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金慧娟 《财会月刊》2012,(12):83-83
生产企业免抵退增值税的会计处理,除了要设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和“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两个账户外,还应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设置相关明细账户:“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这部分会计核算相对复杂,因此笔者探索出用T型账户来理解增值税免抵退明细核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月末结转和缴纳一直是会计实务中的难点,不少会计人员分不清应交增值税下各所属明细账的区别,在实际操作中不会运用,对税金的多缴、未缴、欠税、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子目这个子目实际反映的是出口产品的进项税额抵了多少内销产品的销项税额的一个参考数据,并不是税务机关实际要退的税金。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实际)应退税额  相似文献   

4.
李丰奎 《企业研究》2012,(10):24+29
实践中,经常有企业因为进项税额留抵较多,错误地理解出口价格越高获得的退税就越多,对企业就越有利。因此,很多出口企业在产品出口时故意将出口货物离岸价抬高申报,典型的做法就是将CIF价格当做FOB价格申报和制作相关单证。从企业当期的现金流来看,似乎企业确实得到了更多,但这只是个假象,其实企业在得到当期退税现金流的同时却损失了更多。  相似文献   

5.
6.
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与视同销售行为的核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健 《财会通讯》2007,(1):53-53
一般纳税人(本文下同)应交增值税的核算包括进项税额、销项税额、交纳税款与月度终了结转应交未交增值税或多交增值税四个环节。其中,进项税额中进项税额转出和销项税额中视同销售行为产生的销项税额的核算,因涉及项目多,极易混淆。一、进项税额转出的核算所谓进项税额转出是指  相似文献   

7.
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共设9个明细专栏: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转出未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日常稽查办法的通知”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税务机关对其增值税涉税账务进行调整的,应设立“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专门账户。凡稽查后应调减账面进项税额或调增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转出的数额,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凡稽查后应调增账  相似文献   

9.
一、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政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通知》(财税[2002]7号)规定: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货物,除另有规定外,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的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10.
浅谈增值税核算账户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税制实施后.现行会计制度对增值税的会计核算规定为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应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由于“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借方既要反映进项税额,又要反映预交的税金:贷方既要反映销项税额,又要反映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等情况,在“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的借方和贷方设若干个专栏:“进项税额”专栏、“已交税金”专栏、“减免税款”专栏、“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专栏、“转出未交增值税”专栏、“销项税额”专栏、“出口退税”专栏、“进项税额转出”专栏、“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从目的上看,这样规定是为了更好地区分当月已交、当月留抵、当月应交未交、当月多交税款等不同情况.防止因核算不细而造成用当月留抵税款抵减上月税款等现象.但从几年来的工作实践情况看,实际运用效果较差。在此,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实际工作提出了一些初步的改进建议.与读者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赵庆兰 《会计之友》2007,(8Z):60-61
本文具体阐述了我国现行增值税会计核算的账簿设置及具体用法.重点介绍了视同销售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转出以及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会计核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对我国现行增值税会计核算加以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增值税实施出口退税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目的是提高本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我国政府对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13.
为扩大国内需求,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的税收负担,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在这种背景下,固定资产增值税账簿体系如何设置是当前会计实践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一、改变用途需要将进项税额转出 当已抵税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固定资产、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时,进项税额转出的方式有三种情况。1.只含有货物的进价,不合运费及其他杂费。这种情况会计处理比较简单,只要将按货物进价计算的进项税额转出即可。例1:某食品厂将一个月前购进的粮食(购进时取得了专用发票并抵税)发给职工,若购进时未发生运费,该批粮食成本为10000元。发放粮食时:借:应付职工薪酬11300元;贷:原材料10000元,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300元。  相似文献   

15.
16.
邓文霞 《财会月刊》2013,(10):115-115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通知》,“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出口时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  相似文献   

17.
为鼓励和扩大外贸出口,增强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国家对自营进出口或委托外贸代理出口的货物,实行“免”、“抵”、“退”的税收管理办法。所谓“免”税是指对出口货物,免征增值税;“抵”税是指出口产品所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零备件等已征税款(进项税额)可以抵顶内销产品应纳税额;“退”税是指国家对已征收增值税的出口产品,在出口后将税款退还企业。  相似文献   

18.
蒋季奎 《财会月刊》2011,(10):66-67
出口产品增值税“免、抵、退”的计算和会计处理,对许多会计实务工作者来说是一个难题,很不容易理解。本文试图对出口产品增值税“免、抵、退”的计算和会计处理作出通俗的解释,以期对广大会计实务工作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适应我国加入WTO,深化外贸体制改革的需要,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进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办法的通知》(财税[2002]7号)。和旧规定相比,新规定有许多改动之处,公式变得更为复杂。通知发布一年多来,某些企业仍不能正确计算和处理增值税  相似文献   

20.
试析免抵退税的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免抵退税政策的实质1.出口退税的一般原理。实施出口退税政策的目的在于使出口商品以不含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即对出口商品实行零税率。免抵退税是出口退税的一种方式。按照增值税的原理,实行零税率有三种方法:一是对生产出口商品企业的外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