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香港离岸人民币汇率市场的发展,离岸人民币汇率价格体系不断地完善。本文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BEKK-GARCH(1,1)模型,研究了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之间的价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结果显示:在岸人民币即期和远期汇率对离岸汇率能够产生较为显著的价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NDF汇率对在岸即期和远期汇率有显著地价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离岸即期汇率对在岸远期汇率有显著地价格溢出效应,但波动溢出效应较弱;离岸即期汇率对在岸即期汇率未产生价格溢出效应,但波动溢出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2.
3.
本文创新性地构建了由在岸人民币市场即期汇率(CNY)、香港离岸市场人民币即期汇率(CNH)、境外远期无本金交割市场6个月期汇率(NDF6)及1年期汇率(NDF12)、在岸远期6个月期汇率(DF6)及1年期汇率(DF12)组成的人民币汇率系统.然后,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和GARCH模型等分别从平稳性、协整性、报酬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等方面对人民币汇率系统内的在岸即期汇率、离岸即期汇率、在岸远期汇率和离岸远期汇率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CNH对CNY存在报酬溢出效应,二者之间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CNH、CNY、NDF6和DF6间的关联性可能大于CNH、CNY、NDF12和DF12间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离岸与在岸的人民币即期汇率市场之间开始有均值(或波动)的相互影响。该价格信息传导机制具体表现为:两个市场之间存在均值和波动溢出效应,并且均值溢出效应不太稳定,波动溢出效应相对稳定;内部因素的变化往往会改变价格信息传导的方向和作用,而外生冲击的影响则相对有限;当期升值较快的市场往往会主导均值溢出效应,但波动溢出效应是由受政策预期影响的在岸市场所主导;利好消息会减少离岸市场的波动,但会加大在岸市场的波动。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从人民币境外流通量,双边货币互换等方面阐述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进而通过列举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在初级阶段和深化阶段所遇到的困境,提出离岸市场能够在人民币国际化的不同阶段发挥作用。当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即深化阶段时,此时资本账户开放将成为人民币进一步金融国际化的障碍,而离岸市场通过业务发展倒逼内地资本账户开放从而促进人民币金融国际化。本文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了离岸市场开放度对国内金融开放范围和资本账户开放范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我国事实上已经形成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本文通过建立Copula-GARCH-t模型,研究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日元和港元四种货币的汇率收益率序列波动特征及其相关变动关系。  相似文献   

7.
选取人民币国际化指数(RII)、香港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等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与人民币国际化指数正相关,而滞后一季十年期国债利率与人民币国际化指数负相关。提出进一步扩大内地与香港的资本流动和金融交易,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同时推动伦敦、新加坡等其他离岸金融市场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和向量修正模型,对我国人民币汇率对价格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显示:Johansen协整检验得到,长期来看,国民生产总值的波动不是影响消费者价格指数波动的主要因素;汇率波动对消费者价格指数波动是显著的。短期误差修正模型显示,C_CPI围绕长期均衡关系进行短期动态调整的力度为0.051和方向为正向。本文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改善现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自2005年7月我国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不断攀升,与此同时,国内物价水平也不断上涨,人民币陷入了对外升值与对内贬值的困局。本文运用VAR模型对汇率与物价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汇率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动态机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构建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分析中国货币政策是否兼顾了资产价格和人民币汇率目标,进而基于LT-TVP-VAR模型,研究数量型和价格型两种货币政策冲击下,资产价格和人民币汇率不同滞后期的时变脉冲响应。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以来,价格型货币政策已考虑了资产价格目标,但人民币汇率目标仍不显著;资产价格面临不同货币政策冲击时,各滞后期脉冲响应存在较强的周期性和领先滞后关系,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面临不同政策冲击时,各滞后期脉冲响应存在很强的一致性和同步性;中国在提高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促进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的同时,应兼顾资产价格和人民币汇率目标。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运用协整关系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对1979—2008年度人民币双边实际汇率与美国、日本和欧盟对华直接投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美国而言,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不仅不会导致中国FDI流入的减少,反而能够促进FDI流入的增加;对日本和欧盟而言,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与其对华直接投资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对美、日和欧盟而言,我国的开放度和政策的稳定性对它们的对华直接投资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石油作为重要的战略能源,其价格波动对全球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为测算国际油价与人民币汇率的均衡关系及非对称溢出效应,选取2008年1月~2019年7月的每日数据,在平稳性检验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协整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式,对二者的均值溢出效应进行测量;在VECBEKK-GARCH模型的支撑下,对其非对称波动溢出效应水平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国际油价与人民币汇率的协整关系和均值溢出效应处于长期均衡状态;二者的非对称波动溢出效应是双向的,国际油价会随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呈现出时变性和持续性特征,而国际油价变动具备持续性特征时,人民币汇率随之产生变化。这种非对称波动溢出效应表明,无论国际油价如何变化,对人民币汇率的冲击都是非对称的。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汇率升值与进出口变动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人民币汇率升值与进出口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实际有效汇率与贸易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了缓解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人民币汇率升值与进出口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实际有效汇率与贸易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了缓解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VAR模型的人民币汇率与通货膨胀传导效应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美元/人民币汇率与国内通货膨胀之间的传导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通货膨胀对人民币汇率不存在传导效应:汇率对通货膨胀存在传导效应,且传导效应为反向;汇率对通货膨胀的传导系统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的建模方法,对我国2005年7月-2009年5月的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进行实证分析,构建ARlMA模型和Holt模型.经检验,后者能更好地拟合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趋势,在此基础上做了短期预测,并给出相关结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2013年6月23日至2019年12月31日的日度数据,通过构建人民币离岸和在岸货币市场利率的VAR模型,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手段,研究了人民币离岸和在岸货币市场利率的价格引导关系。研究发现,人民币离岸和在岸货币市场利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但不存在显著的引导关系,主要是由于离岸和在岸市场割裂所致。由此,本文提出了发展离岸货币市场、增强在岸货币市场定价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自2005年中国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在升值预期的大背景下,人民币汇率一直处于上升通道中。本文利用2006年到2014年美元对人民币的日汇率数据建立了随机游走模型,运用ARCH族模型检验其残差发现,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率时间序列r具有"尖峰厚尾"和集群性特征。并且在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对人民币升值与贬值存在不同的反应,并且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背景下,市场信息有杠杆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GARCH模型族,通过对2005年7月20日至2008年12月31目的人民币对美元的高频日汇率数据的实证研究,分析了我国汇率体制改革三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特征,并充分结合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对我国汇率市场的影响,以说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基本趋势变化,为制定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政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