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随着金融的深度融合,金融各行业在创新驱动下,推出跨行业、跨主体的金融产品和投资业务,虽然增加了自身经营活力,但是内部控制的缺失,加上监管机制不成熟,使得金融系统内的交叉风险极易滋生和传染.为了捕捉金融风险动态关系,本文通过构建DCC-GARCH模型刻画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以及金融期货的动态相关性,分析它们的风险溢出效应;同时,将该模型参数和结果植入CoVaR方法中,进一步度量并解析当某一金融行业陷入困境时,对其他金融行业的风险溢出贡献.结果显示:金融行业间存在很强的风险溢出效应,但是不同的行业对其他行业的风险溢出程度存在动态变化;证券业对其他金融行业的平均风险溢出贡献最大;银行业对其他金融行业的平均风险溢出贡献较小;金融期货在市场稳定期,对金融行业的风险溢出贡献小,不稳定时期的风险溢出贡献最大.认清该事实特征,有助于监管部门发现金融风险传导和集聚路径,通过细化和分类监管,化解风险,维护我国金融系统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在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和金融行业加速融合的背景下,我国金融行业之间存在着强烈且不稳定的相关关系,使得金融行业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表现明显,某个金融行业的风险极易扩散至其他行业甚至整个金融体系,导致潜在的金融风险进一步恶化为全局性的金融危机。为探究我国各金融行业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本文在对我国金融风险传导渠道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申万二级银行指数、证券指数、保险指数和中证金融指数的股票收益率数据,通过构建DCC-GARCH-CoVaR模型,测算我国各金融行业之间及其与金融市场之间的动态条件相关系数和边际风险溢出贡献度。结果表明:DCC-GARCH-CoVaR模型能够有效刻画各金融行业之间及其与金融市场之间的动态相关性和风险溢出效应。从动态相关性来看,金融市场与银行业的动态相关性较强,具体到行业与行业之间,保险业与其他金融行业的动态条件相关系数较高;从风险溢出效应来看,证券业对金融市场和其他金融行业的风险溢出贡献度最大,其次是保险业,银行业最低。  相似文献   

3.
防范化解证券行业系统性风险是有效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环节。论文基于分位数回归法构建CoVaR模型(金融系统性风险),以上市证券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上市券商月收益率等可观测数据进行测度,分析评价证券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来源、影响因素、影响程度及风险溢出的效应。通过推进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规范设计灵活适用的量化分析工具,改进完善三位一体的监管框架及监管模式,以大监管理念及方法防止风险的全域外溢。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偏t分布的GARCH-时变Copula-CoVaR模型测度了内地和香港两地股票现货和期货四个市场两两间的风险溢出大小,以此来分析两地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在极端风险情况下的联动关系.结果表明,所考察的市场中任意两个市场间均存在双向的风险溢出效应,且沪深300股指期货和恒指期货间的风险溢出要明显强于沪深300指数和恒生指数间的溢出.另外,内地金融市场(股票现货和期货市场)对香港地区金融市场(股票现货和期货市场)的风险溢出要弱于反方向的溢出.值得注意的是,在所考察的市场中,恒指期货对沪深300指数的风险溢出程度最高,也就是说,沪深300指数受恒指期货的风险冲击最大,一旦恒指期货发生风险事件,沪深300指数发生风险的概率会大幅上升.长期来看,沪深300股指期货对沪深300指数的溢出明显强于反方向的溢出,但在2015年9月实施对期指的最严限令后,情况发生了反转.本文的研究结论对监管机构、交易所和投资者防范市场风险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选取2014年5月16日至2018年10月25日WTI原油期货价格与深证国证新能指数的日样本数据,通过ADF检验、自相关检验、ARCH检验等方法,基于ARMA-GARCH模型对二者的VaR(在险价值)与其之间的△CoVaR进行拟合和预测,对国际原油价格与我国能源股价格间的波动关系进行量化研究,并做出经济解释。结果表明,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对我国新能源股的溢出效应呈现正负交替的时变性以及显著的不对称性,即油价下跌的溢出效应比其上涨更为明显;从长期来看,原油对新能源股存在较为显著的正向风险溢出。故政府需做好准备应对这种溢出效应,重点勘察国际油价下跌给股市造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尽管我国FDI在绝对值上有了很大提升,我国产业结构中仍存在许多不合理的问题。文章运用2005~2008年中国35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对FDI在中国的水平、前向和后向技术溢出关联效应进行了检验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FDI的水平关联溢出效应为负,而行业间的垂直关联溢出效应并不显著。这一结论对于外资引导与利用、相关产业政策的制订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区别于传统的波动风险溢出研究,本文将行业波动率分解为好波动和坏波动以捕捉正负向冲击下的行业风险状况,通过构建中国经济金融系统的好坏波动溢出网络并提出针对冲击方向的相对溢入溢出指数,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揭示行业在正负冲击下的风险共振和传染效应,并探究不同时期好坏波动主导地位的转变,以对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的风险状况进行科学判断。研究发现,(1)中国行业间存在显著的波动风险传染效应,表现出同向波动关联更紧密且负向冲击诱发风险共振更强烈的特征。(2)可选消费好坏波动的溢出水平均居行业首位,是最主要的系统性风险源头;而工业好坏波动的溢入水平均最高,易受其他行业的溢出影响,最为敏感。(3)相较于波动溢入,冲击方向对波动溢出的影响更具行业异质性;金融、房地产、能源以及信息技术在负向冲击下的波动溢入溢出水平显著高于正向冲击。(4)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医疗保健好波动的方向性溢出水平高于坏波动,而其他大多数行业则由坏波动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8.
农业产业链是农产品价格形成的基础,不从产业链视角研究农产品价格溢出效应就很难抓住农产品价格溢出的本质特征。基于我国大豆、小麦、粳稻和籼稻产业链各环节价格数据,本文运用VAR-BEKK-GARCH(1,1)模型研究了农业产业链各环节价格间的溢出效应,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大豆产业链上、中、下游价格间存在着显著的双向均值溢出效应,小麦、粳稻和籼稻产业链的上、下游价格对中游价格存在着显著的单向均值溢出效应;(2)农业产业链各环节价格间存在着显著的双向波动溢出效应。基于研究结论,本文认为应从产业链视角完善现有农产品价格调控体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演进,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系愈发复杂,风险容易在机构之间溢出,因此有效度量系统性风险对经济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选取2017-2021年我国四大国有银行的1216条日数据并基于分位数回归的CoVaR方法度量其对银行系统的风险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在我国四大国有银行中,中国银行对银行系统的风险溢出效应最为显著,它的%ΔCOVAR值高达92.75,位列第一。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建立有效安全的防火墙防止系统性风险的快速扩散,并在实施监管措施的同时,加强对系统性重要机构的监督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借助矩阵计算,本文运用1995-2006年中国高技术产业5个行业、12年、6个变量、360个面板数据,采用经验分析方法分别测定FDI行业内和行业间技术溢出,并对水平溢出变量HL两种情况分别用固定效应模型回归以使结果更加稳健.结果表明:FDI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溢出无论是行业内还是行业间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绿色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方向之一,以外商直接投资(FDI)为载体的技术溢出是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基于2002—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专利数据库的企业微观数据,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关联方面,FDI依赖于市场交易关系的水平溢出效应显著为负,即负向的竞争效应占主导地位,而行业间溢出效应主要体现在前向渠道;知识流动方面,基于技术相似度的水平和垂直溢出均对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正向显著的影响。基于技术相似度的纯知识溢出效应对于污染行业和信息依赖行业以及高环境规制强度、高外商直接投资强度和绿色技术创新专业化与多样化集聚的地区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为合理引入外资、切实提高内资企业吸收能力并针对不同行业和地区进一步优化内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GARCH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方法,从分析极端风险溢出机理出发,实证研究国际金融危机前后美国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及金银市场对德国股票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发现标准普尔500指数对德国法兰克福DAX指数日收率不仅存在极端风险溢出效应,且在金融危机前后的三个时期都存在风险溢出效应;而美国13周国债指数日收益率对德国法兰克福DAX指数日收益率在金融危机前后的三个时期都不存在风险溢出效应;费城金银指数的日收益率只在金融危机时期对德国法兰克福DAX指数日收益率产生风险溢出效应,即仅存在极端风险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前期研究表明:充分适度竞争是外商直接投资行业内溢出效应产生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之上,利用中国2005年的工业数据对中国FDI行业内溢出效应进行经验研究。通过对FDI行业中内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规模差距、资本密集度差距等竞争能力指标的比较,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得出结论:外资企业的能力差距小是我国FDI行业内溢出效应产生的关键因素,同时FDI行业内溢出效应的发挥又会受到当地综合经济发展水平的门槛效应、经济赶超效应和经济增长收敛效应的制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统计学中复相关系数来衡量产业间的技术溢出效应,利用2007年投入产出表研究FDI技术溢出效应对各产业部门的影响.结果显示,FDI技术溢出效应减少了我国与发达国家技术上的差距,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高技术工业部门与服务行业对其它产业部门FDI技术溢出效应明显,有利于其它行业技术进步、提高生产率,实现优化与升级;调整对外商的引资政策是当前改善我国外商投资量减少,实现产业结构转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Copula-Co Va R模型来检验在次贷危机的背景下,伦铜和沪铜期货市场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伦铜和沪铜期货市场之间存在着积极的相互溢出效应,这意味着伦铜上涨将导致沪铜上涨,反之亦然。沪铜对伦铜的依赖性显示了厚尾的特征。次贷危机以后SHFE对LME的影响增强,LME对SHFE的影响下降,次贷危机发生时,SHFE对LME的影响剧烈增加。  相似文献   

16.
王杰  程思 《价格月刊》2022,(3):29-35
研究干散货运价与大宗原材料价格的溢出效应可以分析跨市场间的价格信息传导,进而规避风险。以BDI、BCI、中国进口铁矿石价格的日频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建立VAR模型,引入Granger因果检验,探索三者之间的均值溢出效应;构建VAR-MGARCH-BEKK模型,研究三者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结果表明:BCI与进口铁矿石价格互相存在均值溢出效应;BDI对进口铁矿石价格波动持续性逐渐增强,BCI对进口铁矿石价格波动持续性逐渐减弱;航运市场居于跨市场系统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VAR模型与GARCH-BEKK模型对中国股市铝行业与美国股市铝行业间的均值及波动溢出效应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中国股市铝行业指数与美国股市铝行业指数间存在双向均值溢出及波动溢出。  相似文献   

18.
黄周祥 《商场现代化》2013,(20):184-186
本文以2005年7月22日至2011年6月1日间即期汇率与1年期人民币NDF汇率为研究对象,运用MA(1)-GARCH(1,1)模型检验金融危机前后两个市场间收益率的报酬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前,1年期人民币NDF市场对即期市场具有单向的报酬溢出效应,且两者具有相互波动溢出效应;而金融危机后,1年期人民币NDF市场对即期市场仍为单向的报酬溢出效应,但两者不在具有相互波动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2004-2012年中国统计数据对我国高增长行业进行分类,并按行业的最终使用对高增长行业进一步细分,从而得出我国外向型高增长行业的范围和种类。在此基础上,采用2010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利用产业影响力、产业影响力系数、水平溢出效应指数、垂直溢出效应指数测算我国外向型高增长行业的水平溢出效应和垂直链接溢出效应,分析其对国民经济增长及相关行业的影响,指出我国外向型高增长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赵飞 《财经论丛》2021,(9):49-59
利用LASSO-CoVaR模型对我国实体行业风险溢出机制与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行业特征数据考察实体行业风险溢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实体行业尾部风险溢出总体水平呈现"近危机"特征,且不同行业的风险波动具有显著差异;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主要的风险溢出者,计算机、有色金属与国防军工为主要的风险吸收者;业务相关性较高的行业间尾部风险关联呈现出稳定的同质特征;行业自身风险和杠杆率等特征对行业尾部风险关联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