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水稻耕作栽培技术的进步,是近年来我国耕作栽培技术改进获得最多成果的领域。玉米耕作栽培技术的不断改进,则是我国旱地耕作栽培技术获得长足进步的显著标志,间作套种虽然是一种传统的生产技术,但是随着商品经济不断发展,也引起了重大变革,并在种植业的深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松嫩平原盐碱地区发展水稻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盐碱地水稻开发对区域农业和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东北松嫩平原盐碱地区具有发展水稻的自然条件、但也存在许多障碍因素。土壤盐碱对水稻生长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土壤次生盐渍化限制着水稻生产的持续发展。水稻不同品种耐盐性有差别。完善水田工程、改良土壤、建立适宜的耕作栽培体系可以有效地减轻盐碱对水稻的抑制作用.促进盐碱地区水稻开发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褐飞虱是江苏水稻上重要的迁飞性害虫,进入21世纪,尤其是近10年来,受耕作栽培方式调整,以及暖秋气候常态化等因素影响,褐飞虱在江苏高产水稻生长后期重发频率明显增加,失治田块出现严重“冒穿”倒伏,造成大幅减产,成为对水稻生产威胁最大的病虫种类之一。  相似文献   

4.
陈国灿 《中国农史》1999,18(1):86-92
本文结合考古发掘、文献记载以及有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对“火耕水耨”的起源、性质、内容及其在六朝以前江南稻作农业区的演变过程作了一番新的考察与分析,得出了与传统观点不同的认识。认为“火耕水耨”源于“水耕水耨”而非“刀耕火种”,它把对火与水的利用同一定的生产技术与工具结合于一体,其包含的耕作技术水平是不断发展的,并不始终具有原始落后的性质。就六朝以前的江南水稻种植业而言,在总体上表现为“大耕水耨’的外在形式下,其内在耕作技术不仅先秦时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而且两汉时仍在继续发展,与同期北方的农业相比并不逊色。  相似文献   

5.
韦本辉 《农家之友》2014,(11):61-62
粉垄耕作,是人类历史上继人力耕作、畜力耕作、拖拉机耕作之后的一种全新的农耕方法;将传统的翻耕式农耕改为旋螺钻头深耕旋磨土耕作,可实现农业增产和生态和谐.水稻粉垄直播栽培技术,是利用粉垄机械排式螺旋形钻头,一次性垂直前行对干相稻田土壤横向快速旋磨粉碎自然悬浮成厢,回水落干后,直接撒播水稻芽种,田间按直播管理到成熟的一种新的水稻耕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从80年代中期起,中山市农业领域一直活跃着一批水稻机械化生产专业户,至1995年,有水稻机械化生产专业户40户,耕作面积5071亩、拥有收割机43台、手扶拖拉机49台、抽水机38台、机耕船12只,以及机动喷雾器、风谷机等一批,机械资产133.3万元,年生产稻谷2995.2吨,总收入687.8万元,纯收入245.5万元。平均每户耕作规模127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期间。农业部决定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玉米机械化生产技术,薯类生产机械化技术。油菜、花生、茶叶等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技术,草原建设与牧草生产机械化技术,机械化旱作节水技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加工技术,畜禽养殖及废弃物处理技术。高效植保机械化技术和农机节能技术等十一项农业机械化重点技术。  相似文献   

8.
水稻生产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陆川是一个农业大县,随着县城经济经济的全面发展,现有的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加之建筑不断占用耕地面积,要想解决人民粮食自给问题,就必须进一步提高水稻总产量。要提高水稻总产量,一是推广种植高产优质的杂交新品种,二是建立水稻管理新模式。因为原有耕作管理模式已经落后,具有一定局限性,所以,必须改变原有耕作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水稻免耕抛秧是指在收获上季作物后未经任何翻耕犁耙的稻田,先使用除草剂灭除杂草植株和落粒谷幼苗、摧枯前作稻桩,灌水并施肥沤田,待水层自然落干或排浅水后,将塑盘秧抛栽到大田中的一项新水稻耕作栽培技术。冷浸烂泥田,是一些在丘陵山脚因受地下水或串流水的影响,水土温度低,泥烂田脚深,土壤速效养分少,有毒物质多,耕作起来困难,水稻生长不良,常年单产低于300公斤/亩,甚至有种无收,也不宜种冬作,经济效益低的田块。  相似文献   

10.
水稻免耕抛秧是指在收获上季作物后未经任何翻耕犁耙的稻田,先使用除草剂灭除杂草植株和落粒谷幼苗、摧枯前作稻桩,灌水并施肥沤田,待水层自然落干或排浅水后,将塑盘秧抛栽到大田中的一项新水稻耕作栽培技术。冷浸烂泥田,是一些在丘陵山脚因受地下水或串流水的影响,水土温度低,泥烂田脚深,土壤速效养分少,有毒物质多,耕作起来困难,水稻生长不良,常年单产低于300公斤/亩,甚至有种无收,也不宜种冬作,经济效益低的田块。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西班牙南部,葡萄种植和葡萄干生产通过世代人传承的手工技艺完成。由于葡萄种在陡峭的山坡,难以采用现代化机械进行生产,使得农户只能依靠人力和牲畜进行传统的农业耕作。  相似文献   

12.
略论珠江三角洲挣稿制的兴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挣稿制”是水稻生产的一种耕作制(双季稻套作制),它的特点是把晚稻挣插于早稻行间,早稻收割后,晚稻继续生长发育以至于收割。明代初年已见于古籍记载,一般分布于广东、福建、浙江和江西等省。珠江三角洲“挣稿制”大致是始于明而盛于清,在明清以至于民国期间,曾在水稻生产中起过重大作用。其产生、发展和衰落,与当时、当地的自然条件(特别是水利设施)、社会条件(特别是劳动力状况)密切相关。解放以后,随着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以及水利和劳动条件的改善,而逐步为翻耕制(双季稻连作制)所取代,并于1958年基本结束了它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江苏农村经济》2014,(9):43-44
技术概述:在水稻产地环境质量背景评价和水稻优质清洁安全生产合理区划的基础上,通过水稻栽培方式合理布局、生长发育诊断指标精确调控、氮高效品种筛选利用、秸秆还田、优质降污施肥、病虫草害高效清洁防除、稻鸭(渔)共作复合生态种养等措施或技术应用,实现水稻清洁安全生产的一项综合配套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我国古代蔬菜生产的丰富经验中,精选了选种、育种、繁殖、栽培及贮藏保鲜等方面的特殊的技艺16条,作了概括的介绍。这些技艺,一般都具有顺乎自然,没有污染,精耕细作,巧夺天工的特点,有些在今天的蔬菜生产中仍有实用价值,值得我们加以研究、总结和提高。  相似文献   

15.
沈晓昆 《中国农史》2004,23(3):18-21
水田耘耥是水稻田间管理的一项重要农事活动,已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的耘耥以人力为主,先后经历过了水薅、足耘、手耘,但劳动十分艰辛。在现代水稻生产中,传统的耘耥已因化学除草而废止。稻鸭共作启用了鸭,鸭耘实现了耘耥的现代复活,在水稻可持续生产中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江西素有“鱼米之乡”美誉,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而对于江西全省而言,新余市在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农田规模、耕作模式上都具有很好的代表性。江西多数地区有种植早稻的习惯,抓好早稻生产是确保全年粮食生产工作的重点。新余市通过分解落实粮食生产责任、实施政策资金补助、调运储备农用物资、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完善水稻生产社会化服务、严格督导检查等方式,扎实推动水稻生产,超额完成早稻生产任务,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从容应对国际粮食危机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保护性耕作是以“土壤健康为中心的耕作革命”,发展保护性耕作、保障粮食安全、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的长远战略方针。本文就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在盘锦水稻种植区的适用性问题,结合区域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作物特点进行探讨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辽宁省桓仁县鸭稻共作生产模式为研究对象,阐述了鸭稻共作的作业流程,生产模式的生态结构,并对鸭稻共作效益加以分析,表明"稻鸭共作"生产模式在水稻生产中,能带来较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9.
大力提倡水稻机械直播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提倡水稻机械直播技术冷德萍江西是典型的水稻产区,也是全国商品粮基地之一,几千年来,农民们一直是牛耕犁耙,面朝黄土背朝天。在这种耕作制下,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不可能的,必须进行改革。目前全国都在对农业生产手段进行探讨,其中水稻机械直播技术就是一项成...  相似文献   

20.
李鸣 《农家之友》2005,(7):21-21
水稻旱育稀植是采用旱育秧的方法培育秧苗,扩行减苗栽植,配套高产栽培的一项耕作技术,在我国北方和南方稻区均可推广应用。它具有省水、省工、省种、省秧田、节本、增产、增收等优点。水稻可提早成熟3-5天,一般比较湿润育秧苗节省水50%,节省种子30%,节省秧田80%。旱育秧苗矮壮,根系发达,抗性强,栽后生产快,分蘖早,成穗多,产量高,每亩增产50公斤-80公斤,增产10%-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