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读 “礼之用,和为贵”,中国文化以“和”为美,和谐代表着平衡、中庸、恰到好处、和和睦睦,而“和”是通过“礼”来约束、规范、调和的,所以礼是用来中和、协调人际关系、处理人际关系的规范和准则。北宋政治家司马光认为:何为礼?纪纲是也!  相似文献   

2.
亲朋好友之间,逢年过节送点礼物,互相庆贺本无可非议。但是近年来,乡村送厚礼之风越刮越猛。以“多如牛毛”来形容现在某些乡村送礼的名目,似乎已不为过。人们从“呱呱”坠地到化为腐土之前,几乎都有“礼”相伴。刚出生时有“出生礼”,满1个月有“满月礼”,1岁有“周岁礼”;订婚时要送“订婚礼”,结婚时又要送“结婚礼”;逢年过节过生日要送礼,人死了还要送礼;连建房子、乔迁新居、升学、升官乃至8军都要送礼。近年来,送礼不但名目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名烟名酒成了人际交往的“使节”,金银首饰成了关系亲疏的“秤砣”…  相似文献   

3.
时下,社会上掀起了送“礼”就送“健康本”’之风!而送父亲就送电子烟也成为了热潮。我也买了两套,本意是一方面送给有多年烟龄的父亲的健康礼,另一方面想借助它来戒烟。但口味不是很好,倒也能接受。但是电子烟到底安全吗?它无生产厂家,无联系方式,无国家相关部门的合格证等等,烟液的成分谁也并不清楚,它到底有没有毒害  相似文献   

4.
(一)谈判禁忌①老挝人与客人相见时,惯施合十礼。施合十礼有以下规矩:对僧侣、忘族、长辈、上司等身份比自己高的人,合掌要置于额前,对下辈、下级等身份比自己低者,手掌置于颌下;对平等和普通人等,合掌要置于脸前。现在一般多以平等处之。施合十礼时,问候“沙迈迪!”(你好!)如客户向我方施以合十礼,我方应还以合十礼。还合十礼时,切忌点头,以免不伦不类。目前虽说也时兴握手礼,但切忌主动与对方女性握手。老挝女子仍多用合十礼。②在老挝,僧侣普遍受人尊敬,见到和尚,应主动让路;乘船坐车,应主动给和尚让座。进入寺庙需脱…  相似文献   

5.
农村社会正在形成一个难以解开的死结,即我们俗称的“礼份子”。它正在成为农民苦不堪言的负担,它在败坏社会风气,玷污民族的传统礼仪,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羁绊。奇怪的是,社会上人人对其深恶痛绝,却又谁也绕不开、躲不过,且争先恐后地去设礼、去随礼、去提升。“礼份子”的名目繁多,有“红白喜事”、升学、当兵、孩子满月、老人祝寿、建房、乔迁、开业,等等。  相似文献   

6.
国人所谓的“礼尚往来”不知是煞费多少人的心肝,包括本人在内,早已成了“礼”的附庸品,于是对“礼”有了一种恐惧与喜爱的矛盾心态。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达标升级验收活动变味了,走调了。单位为了达标升级,除了对主管达标升级验收的人盛情招待外,还必须“表示表示”、“意思意思”,特意送上名优土特产品和纪念品,以期使达标升级顺利通过。眼下,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为了强化管理,都或多或少地制订了达标升级标准和条件。半年一小结,年末一总评。验收达标升级时不难发现,一些验收小组以“礼”论升降,定好坏。因此,迫使一些单位为了顺利达标升级,不得不搞感情投资,送物者有之,送“红包”者也有之。如若毫无表示,实绩再好,也难以达标升级;反之,如果实绩不太好,只要舍…  相似文献   

8.
节礼四送     
春节是保险代理人发挥自己“送礼”才智的好时候,“礼”要怎样送才有新意,“礼”要怎样送才恰到好处,我们不妨看看下面的章。  相似文献   

9.
论坛     
“刑不上大夫”并非指士大夫是法外之人,而是“改造约束人性比礼法更重要”的治理思想,在实践中的运用。攻心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我以为这就是孔子“礼治”的精髓所在。所以后世儒教徒抽掉灵魂,  相似文献   

10.
穆涛 《秘书工作》2013,(10):42-42
在貌为恭,在心为敬,这是一句老话。敬,指内心的端庄正直。西安土话里有“端坐”“端走”“端下”等词汇,这个端的含意就是正直。孟子讲的“四端”,是作为人的基本。“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相似文献   

11.
上期我们谈到发生在公元前403年的韩、赵、魏“三家分晋”事件。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不仅把它作为了全书开卷的第一大案例,而且还发表了一篇很有分量的评论。旨在说明:一个国家的社会秩序呈现出极其紊乱的局面,这首先要从最高管理者自身找问题。实际情况是,周朝的“礼制纲纪”,正是在天子们的手里一点点地被磨损掉的,“周道日衰,纲纪散坏”。而后,王室的权威遭到了全面挑战,诸侯专征,大夫擅政,陪臣执国命,“礼之大体什丧七八矣”。所以,不是三晋坏“礼”,是天子自坏之!  相似文献   

12.
能者多劳,因此,我们在职场中常可以看到一些能人经验丰富,精力充沛,所以他们常常需要分担更多工作,有些甚至不是自己份内之事。而实际上,许多能者不堪无止境的重负,可又跳不出能者多劳的怪圈。于是“能者多劳”变成能者多“疲劳”了。但也有另一种说法,说是这些“能者”正是因为“多劳”才成为能者,因为在“劳”的过程中,他们学到更多东西。  相似文献   

13.
诸葛亮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为了安定社会.治理天下,他从立法入手,制定汉科(律)。并指出:“孙吴所以能制天下者,用法明也”。诸葛亮执法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明”、二是“严”。  相似文献   

14.
《孙子兵法》“势”篇有这样一句话:“故善战者,求之于势”,意思是说善于作战者,往往充分利用形势以及形势的变化。其实企业的经营也一样,尤其是企业危机的发生本身就是一种“势”,一种与正常状态不一样的“势”的改变和出现。所以,如何发现“势”的转变,把握“势”态的发展,运用“势”的契机,和借“势”造“势”,从而为我所用,是成功地进行危机营销,度过危机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王育琨回复《新领军》制度是末,良心是根。老子说,“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就是这个道理。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才是根。  相似文献   

16.
礼,又被人称为礼乐、礼制、礼教、礼文化,总之是束缚或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那套文化系统。社会向前发展了,或者在外来文化的对比之下,人们力图摆脱礼教的时候,感到的是它的束缚性,发生冲突时,视其为“反动”,但是事过境迁,当它已威信扫地被国人视为敝履时,人们发现,“传统”也跟着没有了。一个民族没了传统,有两种情况,一个是被人征服了,想保留而不可得;另一种就是像中国这样,(独一无二地)“自觉自愿”地抛弃了传统。前者在失去传统之后由征服者的传统取而代之。许多创造了古代文明的民族就是这样消亡的,他们人不见得全被灭绝,可是文化传统没有了,民族也就没有了。历史上原生文化传统(除了中华古文明外)都落得这个结果。但是,中国只有以“礼”为代表的文化传统能沿续下来,不光有其地理上的原因,它还有现实上的理由。它所营造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秩序,仍然有社会价值,就是说,它还是一种资源。   中国被公认为礼仪之邦,西方早先来访者也认可这一判断。但是即使是那时,中国人也是在不自觉中享用“礼”这一资源的,国家并未花费应有的费用进行这方面的精神文明建设。被人们捧为万世师表的儒家文化一直在民间自发地存在着,而“礼”又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人民群众一代又一...  相似文献   

17.
关于管理方面的课程,一直是企业与营销人员比较关心的话题。笔者也断断续续的听过一些所谓管理专家的课程,从中亦受益匪浅。但听多了,也发现不同课程间相互不一致甚至矛盾的地方。言“人性管理”者有之,言“中国式管理”者有之,言“快乐管理”者有之,言“文化管理”者有之,言“制度管理”者有之。  相似文献   

18.
想像过吗?如果朱新礼真的扛不住了,汇源果汁即使真的卖个“猪价钱”也无入问津时,我们会不会有负疚感?  相似文献   

19.
道者,法则也。包括社会法则和自然法则,世间没有什么法则是永恒不变的,所以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世间万物,看似都有规可循,但同时又矛盾对立,矛盾同时又具有统一性,所以宇宙的根本法则既无法言说,又是永恒,即“恒道”。  相似文献   

20.
回顾近年来技工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可以说不容乐观。在人才和市场双向选择的今天,技校的毕业生又有多少优势可言呢?虽不能苛求二、三年培养出栋梁之材,但?“守时、懂礼、勤奋、有一定能力”者又有多少?而这仅是用人单位对员工的基本要求而已。“适者生存,强者发展”,对于技工学校而言,我认为迫在眉睫的工作莫过于是直面市场,把教学改革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