最大值分别为0.31‰、0.52‰。综上可知,通过工程中的管棚加固措施可有效限制既有结构沉降。并根据实际工程特点,将控制值的80%作为报警值,70%作为预警值,以便对施工监测提供依据。研究成果为地铁下穿既有建筑施工提供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4.
长沙地铁二号线盾构隧道下穿京珠高速公路可能引起地层位移和路基沉降,影响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施工风险大。根据实际条件,文章建立三维数值模型,采取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特征,提出了控制措施。实测显示隧道施工对于京珠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5.
长沙地铁二号线盾构隧道下穿京珠高速公路可能引起地层位移和路基沉降,影响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施工风险大。根据实际条件,文章建立三维数值模型,采取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特征,提出了控制措施。实测显示隧道施工对于京珠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6.
李健华 《价值工程》2022,(12):65-67
浅埋地铁隧道复杂地层下穿施工难度大,失稳和地陷事故屡有发生.以贵阳某区间隧道为例,采用理论分析和FLAC3D数值模手段,对该浅埋隧道复合地层段的施工应力、位移、塑性区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据此提出降低风险的针对性超前加固方案.结果表明:地表沉降在洞口位置最影响显著,其它断面的沉降随着掌子面推进而逐渐减小;针对红黏土特殊地质...  相似文献   

7.
高剑波 《价值工程》2023,(35):100-102
本文针对基坑开挖对临近既有地铁隧道的影响进行研究。以重庆4号线西延伸项目的车站附属基坑开挖工程为背景案例,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评价了基坑开挖对地铁隧道的影响等级,并对隧道地表沉降位移、隧道结构位移及受力等影响进行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坑开挖施工导致临近既有地铁隧道出现沉降、位移和受力变化,但各项影响值均处于规范值以内,能保证隧道结构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黄俊斌  杜坤 《民营科技》2013,(11):149-151
针对既有地铁线区间上穿隧道施工时可能发生的隆起变形危害,现通过建立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对区间内抗浮及隆起变形进行了模拟计算,验证了在不采用加固方式时可能发生的变形破坏.在此基础上,设计采用分段开挖、旋喷加固等方法对既有线隧道结构周围土体加固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加固措施后可有效地控制既有线路区间内的上浮变形,为保证本工程及同类型工程的安全施工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吴海宝 《价值工程》2015,(14):155-158
以贵阳轨道交通1号线下穿既有贵遵高速公路为例,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研究了复杂地质条件下小断面浅埋隧道下穿既有高速公路方案的可行性,分析了轨道交通隧道的受力特点,通过现场实际施工控制,分析了地表的变形特性,有效控制了高速公路路面沉降,在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的基础上快速的完成了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10.
肖昱  董延昭 《价值工程》2022,(15):60-62
以石家庄地铁1号线工程留村站-火炬广场站区间隧道下穿地下过街通道为背景,针对施工中地下过街通道沉降变形以及地表沉降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现场监测两者结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双侧壁导坑法(六导洞)施工的不同阶段,地层变形量存在很大差异,拆除下部临时支撑及形成最终封闭二衬两个阶段的地下过街通道下沉量占地下过街通道最大下沉量...  相似文献   

11.
新建秦岭翠华山隧道下穿既有线小峪隧道段围岩为Ⅲ级围岩,离既有隧道岩层净距离较短(约8米)。新建隧道下穿既有线隧道交叉段长度为26.1米,新建隧道下穿既有线隧道施工时,围岩受运营列车振动影响,造成洞身开挖后围岩的稳定性较差,为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快速高效的通过下穿段:在下穿既有隧道施工过程中,采取围岩监控量测,以精确掌握既有隧道沉降,确保既有线路运营安全同时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王冕 《价值工程》2024,(14):145-148
本文以沈阳某地铁暗挖出入口通道下穿市政道路及重要市政管线为工程背景,采用MIDAS GTS NX对出入口暗挖通道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并对其引起的地表沉降、管线沉降进行数值分析;同时探究深孔注浆加固对地表沉降及管线沉降的影响规律,为后续同类项目施工、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文中通过对模拟结果分析可以发现,当对通道上方土体进行深孔注浆加固后,地表沉降、管线沉降均出现大幅减少,最大沉降值降低幅度超过70%。同时,通道上方土体在进行深孔注浆加固后土体刚度增加,使上方管线的挠度变形大幅减小,从而有效地降低市政路面开裂及管线渗漏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地铁盾构隧道在下穿既有运营线路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对地层的扰动影响,易导致运营线路隧道产生异常变形,危及地铁运营。本文依托某市地铁6号线一区间在建工程在下穿既有运营线路的施工过程中对运营地铁结构产生的不良地质灾害情况,分析了既有运营线路异常变形的原因,选用微扰动注浆施工技术,通过对施工关键工序、施工参数的控制,使隧道变形得到显著改善,保障了既有运营线路的快速恢复,并为同类地铁隧道的变形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对某管线隧道开挖对上部既有线框架桥影响进行安全性评估,预测开挖施工后上部结构的沉降和应力变化,得到以下结论:(1)由于隧道开挖,引起了土中应力变化,因此隧道开挖过程中框架桥的整体产生竖向沉降;(2)隧道初支拱顶位移向下,拱底出现隆起,位移向上,位移均在安全合理范围内。通过有限元分析,降低了隧道开挖过程对上部既有线框架桥可能带来的危险,并为管线隧道开挖支护方案提出指导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郭满意 《价值工程》2021,40(7):125-126
本文结合市政顶管工程上跨地铁既有隧道的工程案例,利用三维数值模拟软件Midas/GTS对该顶管工程工程施工全阶段引起的区间隧道结构工程的变形和内力进行建模分析和预判,根据结果判定既有隧道工程的安全性,并给出相关优化建议.对比数值模拟结果与地铁保护要求参数,区间沉降和水平位移满足地铁保护要求,结构受力安全.  相似文献   

16.
郭满意 《价值工程》2021,40(7):125-126
本文结合市政顶管工程上跨地铁既有隧道的工程案例,利用三维数值模拟软件Midas/GTS对该顶管工程工程施工全阶段引起的区间隧道结构工程的变形和内力进行建模分析和预判,根据结果判定既有隧道工程的安全性,并给出相关优化建议.对比数值模拟结果与地铁保护要求参数,区间沉降和水平位移满足地铁保护要求,结构受力安全.  相似文献   

17.
浅埋暗挖双联拱大跨隧道下穿既有线综合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郝金印  刘杨 《价值工程》2012,31(14):71-73
京石客专石家庄六线隧道下穿既有石太直通线暗挖段,采用浅埋暗挖施工技术,应用扣轨加固、动态注浆、超前支护、监控量测等辅助措施采取"中洞法+CRD法"施工,对暗挖大跨隧道实施分部开挖、依次衬砌。在不封锁既有线路的情况下,浅埋暗挖大跨度隧道下穿既有铁路的综合施工技术,具有确保既有线正常运营、施工受制约干扰小、安全高效等优点,为隧道下穿既有线施工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王兴杰 《价值工程》2014,(15):142-143
依托地铁暗挖隧道下穿既有铁路的工程实例,对地下暗挖施工与地上铁路的安全影响进行了分析,根据铁路规程、规范对铁路轨道沉降的要求,总结采用地层加固措施可有效减小轨道沉降,对地层加固、暗挖施工、监测等方面提出了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郑西客运专线阌乡隧道为例,介绍了大跨度浅埋黄土隧道下穿正在运营的高速公路时所采取的超前支护、掌子面预加固、初期支护、临时支护等关键施工技术,并对双侧壁导坑开挖过程中的拱顶沉降、洞内收敛和地表沉降等变形规律进行了归纳总结,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可靠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0.
毗邻地铁的深基坑施工环境复杂,具有难度大、危险性高的特点。为加强毗邻地铁的深基坑施工技术管理,本研究以成都市毗邻地铁5号线某深基坑工程为例,采用连续介质模型及Midas GTS数值分析法,模拟计算基坑开挖至项目建成的施工各阶段受力变形情况,多角度、全方面对现场基坑开挖、支护、降水等施工工艺进行严格控制。同时,使用徕卡TM50监测机器人在地铁区间隧道全程实时监测。结果显示,深基坑开挖阶段地铁5号线隧道的竖向位移、水平位移、道床左右差异沉降、道床纵向差异沉降均未超出警戒值,与模拟计算的结论基本一致。因此,合理运用地铁保护施工技术及实时监测管控,保障了既有地铁线路正常运行和深基坑安全,也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