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徽是个农业大省,发展乡村旅游具有丰厚的地缘条件。从安徽省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入手,提出:如果安徽乡村旅游能够充分向着多元化、多层次方向发展,利用好自身的乡村旅游资源,做出特色,那么乡村旅游必将成为安徽省旅游界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2.
安徽是个农业大省,发展乡村旅游具有丰厚的地缘条件。从安徽省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入手,提出:如果安徽乡村旅游能够充分向着多元化、多层次方向发展,利用好自身的乡村旅游资源,做出特色,那么乡村旅游必将成为安徽省旅游界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3.
新疆乡村旅游发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起始于欧洲,是旅游业向传统农业延伸的新尝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虽然我国乡村旅游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20世纪90年代初,但发展迅速。新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与当地浓郁的民风民俗交织在一起,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新疆可以顺应旅游业的发展潮流,结合自身的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新疆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乡村旅游起始于欧洲,是旅游业向传统农业延伸的新尝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虽然我国乡村旅游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20世纪90年代初,但发展迅速。新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与当地浓郁的民风民俗交织在一起,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新疆可以顺应旅游业的发展潮流,结合自身的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新疆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安徽省在乡村旅游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内容不断丰富,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与精准扶贫推动乡村发展。然而,在实践中,乡村旅游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政府监管不到位,市场秩序不健全,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项目受季节性制约,乡村文化的缺乏等等。为解决以上问题,必须研究相关对策,以确保安徽省乡村旅游的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6.
旅游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乡村旅游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昆明乡村旅游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末昆明市的"农家乐",经过10多年的蓬勃发展,已经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并成功的树立了自己的品牌。乡村旅游也在全国各地的产业规模逐步扩大,成为统筹城乡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昆明乡村旅游的发展更是领先于全国的发展。然而,以口碑效应为主要传播特点的传统乡村旅游产业模式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特别是散落在广大乡村的乡村旅游点具有极大的空间广度,传统的经营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以自驾车为主要出行方式的客源对象的需要。因此,乡村旅游只有朝着智慧化方向发展,才能成功实现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7.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而大规模的发展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近年来,乡村旅游已发展成为当前最热旅游活动之一,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理论研究方面也有较大的进展,然而对于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研究至今几乎空白。网络经济时代到来,旅游信息成为行业重要战略资源,电子商务的发展为旅游业信息化提供主要支持,能够很大程度上解决乡村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乡村旅游市场具有广阔电子商务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市场开发与营销策略浅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城市化、技术化、消费化、生态化的时代背景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本通过分析乡村旅游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探讨了六种不同类型乡村旅游产品的市场开发及具体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我国旅游市场上,无论从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任何一个方面来看,乡村旅游都有很好的发展契机。本文从乡村旅游的兴起、发展与现状、发展潜力三个方面来谈一谈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从人类学视角看乡村旅游与怀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乡村旅游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已成为旅游业的新宠。国内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比较多,包括乡村旅游的概念、发展状况、对策研究、未来展望、发展模式等。本文则是从人类学中"怀旧"的视角来看乡村旅游,并简单阐述和分析了乡村旅游与怀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因为人类的返璞归真和亲近自然,城乡文明的传递交流使得乡村旅游以其独特的生态旅游与农业旅游相结合的方式成为现在旅游方式中的一种趋势和潮流。因为其参与形式的多样性、 参与主体的广泛性、 旅游效益的可观性,尤其是能够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加速非农业化进程而备受各地政府的喜爱和倡导。而安徽省正是以这个准备投入建设的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为战略和方向发展乡村旅游,在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增强居民的旅游服务意识和整体素质,缩小城乡差距,加快中国梦实现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乡村旅游起始于欧洲,是旅游业向传统农业延伸的新尝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虽然我国乡村旅游兴起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但发展迅速。乡村旅游作为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其发展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吐鲁番葡萄沟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加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希望对新疆的乡村旅游业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张珊珊 《北方经贸》2020,(1):159-160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中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虽然中国在乡村旅游和电子商务方面有一定的发展前景,但较发达国家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仍滞后。现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增强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应用意识;大力培养乡村旅游电子商务人才;加强网络推广力度;为乡村旅游企业搭建电子商务平台等对策,以更好地促进中国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露 《江苏商论》2010,(12):112-114
乡村旅游是21世纪以来旅游业发展最快、发展潜力最大最具活力的的旅游形态。本文以双因素理论为基础,结合乡村旅游的相关概念,将乡村旅游划分为核心因素和辅助因素;以乡村旅游处于发展初期的常熟蒋巷村为例,在双因素理论的指导下,从游客满意的角度探索蒋巷村乡村旅游的管理策略,以期对乡村旅游地从目前同质化、低质化的恶性竞争中脱颖而出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5.
因为我国行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旅游业也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我国乡村旅游开发也在其中市场化需求的大力推动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农产品行业的发展进程中,十分需要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乡村旅游的开发,不但能够拓展农民群众增收之途径,而且还能促进农村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农村地区旅游产业之发展。在此过程中,应当积极引入农产品品牌营销,这对于切实改善村容村貌,促进乡村旅游开放与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群众的经济效益,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分析了乡村旅游开发中的农产品营销现状,阐述了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开发中农产品品牌营销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在乡村旅游开发中促进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6.
因近年来全域旅游的大力推行,如何有机整合各区域旅游资源已是当下旅游发展的重要课题。而旅游局和文化部的合并也意味着中国旅游发展将进入新阶段。而在这个新阶段中,以全域旅游为指导理念,基于对徐州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发展现状的分析,对徐州乡村文化旅游提升发展提出建议,促进文化保护传承,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助力徐州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7.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的农村地区在产业结构上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特别是发展乡村旅游方面变成了解决好三农问题的主要渠道。乡村旅游在我国是有很大的发展市场与空间的。黑龙江省是我国的农业强省,在乡村旅游的开展上时间是很早的,不过因为受到历史和环境这些条件的制约,近年来黑龙江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上处于全国的较低水平。黑龙江省政府应通过挖掘乡村旅游文化灵魂,突出乡村旅游产品特色;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开发,规划先行;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结合农业发展与回归自然,提高居民参与性;承办特色节事,加大宣传力度等措施,以此推动黑龙江省整体旅游的进步和发展,同时帮助广大农民改善生活、发家致富。  相似文献   

18.
邬加白 《江苏商论》2023,(2):81-83+109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从中国旅游业发展情况来看,乡村旅游从1990年左右就创造了新的农村经济增长模式。在近20年的发展中,农村地区旅游示范县的发展总体呈现递增趋势。当地政府采用与其他部门合作的方式,打造了数量庞大的特色村镇,以此来吸引国内更多游客前来游玩。本文首先分析了乡村振兴以及乡村旅游的概念,对乡村旅游政策支持现状进行分析,最后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旅游发展政策提供了多种支持建议。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以来,我国科技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人民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而旅游已经成为我国人民群众普遍选择的休闲娱乐方式之一。中国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业、在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依托旅游经济,因此,有必要根据乡村振兴特点,重点研究目前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并提出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农业旅游活动逐渐在全国兴起。当专家学者们在讨论"农家乐"、"观光农业"、"田园农业"、"乡村旅游"等概念时,农业旅游以它强大的生命力和通俗性悄然兴起。从农业旅游的背景入手,以禾泉农庄为例阐述了当前农业旅游运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