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棍节群雄四起阿里350亿“亿压群雄”
  11月11日光棍节,本是流传于年轻人的娱乐性的另类节日,在马云的点石成金下,居然成为一个全民狂欢的购物节。仅用4年时间,电商网站们就把它变成了一个全民网购的狂热季。
  近几年的“双十一”前后,电商的征战可谓热闹非凡。2013年11月11日,由天猫带动起来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同样也引来了京东、苏宁、一号店等电商参与分羹。但随着12日凌晨阿里宣布“双十一”的交易额为350.19亿元,总交易笔数达1.7亿笔之后,京东所显示的数据--从11月1日开始到12日结束的12天累积销售额的100亿元大关却似乎显得有些落寞。毋庸置疑,350亿元销售额,一个金灿灿的数字独占了光棍节的头条。这一数据显示:比淘宝系在去年双十一创下的191亿元的销售额增长83%,再度创下中国电商单日销售纪录,同时再度证明了淘宝系和阿里巴巴的电商江湖老大地位。然而对马云来说,350亿只是个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2.
红黑榜     
《商界》2011,(12):20-21
淘宝商城狂欢节 11月11日,这个并非法定节日的“光棍节”成为了淘宝商城的购物狂欢节,这一天淘宝商城实现33.6亿元支付宝交易额,是去年的近4倍,共有497家品牌店铺销售过百万元。随着淘宝商城令人艳羡的数据出炉,光棍节正在成为商家们哄抢的购物狂欢节。  相似文献   

3.
当传统节日的网络促销不再一如既往的吸引消费者的眼球,造节双十一、双十二演变成购物狂欢节水到渠成。本文主要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淘宝、天猫为例,以双十一、双十二为主线,阐述了造节兴起的背景,分析了造节对电商的影响,指明了造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201 2年11月11日,中国电商注定要载入历史,因为这一天淘宝的“双十一”网络购物节,创造了中国电商史上单日成交量最高的销售额——191亿。为何可以在这样短短的24小时之内创造如此高的销售额,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优化消费者的购物需求,成为电商运营和营销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主要利用时空经济理论,对电商运营和营销的方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自2009年11月11日,淘宝商城推出光棍节促销活动以来,在网络的迅速普及以及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每年的11月11日便成了我国一个盛大的购物促销狂欢日。在"双十一"电商巨大成绩的背后,我国的电子商务应如何发展?本文就"双十一"发展历程做了相关介绍,并简要分析了"双十一"对我国电商企业、消费者的影响,对相关电商实体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双11”即指每年11月11日,由于日期特殊,因此又被称为光棍节,大型的电商网站通常会利用这一天来进行大规模的打折促销活动以带动人气提升销售。2009年,淘宝商城在光棍节进行了五折促销,引发亿万网民的疯狂热情,自此之后,这一个日子变成了全民狂欢式的购物节。2010年的“双11”,淘宝商城交易额就达到9.36亿,超过了当时香港单日社会零售总额。而在2012年刚过去的“双11”,购物狂欢节上,当天天猫和淘宝共吸引2.13亿独立用户访问,全天订单数达到1.058亿笔,为大淘宝全网带来191亿元销售额。  相似文献   

7.
"双十一"这一电商制造的网络购物狂欢节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对拥有空余时间、喜欢追赶时尚、爱好购物的女大学生来说更是乐此不疲。"双十一"等一系列网络购物节的快速崛起,说明了在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大背景下其网络销售模式的合理性与正确性。本文从全新的角度对"双十一"时期商家的销售模式与消费者的购买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并对未来新型网络消费模式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了"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的由来及对电商狂欢节效应进行分析,提出了双十一购物狂欢节营销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营销组合策略,包括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等。  相似文献   

9.
“双11”电商狂欢节背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慕艳平 《中国市场》2013,(1):10-11,26
自2009年淘宝推出光棍节网络促销活动,到现在电子商务企业及商家连年的促销推动下,"11月11日"这个一度被称为"光棍节"的日子,已经变成名副其实的"网购狂欢节"。2012年的"双11"依旧疯狂,包括电商企业,商家和消费者。业内人士指出,2012年20余家主要电商实现整体销售额超300亿元,较2011年同期翻番的"好成绩"。在电商网购狂欢的背后,到底给我们带来哪些思考呢?本文就2012年"双11"电商狂欢节做了相关介绍,特别是其背后的影响及思考给电商企业,商家,消费者,物流快递企业等电商实体一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蔡焱 《市场研究》2015,(1):11-14
<正>据媒体总结,阿里巴巴仅用了6年时间就将"双十一"销售额从5000万元推动至571亿元,参与品牌从27个拓展至4.2万个,消费者更遍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阿里为代表的电商企业,正在将"双十一"打造成中国乃至全球最大规模的网购狂欢节。这样的狂欢规模让世界侧目,《华盛顿邮报》指出"双十一"启动的头1个小时销售额便突破20亿美元,几乎等同于美国"网络星期一"(Cyber Monday,美国网上购物节)全天的总  相似文献   

11.
提起2013年最热门的零售业话题,许多人可能立刻会想到双十一、双十二购物促销.就双十一线上购物来看,1 1月1 1日淘宝和淘宝商城的销售额高达351.9亿元人民币(合57.8亿美元).2012年11月11日的销售额是1 91亿元(31.4亿美元),并在24小时内超过了25亿美元.2011年11月11日则为62亿元(10.2亿美元).双十一的线上购物热的同时,也暴露了物流相对滞后等问题.大量下单导致物品在仓库堆积,从而引起发货迟缓,递送速度让顾客们懊恼.同时,线上购物热还伴随产品质量问题,有的商家以次充好,将物品卖给客户.无论是双十一的网购还是平时的网购,其实都存在类似问题.但不司否认的是,如今线上购物已成一种趋势,而对于实体店零售业而言,那是一种对自己生存的威胁.  相似文献   

12.
2.13亿客户,1.058亿笔交易,超过200亿的成交额,以淘宝和天猫为代表的电商用一连串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结束了双十一这场虚拟而现实的网络全民狂欢.2012年11月26日,淘宝正式对外宣布"双十二"大促销于28日开始预热,并表示,商家可"零门槛"参与,只为消费者"好玩、玩好".对此消息,消费者却并不买账,在新浪微博"再遇电商大战,你还会出手购买吗"的调查中,半数以上的网友选择了持观望态度,货比三家之后再理性消费.目前,虽然暂时没有官方数据支持,但多家网店客服人员表示,双十一之后的几周以来,咨询退货换货的消费者人数大增.究其原因,除了消费者自身的冲动消费,商家在"双十一"中表现出来的诚信缺失,也消磨掉了人们对这些"人造节"的热情.  相似文献   

13.
李建华 《浙商》2013,(1):25-25
事件 2012年11月12日,天猫官方公布了“11.11狂欢节”的最终销售数据-191亿元,其中淘宝销售额为59亿元,而天猫商城则高迭132亿元。这个数字创下了中国电商的一个销售纪录,也是整个中国零售史上单平台、单日最高销售额纪录:按照天猫商城规则,天猫将依据不同类别按3%-5%从销售额中提成,这意味着天猫靠商家促销当日分成或超过4亿元。扣除天猫商城用作促销的1亿元红包.天猫仍可进账3亿元。  相似文献   

14.
2018年"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单日销售额再创新高,突破3000亿元。"双十一"成了一个全民狂欢节,本文将探究盛大购物的消费者动因,并分析不同的群体在参与该购物时,是否有显著的区别。通过对线上线下1033位各行各业的消费者进行调查,利用spss对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消费特征方面,企事业高层工作人员及金融行业、科教行业的工作者、50岁以上的消费者在"双十一"消费时较为理性;大学生、白领群体、从事艺术媒体类行业人群的冲动消费较为显著;蓝领群体、18-29岁的群体因过度求廉而导致的非理性消费较为明显;大学生群体和从事艺术媒体类行业的人,以及18岁以下的群体和女性群体信息从众和名人跟随从众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国家工商总局10月31日与阿里巴巴、京东、唯品会、苏宁易购、1号店、亚马逊商城、聚美优品等10家电商的约谈,大街小巷、微博、微信、朋友圈上各种"双十一"的网购大促销宣传,使得网络电商与往年一样在十一月抢尽了风头。不同的是今年的11月11日是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后的第一个"双十一"网购狂欢节,怎样在购物狂欢的同时保护自己的最大利益成了消费者最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2019年"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以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淘宝为首一天之内突破2684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纪录;京东紧随其后,也以2044亿元人民币完美收官。而莆田作为中国最早的一批电商城市,却因为产业结构不规范,电商人才紧缺和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制约了自身的发展。本文主要以莆田当地电商相关产业为例,研究讨论莆田电商企业创业和发展的前景,从多重不同的角度去看莆田的经济产业在中国电商发展的影响下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17.
<正>光棍节群雄四起阿里350亿"亿压群雄"11月11日光棍节,本是流传于年轻人的娱乐性的另类节日,在马云的点石成金下,居然成为一个全民狂欢的购物节。仅用4年时间,电商网站们就把它变成了一个全民网购的狂热季。近几年的"双十一"前后,电商的征战可谓热闹非凡。2013年11月11日,由天猫带动起来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同样也引来了京东、苏宁、一号店等电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电商购物节已经演变为全民狂欢盛世,以天猫"双十一"、京东"618"为代表的电商购物节不断推高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大学生作为网络购物的消费主力,容易受到商家不同形式促销活动的驱使产生冲动性购买行为。基于感知价值视角,电商购物节会采取多种策略让大学生感受到让渡价值,同时在设计保障、详情页展示以及服务接待等各个环节都给予大学生充分的过程体验价值,因此需要在促销策略以及增强消费者感知价值的维度上进行优化与创新。  相似文献   

19.
相比较于传统的黄金周购物热潮,从2009年开始的双十一购物节,是一个更加令消费者狂热,令商家狂喜的网络购物节。只阿里巴巴集团下的网络购物平台这一天的成交额就能够达到几百亿。11月11日,已然成为各个电商处理存货与开发客户流量的狂欢节,巨大的成交量反映了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巨大购买力的迅速崛起。表面上看,巨大成交额能给阿里带来多少盈利?拨开表皮看本质,最终庞大的交易额背后代表的是利还是弊,应当如何避免并改进他的弊端?该文将分别从消费者和商家的角度在上对这些问题进行简单的解读,并从PDCA循环视角提出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12年阿里巴巴集团的双十一促销的支付宝总销售额高达191亿,同比增260%,其中天猫为132亿,淘宝为59亿,接近有25家门店的某百货集团去年一年销售额,巨大的交易量让业界叹为观止,电商的魅力再一次让商家趋之若鹜,盛宴过后我们要深思,本文就电商企业双十一的促销做分析,提出关于电子商务营销活动设计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