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魏趁 《魅力中国》2013,(23):8-8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延伸文化产业链、提升旅游文化产品附加值的有效途径。中原文化博大精深。加快文化旅游业发展,既是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客观必然。也是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现实需要。河南要实现“文化强省和旅游立省冶的目标,务必要做好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2.
文化与旅游两大产业融合,符合产业生态化的要求,也是未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南宁市文化和旅游两大产业发展均进入重要战略转型提升时期,只有真正尊重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主动的姿态、更有力的措施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才能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相似文献   

3.
《西部大开发》2012,(5):110-111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具有天然的耦合性,二者通过融合,可以互相繁荣,实现双赢或多赢。陕西是文化资源大省,五千年的辉煌历史为我们发展旅游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文化遗存。我们确定了"人文陕西、山水秦岭"的主题,通过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做大做强陕西省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4.
论山东省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及战略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的创新性融合发展.不仅是大力发展山东旅游业的必然选择,而且也是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战略要求。实现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文化与旅游业的相互融合.特别是对旅游产业文化内含的理解和创新;对旅游资源文化优势的确认和把握;对文化旅游品牌文化产品的创新性精心塑造;对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整合及对策实施。  相似文献   

5.
正《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对科学把握旅游与文化的关系,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相互促进提出了新的要求。海西州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明,自然景观原始神秘,多民族传  相似文献   

6.
张若熙 《中国西部》2012,(31):70-73
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既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现实需要。文化与旅游的共生共荣,在推动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的同时,文化产业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民族文化更是以一种适应市场经济的形态得以传承和保护,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勃然生命力。理县,正是将文化与旅游完美结合,依托精品民族文化特色旅游的强劲发展动力,带动了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泰安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及历次中央全会精神,深入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依托泰山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提升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方旭 《改革与战略》2013,29(3):91-93
文化因旅游而繁荣,旅游因文化而精彩.文化作为旅游的内涵和灵魂,旅游作为文化表现的载体,两个产业之间的发展有很大的交汇空间.深化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是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大趋势.文章从阐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意义出发,分析了咸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趋向,提出了建立旅游和文化融合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培育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建立人才保障机制等推动咸宁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201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出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不再保留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国家的政策为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开启了新篇章,各个地区积极响应国家的大政方针,将文化部门和旅游部门合并为文化和旅游部门,两个产业的融合度逐渐增高,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不仅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拉动了旅游产业的经济增长。本文针对目前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必要性,浅谈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既是转变旅游要素或文化要素单一增长模式,壮大两大产业规模、提高市场集中度的迫切需要,也是把我国建设成旅游强国的必由之路,更是不断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实现文化强国目标的客观要求.近年来,泰安市在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上做了积极探索并得了明显成效,但与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和当前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相比,泰安市的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还不够深入,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促进泰安市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成为“推进富民强市,建设幸福泰安”的一大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扎实推进和现代旅游业的深入发展,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新亮点,这也是旅游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趋势。兴国旅游正处于转型升级、跨越赶超的关键时期,文化旅游的繁荣与发展将进一步推动旅游产品的深度化、多元化,为传统旅游产业创造新的增长空间,使兴  相似文献   

12.
母涛 《中国西部》2012,(23):74-7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对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四川省委九届九次全会、成都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结合实际,对推动全省、全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行了系统谋划。成都是我省文化资源富集区,也是旅游产业发展集聚区,应当处理好文化和旅游的"魂"与"体"的关系,大力实施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将成都建设成为中西部最具影响力、全国一流和国际知名的文化之都。  相似文献   

13.
乔丽 《改革与战略》2015,(3):144-146
文化旅游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文化旅游业的繁荣发展,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政策环境不断完善切实促进了我国文化旅游进一步融合发展。文章通过分析我国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现状,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客观要求,并探究了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哈尔滨作为具有独特文化旅游资源的城市,存在着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不够、缺乏整体规划和特色不鲜明等问题.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需要打造国际标准和唯一性,努力做大做强哈尔滨文化旅游产业,要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扩大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加大旅游文化时尚融合力度,加快冰城夏都旅游文化名城建设.  相似文献   

15.
高校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是促进高校和旅游发展的双赢战略.相对于社会文化创意,高校文化创意精神品质更具高层次性,创意实践与产品更具独特性.高校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是拓展高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功能、实现新时代"旅游+"战略、构建以内涵发展为特征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社会高质量经济发展、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四川"藏羌彝走廊"是多民族聚居的区域,文化和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旅游业是该区域的特色优势产业。近年来,该区域在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由于文化旅游资源内涵挖掘缺乏深度以及文化表达技术手段落后,四川"藏羌彝"走廊文化旅游资源并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该区域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将在保护文化、传承文明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针对四川"藏羌彝走廊"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障碍因素,对如何推进该区域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7.
文章概述了平安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制约平安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平安县文化旅游两大产业发展对策:进一步创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规划;打造平安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品牌;加大文化旅游产业项目的实施力度;强化文化旅游宣传,做亮文化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增强文化软实力和提高核心竞争力,具有积极意义.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推动两个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哈尔滨旅游产业发展进程中,景区类旅游资源历来是城市旅游发展的主要吸引物.本文在对哈尔滨文旅产业融合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试图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公共文化场馆作为重要突破口,提出旅游景区与公共文化场馆联动发展的路径和机制,旨在推动哈尔滨的文旅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两大产业可以从技术、产品、企业和市场层面进行融合。从转变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冰雪旅游文化产品,打造冰雪旅游文化知名品牌、组建跨行业的冰雪旅游文化企业、推动冰雪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市场融合、重视理论研究以及培育冰雪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急需人才等方面提出促进两大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