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我国电力市场机制和电煤市场机制的主要特点,指出导致我国电煤市场矛盾的根源是电力市场与电煤市场化改革进程的不协同。在对比总结国外电力与电煤市场机制特点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电力与电煤市场机制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电力与电煤市场协同发展的解决方案,即在大能源发展战略模式下,电力与电煤市场将实现多元化协同发展,继续适度市场化发展,实现电力与电煤市场的一体化监管。  相似文献   

2.
电力作为国家支柱性产业,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安全和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由于体制原因,我国电力市场长期实施大一统的管理模式及产销一体、输配一体的运营方式,通过多年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电力市场的发展诟病也逐步体现,需要不断创新予以改进。本文基于电力市场发展改革历程,指出了我国电力市场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中国电力产业市场化改革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电力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定展的基础产业和社会公用事业,在推动国家经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国外电力市场营销主要集中在营销策略的制定和实施等方面,国内的电力市场还在改革和探索中不断前行,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电力体制改革经验.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推行电力市场化改革,电力工业开始从垄断经营走向市场竞争,以电价剧烈波动为首的市场风险凸显.电力金融衍生品交易固有着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功能,已逐渐成为电力市场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为了实现对电力市场的风险管理,保障其稳定运营,国外成熟电力市场相继引入了金融衍生品交易该文对电力金融市场和电力金融衍生品进行了详述,介绍了世界上开展电力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国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电力市场发展的进程和特点,提出我国电力市场建设的建议以期对我国电力金融市场建设提供借鉴和经验,  相似文献   

5.
潘亭屹 《商》2013,(9):215-215
电力事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电力资源的生产关系到经济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也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电力经济运行效果考核机制的构建和完善事关我国电力企业能否顺应市场化经营管理模式改革的要求,也是蛉验我国电力行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具有完善科学的电力经济运行效果评估系统,这套系统在监测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电力行业发展总体情况等方面发挥出了十分积极的作用。笔者认为,为了保持我国电力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应当尽快构建和完善电力经济运行效果评估系统。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加入WTO,电力市场的开放是迟早的事。能否抓住电力市场开放的机遇或能否应对开放的冲击,关键之一在于我国电力行业市场化的改革。借鉴国外的经验和针对我国电力改革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深化电力改革的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7.
吕锰 《现代商业》2014,(29):34-35
电力工作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基础,保持供电企业活力,更好的为社会经济服务则是电力改革的核心所在。本文在分析电力市场化营销的背景下,对电力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进行了界定,并总结了电力市场化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据此指出了我国供电企业市场化营销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8.
国际典型电力市场模式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主要国家电力市场改革政策导向及效果评价 世界各主要国家电力改革的目标一般都是保证长期可靠的电力供应,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以及电价的市场化和提高效率。而在实践中,世界各国的电力改革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每个国家都结合自身国情和改革目标选择了不同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9.
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事关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本轮电改将是价改先行,输配电价改革将打破电力计划定价模式。输配电价改革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前提,只有完成了输配电价改革,电力市场才能成为真正市场化的市场。本文通过梳理输配电价改革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关系,分析我国输配电价改革进程、特点以及面临的机遇挑战,从而提出做好输配电价改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是近年来国家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核心内容,有利于通过市场机制发现电力价格,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在分析山西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背景,交易机制设计,交易规则的基础上,以山西国锦煤电有限公司为例,研究其开展电力现货交易的开展情况,并从公司内部管理,定价机制,差异化营销策略和风险管理体系这四个方面提出具体建议,希望对国内其他开展电力现货的公司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1.
电能商品虽是一种公共产品,但其具备商品属性。电能商品在维护国家安全、满足社会大众基本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系统梳理了电能商品属性的复杂性及其曲折的还原历史,探讨了在推动能源体制革命的进程中还原电能商品属性的现实价值。最后,在还原电能商品属性的路径选择上提出了兼顾商品属性与公共产品属性,以"发电、输电、售电"改革为基本路径,以改革竞争机制和电价形成机制为突破口,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政策推进电力市场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2.
输配电价改革在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中至关重要,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取得一定成效。本文分析了推进输配电价改革的重要意义,总结了输配电价改革试点的主要成效,探讨指出了进一步深化输配电价改革面临的问题,并从完善成本价格监管规则、健全电网投资、电量与输配电价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探索体现负荷特性和位置信号的输配电价体系、提升输配电价监管能力、积极推动电力市场建设和发售电价格市场化六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与发展,以及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我国电力企业经济发展做出了新的规划,而电力销售作为新时期电力企业市场化发展的主要抓手,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将会很好地促进售电企业发展,使其不再拘泥于以往的电力输送系统模式,在网络电力销售平台的带动和市场销售竞争的推动下,逐渐建立健全成熟的市场销售体制,在严格把控销售流程的前提下实现了各方有效的沟通合作。总之,以市场环境为发展背景,以网络销售为主体内容,实现电力销售业务的革新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困难的原因在于可再生能源电力与传统能源电力间存在市场竞争。固定价格收购和电力费用分摊制度虽然解决了可再生能源电力成本高的问题,但并没解决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市场消纳问题。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是解决市场消纳问题的方法之一,其实施的关键在于对义务主体实施惩罚的有效性。但是,我国电力市场的实际情况决定了对义务主体未完成配额义务惩罚的难度。我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有效政策的制定,要结合我国电力市场的实际,并且需要随着电力市场的改革不断推进。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其中电力能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能源,是关乎民生的重要保障。国外发达国家在电力领域的专业化检查水平都高于我国。电力检查是电力公司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文章对电力公司营销过程中的电力检查专业化问题进行研究,希望电力行业人才队伍进一步专业化,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经济收益、探索企业文化的发展之路。通过企业电力检查的专业化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6.
金融体系的改革与完善推动了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存款利率市场化是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大势所趋。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本文从分析存款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出发,研究导致存款利率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路径选择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深化改革,就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当前,由于我国各省级电力市场之间壁垒阻碍了跨省电力市场的形成和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导致全国电力交易市场化机制尚未形成。因此,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化解电力行业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增强电力市场活力,通过市场实现能源资源的有效配置,释放改革红利,培育新的增长点,已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共识。  相似文献   

18.
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特殊资源。我国能源的生产、管理、定价长期由政府控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对能源的调控不能满足市场配置资源的需要。改革能源管理体制,推进能源市场价格机制形成,是我国能源市场化改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刘雅娟 《现代商业》2011,(7):182-183
政府性企业是我国计划经济的产物,是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对政府性企业进行市场化改革,推动其走向市场竞争对于发展我国多样性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政府性企业市场化过程中企业内部的绩效改革成为了必然。建立适应市场化运作的绩效考核体系,推动企业在市场化的进程中以及今后的市场竞争中不断进步是我国政府性企业市场化进程中绩效改革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枝术的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快,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将推动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电力时常的进一步开放.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透明的电力市场已成为我国电力工业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新的形势下,坚持"顾客至上,服务第一",以市场化为导向,以提高顾客满意度和简直增长为目标,通过现代化的市场营销,为顾客提供高品质的电力服务,实现社会效益与企业经济效益的统一,是电力企业及广大干部职工应树立的重要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