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注重“天人合一”,而西方民族强调“主客分离”,表现在语言上就是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本文从句子及语篇两个层面举例分析汉英两种语言意合与形合的差异,对两种语言的连接手段进行深入探讨,提出英语教学和英汉互译应当充分认识两种语言在衔接与连贯上的差异,才能使得英语运用更地道流畅,而且能够更深刻领悟汉语的意合特点,进一步指导汉英翻译。  相似文献   

2.
西方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在其著作《菊与刀》中提出了“耻”文化的命题,其观点至今在日本文化研究领域仍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日本民族性格的形成原因来源于共同体意识、等级序列、中国儒教。  相似文献   

3.
<正>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形成了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它以无形的巨大力量,深深地积淀在我们民族心理与民族性格之中。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4.
西方人力资源管理与我国传统人事管理相结合,较大地促进了我国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除了传统体制惯性和制度待完善的原因外,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性格的重大挑战.要提高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必须双管齐下,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相似文献   

5.
文化具有塑造民族心理的功能,西方文化通过语言学习、现代网络、跨国公司、移民与旅居者等方式移入到中国,中华民族在与这些文化相互接触的过程中,使得中华民族心理在智力、气质、性格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文章对此问题进行了论证,以供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文化传统总有它的基本精神或历史个性。正是这种基本精神或历史个性才赋予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性格,才保持了民族的特性和国家的特色。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或历史个性是在以个体农业为基础,以宗法家族为背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环境中形成的。以农业为基础,故质朴厚重,绵延世泽;以宗法家族为背景,故重感情,尊祖宗;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故尚人伦、重道德。因此,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或历史个性主要的可以概括为"重感情、尚人伦、崇道德、尊祖宗"。  相似文献   

7.
民族主义已经成为一种话语霸权。作者从认识论根源、政治根源、全球化根源分析了民族主义神话的西方逻辑,其逻辑主要表现在政治民族主义、种族民族主义、文化民族主义等方面。作者认为,以所谓“新民族主义”塑造中国的新身份是在新的时代继续制造民族主义的神话。按照“源于民族-因为民族-为了民族”及“国家化-现代化-世界化”三阶段的分析框架,未来中国的国际身份或国际形象塑造应扬长避短,对应地包括3个层面:开放、包容的民族精神;和、合的民族性格;适度的民族自豪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展中的大国,中国要同时实现现代化和世界化,实现祖国统一和完成国家化使命,就要毕其功于一役,实现历史文化传统、国际潮流与世界认同的“三位一体”。在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过程中做负责任的大国,这应成为中国的新定位。中国的和平发展正在塑造中国新的国际身份,其成功将自然打碎关于中国民族主义的种种神话。  相似文献   

8.
民族主义已经成为一种话语霸权。作者从认识论根源、政治根源、全球化根源分析了民族主义神话的西方逻辑,其逻辑主要表现在政治民族主义、种族民族主义、文化民族主义等方面。作者认为,以所谓“新民族主义”塑造中国的新身份是在新的时代继续制造民族主义的神话。按照“源于民族-因为民族-为了民族”及“国家化-现代化-世界化”三阶段的分析框架,未来中国的国际身份或国际形象塑造应扬长避短,对应地包括3个层面:开放、包容的民族精神;和、合的民族性格;适度的民族自豪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展中的大国,中国要同时实现现代化和世界化,实现祖国统一和完成国家化使命,就要毕其功于一役,实现历史文化传统、国际潮流与世界认同的“三位一体”。在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过程中做负责任的大国,这应成为中国的新定位。中国的和平发展正在塑造中国新的国际身份,其成功将自然打碎关于中国民族主义的种种神话。  相似文献   

9.
李小春 《新西部(上)》2010,(7):235-235,230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开发非智力因素应注意六个方面的问题:遵循动机水平规律,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精心备课,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注重情感因素,培养学生良好情感;引导难点解析,培养学生坚强意志;知晓气质范畴,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注重学生性格结构差异,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0.
修辞手法是一个比较常用的语言工具。英汉语在修辞倾向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一差异反映了英汉民族性格上的差异。该文从英汉修饰语的使用态度、方式等方面的区别来探讨英汉修辞倾向的差异与两个民族性格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从精英文化、政治制度文化和大众文化三个层面看,俄罗斯文化具有双重性。俄罗斯的精英文化是西方式的,政治制度文化是东方式的,大众文化是东方和西方两种文化相互碰撞、融合产生的。这种不同层次文化的不同取向共同造成了俄罗斯文化的双重性和民族性格的矛盾性、极端性。  相似文献   

12.
摩罗 《环球财经》2008,(9):118-118
19世纪西方在中国人身上观察到各种特点,复杂、混乱,甚至相互矛盾,它们的作用不是使西方视野中中国人的性格形象越来越清晰,而是越来越模糊  相似文献   

13.
彭富强 《新西部(上)》2014,(4):101-101,106
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体系。英语重形合,注重结构连接;汉语重意合,注重语意连贯。本文从形合与意合的角度来阐释英语和汉语在语法层次、句法层次及篇章结构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张家川民族文化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引领民族文化的前进方向;以"中国梦"凝聚共识,引领各少数民族积极投身民族文化建设事业;以"中国精神"为引领,锻造具有张家川特色的民族精神;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引领,制定并践行张家川民族文化理念和民族成员行为规范;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贯彻落实,建立健全相应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中西方不同的地域、民族造就了中西方风格迥异的自然观。中国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形成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西方则强调人在自然中的主导地位,崇尚自然要为人所用,最终形成了"天人相分"的自然观。虽然中西方自然观有所不同,但是二者观点的本原皆来自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界。对于中西方自然观存在的差异,必须建立在生态自然观的基础上,以生态自然观为理论切入点,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6.
王跃宗 《魅力中国》2014,(27):98-98
中国的各民族音乐都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风格与性格特点,呈现出品种纷繁万千、性格鲜明各异的态势。其重要原因是不同民族的性格差异。在所有的音乐语言中,旋律是最有表现力、最能打动人心的一种要素。而音乐旋律的文化内涵与民族性等方面因素息息相关。本文以蒙古族、赫哲族、朝鲜族、维吾尔族、藏族、苗族和傣族的音乐旋律为例,总结蕴含其中的民族性的音乐规律,为进行丰富多彩的音乐旋律变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张荣杰 《魅力中国》2010,(29):307-307
鸦片战争之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仁人志士进行了救国道路的不懈探索,西方各种思潮随之不断涌入中国,其中影响力最大的莫过于进化论。本文拟通过分析严复和孙中山进化论思想的差异来揭示进化论在中国传播和深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中国哲学的经验性质导致中国民族性格中长期的学术狡辩(诡辩),以使我们生活在谎言似真理中却充满对滥施谎言者的感激和感恩心态,整个民族精神陷于毫无逻辑秩序的次生态中延绵不绝。  相似文献   

19.
一个企业的诞生、成长、发展,除了必要的社会制度、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规划等因素外,企业家精神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在中国,中国企业家与西方企业家在企业运作方面存在很大不同.中国企业家,对企业、集体乃至国家承担很大责任.西方企业家、职业经理人更多是靠完善的流程、制度来治理一个企业,更注重中间过程,在责任承担上也没有中国企业家重.本文将探讨下中国企业与企业家精神的休戚关系,以及分析在经济转型的今天,中国企业更需要哪些企业家精神.  相似文献   

20.
分析中日两个民族的性格特质,认为中国人善于思辨,具有典型的"斯文"性格,同时又看重人的存在和力量,不乏斗争精神,对世间万物怀有英雄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双重气质;日本民族对大自然的敬畏形成了崇尚强者的"尚武"精神,并融合了中华文化的深远影响,在文化上表现出含蓄、寂寥与精细的典型特征。认为应该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看待中日两个民族特质里的"文武"之道,在友好交往过程中相互尊重,相互学习,为两国人民世代和睦相处作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