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纯 《经济研究导刊》2022,(35):131-133
大中小学思政课中华传统文化一体化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学校思政课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进新时代思政课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迫切要求。研究探寻大中小学思政课中华传统文化一体化建设的路径,要从课程目标上整体把握大中小学思政课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使命、规划和本质要求,从课程内容上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学段衔接、资源整合和教育合力,从课程教学方式上按照立德树人教育规律推进课堂教育和实践教育的方式方法,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全面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的优化、协同和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及其助手历时19年编写而成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宋神宗因此书“博而得其要,简而周于事”,“有资于治道”,特命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记载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以来至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资治通鉴》被历代统治者看作进行政治统治的教科书,因而也是我们了解传统政治文化得失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3.
李敏 《经济导刊》2011,(7):10-11
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个热点话题。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弱化已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4.
近代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曾经一度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整个社会功利化倾向,从而导致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严重下滑,要改变这一现状,高校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传授、法制教育的同时,亟待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儒道互补的传统文化框架里,个人与集体之间存在着既服从又超越的关系,其根源在于个体对家族的依附和对集体概念的非实体性认知,结果是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双重缺席。集体成为人与人之间相互压迫的工具。这和西方资本主义立足的个人主义哲学有着本质的冲突,是历史上资本主义在中国不能发展壮大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6.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通过对文化与文化传统、企业文化概念的综述,阐述中国中小企业文化发展现状,并针对现状分析成因,揭示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对于中小企业文化构建的重要作用。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市场繁荣和就业扩大的重要基础,并以其灵活的运行机制和市场适应能力,呈现出巨大的社会活力,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有:天人合一的整体精神、刚健有为的自强精神、人格修养的崇德精神与青和尚中的和谐精神等四个方面。我们应该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整体精神与生态和谐、自强精神与开拓创新、崇德精神与高尚情操、和谐精神与团结协作,使中国优秀文化在中西文化交融中得到不断发展,以适应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在以农业为生存根基的中国,对于农民这一称谓以及由此在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里的形象与地位,尽管在时空界限下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依然在不同程度上留有传统的印迹。但在全国上下正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培育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农民,就成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一个必须努力解决的几个极其重大的现实问题。培育具有主体地位、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形象,应是新农村视阈下现代农民的身分标签。  相似文献   

9.
《管理学》是所有管理类专业必学的一门基础课程,如何上好《管理学》是所有从事一线教学工作者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要教好管理学,关键是完成两项任务,即理论知识的传授与管理思维的培养。而要实现上述目标,就必须将传授式教学法与体验式教学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以农耕文化为根基的中国传统道德,经历春秋战国的文化思考及秦汉的历史选择,最终确立了以儒家伦理为主体的道德体系。然而,儒家伦理的主体地位却在近代社会文化的变革中被马克思主义所取代。有什么样的文化实践就会有什么样的伦理思考和道德选择。因此,思考传统文化与道德的变革关系,对我们认识当代市场经济的文化发展与传统道德的冲突和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一直坚持践行马克思思想社会主义,并在多次的实践中逐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一步推进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完善.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文明古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以丰富的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既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又要坚持完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而如何兼顾二者进步成为近年来国家建设的主要目标.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的实现,正是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明高效融合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面对当今财经院校学生传统文化知识欠缺的现状,高等院校必须切实承担起文化传承的功能,采取开设传统文化课程、丰富校园文化、参观文化古迹、重视传统节目等有效措施,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宫力平 《经济师》2012,7(2):250+252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价值极为珍贵。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有:以人为本、道德至上、自强不息、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加强现代图书馆的建设,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树立以人为本思想,平等对待读者;树立道德至上思想,爱岗敬业;树立自强不息思想,不断开拓创新;树立和而不同思想,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树立天人合一思想,美化工作环境等。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文章分别从自然观和"天人合一"思想、伦理道德、价值取向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对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借鉴作用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老区精神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继承“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的人生设计,开拓创新的变革意识继承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变革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作风继承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拼搏进取精神,面向群众的优良传统继承了“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的民本思想,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继承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志向。  相似文献   

16.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人才培养必须有高水平的实践教学作支撑.本论文运用实验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武汉体育学院《传统体育养生》课程教学实践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主要从课程改革的内容、结果与分析、应用价值、效益分析,探索出改革《传统体育养生》课程教学的新方法和手段,建立教学新模式,以促进养生专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满足非养生专业的学生对《传统体育养生》学习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实践过程中创造的文化,它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思想和智慧的结晶。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兼容并蓄、倡导和谐、崇尚道德的特点。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传统文化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在当代,继承并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其现代价值,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转变的八大“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60年的发展教训,可以归纳出自愿、逐步、互补、效率、争论、目标、筹资、公平等八大观念。这八大教训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发展完善,有些教训如自愿观念、效率观念等已经或正在汲取,而有些教训如逐步观念、争论观念等仍在干扰和阻碍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健康发展。深刻汲取这八大教训,对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未来完善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述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契合点,既可以从渊源上找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根据,也可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提供学术资源.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契合点就是强调人的社会性的基本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的辩证法特征、入世的基本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20.
胡平 《经济导刊》1993,(1):26-30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沿江经济的发展战略,这里面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探讨、研究。比如说,庐山是座世界名山,但从商业文化的角度看,它又是一座金山,问题是我们如何来开发和利用。在进入正题之前,我想先顺便讲一讲白居易的经济思想,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诗人,曾在江州也就是今天的九江当过司马。他一生留下许多诗歌和散文,为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