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业界大事     
《中国金融家》2016,(1):12-14
央行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力法》2015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于2016年7月1日起施行。人民银行确立了坚持支付账户实名制、平衡支付业务安全与效率、保护消费者权益和推动支付创新的监管思路。  相似文献   

2.
欧央行(ECB)于2013年1月31日发布了一套全面的“网络支付安全性建议”报告.报告根据17个欧盟国家的意见,强调网络支付的基础是建立强大的消费者认证以保护支付数据的安全,确保数据被合法用户而不是欺诈者所使用.该报告对当前我国网络支付环境的安全性建设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跨境支付业务试点的开展以及无卡支付业务的广泛使用,支付清算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但在享受行业便捷高效服务的同时,支付机构风险防范能力将影响整个交易的安全性,支付业务的风险问题亟待关注。支付机构面临的支付风险及趋势分析1.支付环境与主要风险中国特定的国情决定了支付机构及其竞争者、合作者,以及商户、消费者/用户、政府、监管机构等利益相关者,  相似文献   

4.
网络支付作为商品交易的小额支付,在业务量不断发展的同时逐渐突破小额支付的监管初衷,各类经营违规现象时有发生,对网络支付的现状分析和监管对策研究很有必要。本文按照"描述现象——揭示本质——提出建议"的思路,分析了近年来我国网络支付业务的发展现状,通过GONE理论分析支付机构可能产生违规经营的原因,并结合现状和原因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网络支付机构又称第三方支付平台,是连接网络交易买卖双方、电子商务平台和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中介和桥梁。网络支付机构在支付指令的传递、交换、处理以及资金清结算中扮演着"中转站"的角色,在提升网络支付活动的安全与效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相较于传统企业,网络支付企业在经营环境、经营性质和外部监管等方面具有自身  相似文献   

6.
尚睿  吴晓芳 《甘肃金融》2016,(10):17-20
支付机构是在收付款人之间作为中介机构提供货币资金转移服务的非金融机构,业务类型涵盖:预付卡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网络支付。文章介绍了我国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确立的以人民银行为主的监管框架下,加强第三方支付监管的对策:明确监管理念,推进监管制度改革,创新监管手段,遏制支付服务市场乱象等。  相似文献   

7.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以及《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管理办法》等制度的出台与实施,对规范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发展、保护持卡人权益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实践中,现行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监管制度仍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以消费者权益保护为视角,分析当前我国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监管制度主要存在的不足,并在借鉴国外预付卡监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监管制度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客户备付金相关制度的不断出台,监管机构构建了"支付机构内部控制、备付金银行外部监督、监管机构行政监管"的监管体系,其中,备付金银行的外部监督作用至关重要,是保证客户备付金安全的重要防线,也是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监管工作的重要部署。本文从监管现状中分析备付金银行在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报告等有关环节的外部监督效果,以及影响外部监督效果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并提出强化备付金银行外部监督效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非金融支付行业发展迅速,本文在研究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关于对非金融支付机构监管要求基础上,按照我国"风险为本"的反洗钱监管原则,分析了非金融支付机构存在的洗钱风险提出了完善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非银行支付机构迅速发展,在便利交易的同时出现了一定的安全风险,对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比较分析了美国、欧盟、新加坡及我国等国家或地区的监管模式和制度,梳理了准入制度、资本要求、退出机制、消费者保护机制等方面可借鉴的国际经验,并就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管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手机普及率已超过70%,与之伴随的是,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不断攀升,2014年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的交易规模达到59,924.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391%。移动支付对消费者行为有怎样的影响、商业银行和监管机构应该如何应对是相关机构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研究表明,移动支付使得消费者的支付行为趋向于小额高频化,同时,移动支付提高了消费者的投资理财的意识。但是很少有学者研究上述变化对商业银行和监管机构有什么影响,因此,本文梳理了移动支付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探讨了移动支付浪潮下商业银行和监管机构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发展、智能手机快速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异军突起,移动支付或将成为新一代主导支付手段,同时也成为需要密切关注的监管对象。美国移动支付监管以支付效率、创新、安全、获得为目标,尤其关注支付系统的安全和效率、消费者权益保护、数据安全和隐私。美国各类监管机构持续跟踪移动支付的监管新需求,移动支付业务得到了严密监管。以美国为借鉴,我国移动支付监管应进一步明确监管主体职责、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坚持准入与业务双重监管、强化移动支付行业自律机制。  相似文献   

13.
2016年1月13日,第二版欧盟支付服务法令(简称PSD2)正式生效。PSD2将新型支付服务纳入监管范围,对有限支付网络监管豁免作出了新的界定,有助于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进一步保障支付服务用户的权益,丰富支付服务方式选择,降低消费者支付成本,提升支付安全。  相似文献   

14.
支付业务融合的国际监管普遍将支付业务融合纳入现有监管框架,及时调整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不同监管机构的具体权限,实现行业自律与企业自治相互补充,并始终把消费者保护放在首要位置。我国现行支付监管体系在法规制度、监管框架和信息化监管能力等方面仍有不足,为此应坚持规范发展与促进创新并重,从构建支付风险量化评级、信息披露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入手,构建我国支付业务融合监管框架。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支付逐渐应用于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等业务领域,成为支付手段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分析认为,互联网支付快速发展将对保障支付系统安全性、确保账户管理有效性等多个方面带来新的挑战,因此,应当从推进互联网支付安全体系建设、完善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账户监管等四个方面加强对互联网支付的监管,保证互联网支付的安全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新加坡支付监管机构、支付系统、支付工具、支付体系监督法律的发展情况,分析了新加坡《支付服务法案》的主要内容及特点。针对我国支付监管现状提出了持续开展打击无证支付机构工作、完善支付机构属地报告机制、建立轻重有别的差异化监管政策、设立地方性支付清算协会、完善支付市场审慎监管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网络信息和通讯技术飞速发展,新型支付方式—网络支付兴起,第三方支付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业务创新与服务灵活的特点迅速被市场认可,第三方支付市场呈现井喷态势,逐渐成为传统金融支付服务体系的重要补充,这给金融监管带来了新的课题和诸多挑战.这需要监管部门正视现状,开放思路,同时科学设计监管指标,完善监管体制,以引导和规范第三方支付行业及有关机构健康发展,维护金融稳定,防范金融风险,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  相似文献   

18.
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激发了网络支付的市场需求,以第三方支付为代表的支付模式应运而生。然而,当前我国第三方支付在运营中却存在着诸如权利义务关系模糊、信息披露缺失、纠纷解决机制效率不彰等缺陷,加之第三方支付机构固有的道德风险和外部监管的乏力,消费者在第三方支付业务中始终处于相当弱势的地位,其合法权益极易受到来自第三方支付机构本身的侵害。是故,我国亟需从法律上对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更深层次的规范,建构起与之相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以确保第三方支付产业在我国持续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金融电子化》2016,(1):93-93
本刊讯中国人民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2016年7月1日起施行。《办法》清晰界定了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的内涵和边界,明确了监管标准和规则,从业务和风险管理、系统和信息安全、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客户权益保护和法律责任等方面做出系统性制度安排,对互联网金融跨市场风险建立了必要的隔离机制,统筹把握现阶段便捷和安全的合理均衡。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业务规模、互联网支付、收单业务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第三方支付的现状,指出我国第三方支付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有平台存在一定资金安全风险隐患、行业监管法律制度还不健全、客户信息存在泄露风险、机构监管模式落后导致效率低下等,提出加强备付金集中管理、完善法律监管体系、强化信息安全管理、实现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模式转变等规范第三方支付机构健康发展的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