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税制改革后,我国税收长期高速增长,并且增速常保持在GDP增速之上。诸多学者从经济、统计、政策调整、管理与制度变革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综合前人研究,本文指出,刚性税收计划以及与之相关的同级政府、上下级政府、地方政府与纳税人之间多维博弈是税收持续高增长的重要因素,并针对完善税收计划、推进中长期改革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周子勋 《商周刊》2012,(6):61-61
去年我国GDP为47.2万亿元,由此计算,税收占GDP比重超过了19%。如果再加上相关的税费等收入,整个政府部门的收入估计会更高,而税收占GDP的比重逐年扩大,税收增速超过了GDP增速的两倍,也意味着纳税人负担一直在增加。  相似文献   

3.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2,(22):F0003-F0003
财政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深层原因在于占税收总额7096的流转税增速高于GDP的增长。结构性减税仍有较大空间 当GDP增速高于9%时,财政收入特别是税收收入的增长在2096甚至更高,但是当GDP增速低于9%的时候,财政收入就会与GDP增速大体同步  相似文献   

4.
我国陆地国土空间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板块。根据1985~2009年共25个年度的数据,四大板块GDP总量分布划分为三个阶段:1985~1990年四大板块GDP格局基本没有发生变化;1991~2007年东部地区GDP占比提高10个百分点;2008~2009东部地区比重逐步下降。四大板块GDP增速划分为四个阶段:1985~1990年经济增速大幅波动,西部地区增速最快;1990~2000年是经济起伏最大的10年,东部地区发展出现高振幅、高增长;2000~2007年,各板块经济增速大致相当,增速波动幅度显著缩小;2008~2009年,四大板块增速均下降,东部地区增速最低。就全国平均增速来看,四大板块GDP相对增速分布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86~1990年,东部、东北和中部GDP相对增速放缓,西部地区GDP相对增速提高;1991~2006年,东部地区GDP相对增速高位整理,其他地区GDP相对增速地位徘徊阶段;2007~2009年,东部地区GDP增速下滑,其他地区增速超过全国平均增速。在25个年头里,东部地区有18个年头的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有6个年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有6个年头高于全国平...  相似文献   

5.
李静怡 《经济视角》2006,(11):55-56
近几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均超过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这种格局是否合理,理论界争论不休。一些学者认为:财政收入增速远远高于GDP的速度是不正常的现象,说明当前税制不合理,宏观税负过重。他们担心,长此以往会加重企业负担,影响经济发展。另一些学者认为: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财政收入增速高于GDP的增速,具有必然性,是正常的。笔者赞同后一种观点。一、财政收入组成与GDP对税收影响分析财政收入包括各项税收、企业亏损补贴退库、教育费附加和非税收入四部分。各项税收的增幅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关,财政补贴、教育费附加和非…  相似文献   

6.
海岸带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沿海地区、沿海城市和沿海县三个层面,总结了新形势下我国海岸带经济发展的新特点。研究表明:(1) 我国沿海地区人均 GDP 已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经济总量较大,占全国的比重超过 50%,但经济增速明显慢于西部地区,中低速增长成为常态;沿海地区国土开发强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 沿海城市 GDP 年均增速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3-2017 年),北海、钦州和漳州位居前三;52 个沿海城市中,51 个沿海城市服务业已占主导地位;人均 GDP 区域间差异明显,深圳最高;沿海城市的土地开发强度高于全国和沿海地区平均水平。(3) 在国家战略引导下,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经济圈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增强。(4) 沿海县是支撑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国家公布统计数据的 127 个沿海县的生产总值占 11 个沿海地区的14.1%,占沿海城市的 23.83% (2016 年)。  相似文献   

7.
《技术经济》2015,(9):97-103
使用1999-2014年中国的税收收入和GDP的季度数据,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长期的税收弹性大于1,税收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经济上行阶段的税收弹性为1.28,富有弹性的税收具有抑制通胀的作用;经济下行阶段的税收弹性为0.98,说明税收并没有起到缓解经济波动的作用,其刺激经济活力的作用不足;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对税收的边际效应显著大于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总税收增速放缓与第二产业经营遇阻有密切关系;在开放经济环境下,国内税收对世界经济的依赖性较为稳定,国内税收的长期增长有赖于国内GDP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8.
我国GDP增长9.5%;税收增长25.7%——自从国家公布2004.年税收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官方数字以来,税收增速持续9年大幅超过GDP 增长的事实引起广泛关注。在日前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分析了税收增长和GDP 增长存在差距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2011-2015年,广东经济保持稳中有升态势,带动税收增长不断迈上新台阶,税收总量从11767.8亿元增长到18203.9亿元,年均增速为11.5%,高于同期GDP增速3.1个百分点。其中,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税收增速快于全省税收增速平均水平,第三产业税收占全省税收比重近六成,反映出广东过去五年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取得的积极成效。但社保费等企业费负较重、房地产业税收占比过高、区域发展不协调等问题仍制约着广东经济发展和税收增长,建议广东继续加大创新驱动力度,通过大项目夯实粤东西北地区发展基础,进一步提升率先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再造一个新广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经济研究》2017,(7):124-138
将税收负担从劳动力和资本要素转移到自然资源的使用和污染的排放已成为环境税改革的基本思路。基于中国将资源税扩展到对自然生态空间的占用的改革,本文在量化自然生态空间占用及其价值核算基础之上,提出了基于生态赤字价值补偿的环境税方案(1),并运用CGE模型从区域层面分析了征收环境税和降低个人及企业所得税的政策效应。模拟结果表明,在短期内,各地区生态占用减少,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投资需求及就业人数增加,税收方案能够引导经济增长从生态占用转向资本和劳动力要素。总产出和中间投入普遍下降,但中间投入减少相对更大,因此各地区保持经济增长,其中西部地区增长率偏低。从长期看,东部和中部地区名义GDP增长率出现短期较大幅度的下滑,随后增长率逐年增长,其中东部地区增速的下降主要是因为第二产业总产出增速放缓,中部地区总产出及中间投入的波动与GDP增长的波动在时间上对应,西部地区增长率及总产出和中间投入稳定增长,各地区增长得益于第二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的提高。因此,本文建议开征环境税约束生态超额占用,相应收入用于减轻所得税,其中东部地区侧重降低企业所得税,中部和西部地区侧重降低个人所得税。  相似文献   

11.
杨晓明  田澎  高园 《财经研究》2005,31(11):98-107
文章采用面板数据(panel data)回归模型分析了1995~2002年中国178个城市的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区位选择因素和聚集效应,并对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中西部四个城市组群的FDI区位选择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说明:从全国来看,人均GDP、土地成本、聚集效应、交通状况和教育水平是影响FDI的主要因素;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以及中西部地区的FDI区位选择模式各有不同,突出表现在:聚集效应在环渤海地区不显著;工资成本已经开始对长三角地区的外资分布产生影响,但在其他地区仍不显著;教育水平在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影响显著,但在珠三角和中西部地区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5年时间GDP从2368亿元到5000亿元年增速要超过16.1%"惠州是一座蓬勃向上的城市,是一座正在兴起的城市,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干部群众干劲十足,发展前景广阔。当前,惠州经济总量达2300多亿元,又有众多大项目在手,最有可能早日进入珠三角地区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1990年至2015年剔除价格影响因素的我国人均GDP增长速度的分析,利用HP滤波法分解出我国人均GDP增长速度的循环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表征人均GDP增速周期与我国经济、政策、文化的关联,发现我国的经济政策和世界市场经济的波动对我国人均GDP增速有重大影响.建议我国在制定经济政策时能从长远出发、全面衡量利弊,在应对国际市场经济波动方面能提早预测、准备更加充分.  相似文献   

14.
《广东经济》2013,(5):58
截至4月24日,已有23个省市自治区公布了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GDP)数据,各省市GDP同比增幅均高于全国经济增速7.7%的总水平。与此同时,也有13个省份的GDP同比增速低于去年同期,显示经济复苏势头仍缓慢。继国家统计局于4月15日公布一季度经济数据后,各省市陆续公布了地方GDP、CPI和居民收入等数据。截止24日,已有23个省市自治区公布了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GDP)数据,各省市GDP同比增幅均高于全国经济增速7.7%的总水平。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非常严重。为此,文章选取了2000—2014年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税收结构、单位GDP气体排放量、单位GDP废水排放量和单位GDP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等指标,实证检验了税收制度对环境效应的影响。最后文章从税制改革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珠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关系,历来备受关注.本文选取1990年到2006年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作为解释变量,人均GDP、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作为自变量,运用模型,通过简单的回归分析出珠三角地区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根据结果,随着经济的增长,珠三角地区的环境污染也呈上升趋势,但尚未达到工业发达国家所描述的倒U型曲线的拐点.在发展社会经济时应该将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降低环境的"外部化"程度,同时加大对环境建设的投资.本文意在通过分析珠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找出影响环境质量的各种因素,并在如何保持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为改善该地区的环境质量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3,(13):F0003-F0003
数据甘肃增速领跑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娃示,一。季度全国GDP增长77%,涨幅较去年全年收窄了01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而根据备省(区、市)已经公布的数据来看,天津、北京等30个省(区、市)季度GDP增速超过了全国水平。除北京同比增长7.9%,上海同比增长78%之外,其余28个地区的增速都超过8%。其中,甘肃、云南、贵州、天津、重庆、西藏增速都在12%以上,甘肃、云南、贵州分别以12.9%、12.6%、12b%的同比增速位列前三,而山东、江苏、广东等东部省份,增速普遍低于10%。  相似文献   

18.
以2001~2011年中国大陆地区31个省份为基础样本库,考察了各省份实现GDP增速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对其环境污染的影响,以及公众参与度与法制化程度的调节机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首先,各省份实现GDP增速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存在一种倒"V"型的关系:当某省份实现GDP增速超出预期目标时,当前优良的绩效表现将导致当地政府与外界对该地区未来GDP增长有更高的期望,实际GDP增速高于预期目标程度越大,二氧化硫排放量越大;而当某省份未实现GDP增速预期时,实现GDP增速低于预期目标程度越大,二氧化硫排放量越大。其次,以环境为代价,短期内提高GDP增长的行为,可能受制于公众参与度和法制化程度的影响,相比公众参与度、法制化程度较低的省份,公众参与度、法制化程度较高的省份,GDP增速压力对环境污染的正向影响减弱,这表明公众参与政府环境决策和法制能对行政自由裁量权构成制约和监督,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遏制由于行政主管部门片面追逐GDP增长而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相似文献   

19.
前三季度,西部12省(区、市)经济增速均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重庆表现最为抢眼,GDP同比增长16.5%,增速在全国排名第一。虽然西部增速高于东部地区,但经济增长过于倚重资源和投资,备省经济结构调整压力较大。西部省份在承接产业转移和投资建设时,应更重视发展质量,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20.
《环境经济》2014,(4):34-38
正税收如同经济发展的尾舵,设计良好的税收结构将有助于促进就业的增加和环境质量的提升,让经济运行自动地产生环境效益,从而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追赶式增长向内生式增长的转变。就业与环保双重挑战背后的制度缺陷现阶段中国面临每年要吸收超过2000万的新进劳动力和由于政策变化、摩擦性失业以及外部经济冲击影响释放的劳动力的重压,严峻的就业形势已成为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2008-2011年,我国GDP增速依次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