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照传统的北欧学派企业国际化理论以及邓宁的折中理论,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是企业规模由小及大、心理距离和地理距离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阶段式过程.但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网络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使市场范围扩大化,地理距离弱化.我们应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入手,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我国中小企业应采用跳跃式的国际化进程模式,加快参与国际竞争步伐,尽快形成我国中小企业跳跃式的国际化进程模式.  相似文献   

2.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在PTC、NTC热敏元件生产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家电及通信设备生产企业具有了比较良好的冲击国际市场的机遇,从而有利于上游元件配套企业的发展。但同时由于国内元件企业个头部较小,技术水平与国外还有差距。面对强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如何保持国内热敏元件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小企业集群——培育我国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国 《生产力研究》2004,(5):150-151,186
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和培育核心竞争力产不能成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现实选择。企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 ,具有成本和规模经济方面的优势。政府应当把培育企业集群作为培育我国企业参与国内与国际竞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国际标准竞争中产品兼容激励和政府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斌  廖园园 《技术经济》2009,28(10):23-28
产业标准的国际竞争是国际协调型产业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产业标准国际竞争模型,确立以下观点:与其他产品相比,政府对产业标准的国际竞争具有采取更大力度的支持措施的内在动力;标准的成长路径遵循先国内、后国外的发展模式;相比之下,生产较小网络效应产品的厂商更希望产品兼容;在不同兼容模式下,厂商的兼容激励可能会与社会激励不一致,政府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转移支付或政府间合作等方式引导厂商行为。  相似文献   

5.
加入WTO以来 ,中国人才竞争随之“国内竞争国际化 ,国际竞争国内化”。高科技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成为人才竞争的焦点。我国在人才竞争中一直处于劣势 ,国内人才外流相当严重 ,国外企业凭借优厚的条件和待遇 ,正从我国吸引大量高层次人才。为此 ,应通过改变传统的选人模式、授予股票期权、制定实施人才战略等措施吸引和留住人才。  相似文献   

6.
浅议我国企业跨国经营中的文化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加入WTO后,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始进军国际市场。在他们展开跨国经营的同时,还要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文化冲突。因为,一方面我国的企业员工在国外要受当地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企业中外国人的不断增加,他们还将在企业内部引起不同文化间的冲突。因此,企业跨国经营中的文化管理就成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论提高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章新华国际竞争力,是指竞争主体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占领国际市场的能力。不断提高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在国际竞争中不断开拓和占领国际市场,是壮大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根据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外企业...  相似文献   

8.
1.在国外建厂或买厂的模式。这是一种国外生产、国外销售的模式。首先,在国外生产可以引用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其次,在国外生产接近销售市场,了解当地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以及人们的习俗和文化从而促进产品的销售。最后,国外生产、国外销售降低了运输成本,增加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但是,在国外  相似文献   

9.
一、大型机电工业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是企业自身发展和国民经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大型机电工业企业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将对我国机电工业的发展和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格局,产生重大的深远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受国际竞争的锻炼和考验,将促进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国内,大型企业相对于中小型企业,一般来说,技术和管理水平先进。然而同工业发达国家机电工业相比,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技术标准较低、产品质量和性能落后。长期以来,我国大型企  相似文献   

10.
一、强化中间业务产品开发 1.咨询业务。银行的咨询业务范围极为广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经济项目的投标、合作、建设和生产销售的机会愈来愈多。国有商业银行应抓住机遇大力拓展咨询业务,以保证有竞争力的国内优秀企业不会因信息滞后或缺少国内银行为其提供信用担保、信用签证等原因而错失良机,为国有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国外企业接轨国际市场的成功策略宁墨在世界市场趋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国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运用恰当的战略和对策,把握契机,迎接挑战。在这方面,国外企业的经验可供借鉴。为此,笔者撷取了国外一些先进企业接轨国际市场的成功经验,以期对国内企...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复关”步伐的加快,我国经济将更深地卷入国际分工体系,企业和产品要直接进入国际经贸循环圈,参与国际行业、产品竞争,这对于我国大中型企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为此,国有大中型企业必须“改头换面”,注入国际经贸和国际竞争的机制,以期把握国内市场,渗入或占领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产品出口如何应对WTO农业技术标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宇虹 《经济问题》2004,(10):43-45
长期以来,中国在农业生产上是要解决吃饭问题,追求农产品的数量,但考虑农产品质量和标准不足.过去的生存性农业现在要转向市场,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国内农产品在生产、流通和质量安全管理上确实与国际市场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不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内在优势,迫切需要扭转这种不利的状况.着重探讨我国农业标准化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指出政府、企业及农民各自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跨国战略联盟—增强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新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潮流的不断加强以及中国加入WTO。我国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这就要求我国企业视野不能仅局限于国内市场和传统的竞争方法。必须开拓视野进行国际化经营,跨国战略联盟作为90年代新出现的国际竞争战略,受到越来越多跨国公司和国外大企业的青睐和采用,据统计在1994年至1996年全世界形成的2000个企业联盟中,大约75%是跨国战略联盟,跨国战略联盟正在改变着全球的商业环境。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下,国有大中型企业是社会商品的生产主体,也是市场竟争的主体。当前,我国市场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引进国外产品、技术和资金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这说明,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就在每个中国企业的身边展开!"复关"以后,这种国际竞争形势将更为严峻,因此,我国企业应正视这一紧迫形势、及早确立国际竞争意识和国际营销观念,我国企业近年来刚刚进人市场经济,与经验丰富,成就卓著的国际企业相比,无论从营销理论、战略方面还是营销技巧方面,都有着不小的距离,面对着愈益剧烈…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本土优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入WTO意味着中国将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置身于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国的市场是目前世界上最有潜力的市场之一,一旦放开国门,会有更多的外资企业和外国产品涌入国内。在国际竞争中,国外企业,特别是大跨国公司具有明显的优势,而国内企业如何利用发挥本土优势应对国外企业的冲击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要依靠劳动力等要素参与国际分工,而不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以充分融入全球化。这种独特的全球化模式,尽管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但也造成“引进来”与“走出去”失衡、国际收支“双顺差”等问题,中国在短期内还难以成为大量输出资本的国家。为了回归均衡,中国的开放型经济应逐步摆脱对FDI的过度依赖,推动国内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  相似文献   

18.
国际工程联合经营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许多外经公司常以联合体的形式参与国外工程的投标或工程施工,因此,对联合经营这一现象并不陌生。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进一步开放,在国内一些大中型土木工程中,联合经营的形式开始逐渐普及,其中既有国内公司间的联营,也有中国公司和外国公司间的联营,更有意义的是那些目前尚没有取得对外经营权的国内公司也能通过联营涉足国际承包市场,有机会参与国际竞争。由于国际工程承包,特别是国际工程联合承包(经营)要远比国内工程承包复杂得多,故本文着重介绍国际工程(包括我国政府利用国际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的国内工程)联营中一些具体操作和联营中存…  相似文献   

19.
张明 《经济师》2002,(10):251-251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 ,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 ,特别是我国已加入WTO ,企业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 ,面对强手如林的跨国企业集团 ,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国际市场形势 ,如何尽快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使其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是我们每个企业家应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就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问题谈了看法  相似文献   

20.
获取国外技术是否会造成中国企业对国外技术依赖从而忽视本土技术获取?文章采用世界银行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数据,从微观企业层面实证分析发现中国企业从国外获取技术与参与产学研合作显著正相关.研究探讨了企业国外技术获取影响其参与国内产学研合作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规模、企业内部研发以及企业地理区位调节了企业国外技术获取与参与国内产学研合作之间的关系;历史较长的企业、非国有股份占比较大的企业更多地参与产学研合作.研究为政府制定促进产学研合作效率提升的科技政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