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现阶段对人力资产价值计量的基础有两种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应以发生在人力资产上的投资额作为人力资产价值的计量基础;第二种看法认为应以人力资产来来能为企业创造的价值作为人力资产价值的计量基础。笔者非常赞同第二种看法,因为非人力资产计量的是交换价值,对人力资产价值进行计量也要计量其交换价值。人力资产价值的计量方法一般可分为货币计量法和非货币计量法。计量企业的人力资产价值,应把货币计量法和非货币计量法结起来。 1.人力资产价值的货币计量法。人力资产交换价值一般是以月工资的形式表现,所以计量人力资产价值就…  相似文献   

2.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必然带来社会经济环境的巨大变革,社会经济环境的巨大变革又必然对传统会计理论和方法产生巨大的冲击和挑战。知识经济对资产理论的影响是广泛的。首先分析了对资产定义的影响是广泛的,提出了修改资产定义的思路;其次扩大了资产确认范围,应将人力资产、知识资产确认为资产的 组成部分;最后对资产的计量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一、知识经济环境下会计面临的挑战 1.对会计目标、确认、计量及控制体系的挑战。 这是由知识经济的无形化所引起的。知识经济的无形化既表现为投入资产的无形化,也表现为知识产品和企业资产的无形化:首先是对会计确认的挑战。例如,作为无形资产主体产品的人力资产,在现行会计系统中没有将其确认为资产,但在知识经济形态中由于人力资产构成资产的主体,如果不将它确认为资产,不仅不能如实反映各经济主体的规模,还会对企业收益的分配造成障碍。  相似文献   

4.
一、知识经济环境下会计面临的挑战 1对会计目标、确认、计量及控制体系的挑战。 这是由知识经济的无形化所引起的。知识经济的无形化既表现为投入资产无形化,也表现为知识产品和企业资产的无形化。首先是对会计确认的挑战。例如,作为无形资产主体产品的人力资产,在现行会计系统中没有将其确认为资产,但在知识经济形态中由于人力资产构成资产的主体,如果不将它确认为资产,不仅不能如实反映各经济主体的规模,还会对企业收益的分配造成障碍。而如果将它确认为资产,其属性如何定义、相应的会计资产发生变动如何记录等,都是新问题,其次是会计计量难度加大。主要表现有三点:一是资产尤其是信息资产的计量发生困难;二是收益的计量存在很大障碍;三是知识经济的无形化对会计内部控制系统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5.
周艳 《生产力研究》2007,(20):58-59
文章认为人力资产是企业一项特殊的无形资产。人力资产评估实际上是对其使用权价值的评估。在人力资产单独对外投资转让和随同企业一同转让的情况下,都应该对其价值进行评估。分析并指出市场途径是确认人力资产公允价值的首选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6.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中的三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红 《经济师》2007,(2):148-149
从资产的四项属性来分析人力资源具有资产属性。人力资产的计量应该采用货币性计量和非货币性计量相结合的方法。根据贡献决定受益的原则,人力资本有理由参与企业收益分配。  相似文献   

7.
一、知识经济环境下会计面临的挑战 1.对会计目标、确认、计量及控制体系的挑战。 这是由知识经济的无形化所引起的。知识经济的无形化既表现为投入资产的无形化,也表现为知识产品和企业资产的无形化。首先是对会计确认的挑战。例如,作为无形资产主体产品的人力资产,在现行会计系统中没有将其确认为资产,但在知识经济形态中由于人力资产构成资产的主体,如果不将它确认为资产,不仅不能如实反映各经济主体的规模,还会对企业收益的分配造成障碍。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源会计理论尚不成熟,在人力资产的确认和计量、人力资本的确认和收益分配等方面会对企业传统会计体系带来影响,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因此在现实条件下不宜将人力资源会计纳入传统会计体系。  相似文献   

9.
对人力资源会计的反思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人力资源会计将其对象认定为人力资源,并在人力资源的计量问题上陷入困境。反思其原因,笔者认为:忽视人力资产与人力资源的区别,将实物资产会计对象简单地类比到人力资源会计上是错误的,必然导致一系列理论上无法自圆其说的问题。故此,笔者建议:重新界定人力资产的概念,并将人力资源会计更名为人力资产会计,以期从根本上解决现行人力资源会计所面临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前,以企业为主体的会计核算模式有成本模式、价值模式和权益模式三种.知识资产具体可以分为人力资产、知识资产、基础结构资产和市场资产四个部分.对知识资产的会计核算模式应当以权益模式为基本出发点,并结合价值模式和成本模式,才能对知识资产四个组成部分进行合理的会计确认、计量,并且,在此基础之上设置相应的会计账户和进行具体的账务处理.  相似文献   

11.
在人才是金的知识经济下,人力资本的力量成为一笔长期为企业所忽视的巨大财富。本文从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会计的关系出发,从资产的四项属性来分析人力资源具有资产属性;人力资产的计量应该采用货币性计量和非货币性计量相结合的方法;根据贡献决定受益的原则,人力资本有理由参与企业剩余价值分配的写作根源。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下的人力资源会计,主要包括人力资产的取得与开发、现有人力资产的重置成本、人力资产的价值增值、人力资本以及劳动者权益分成等方面的信息,它极大地丰富了传统会计的内容体系:一是传统的会计平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该等式是以工业经济时代的两权分离为背景,以所有者财富最大化为目标,企业的全部资产划归于企业的债权人和企业的投资者,而将人力资本所有者排除在外。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所有者、物力资本所有者的地位已发生变化,人力资本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经济资源,因而会计平衡等式应修订为:“资产(人力资产+物力资产)=负债+劳动者权益+所有者权益”。二是传统的会计对象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要素。人力资源会计则要在原有六大要素的基础上,再加一项“劳动者权益”,同时将人力资产划为企业的资产处理。三是传统的利润分配只在投资者之间进行,人力资源会计则认为企业的利润应由投资者和劳动者共享,劳动者参与企业的利润分成。  相似文献   

13.
论人力资源会计反思及其新思维模式的创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泷 《当代财经》2008,(4):112-116
人力资源产权的确立及其权益的界定,对现行人力资源会计观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彻底摈弃对作为物质要素的人力资源成本及价值进行计量的工业经济思维模式,树立以人力资源投资的成本及投入的价值计量人力要素的知识经济思维模式,把人力资源的产权与权益的客体引入会计程序,分别以人力资产或人力资本作为人力资源会计对象的要素选项,这是一次会计观念的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资产和企业资产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资产是指有用的、稀缺的、具有产权归属的资源;其形态包括人力资产和非人力资产;企业资产是指有用的、稀缺的、产权由企业拥有的资源,广义的企业资产形态包括人力资产和非人力资产;对于公司制企业,企业资产产权由公司法人所有;资本是指通过人类劳动生产出来的、用于价值增值过程的资产;而企业资本则是企业资产中用于价值增值的那部分资产.  相似文献   

15.
企业智力资产价值的计量与披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洪涛 《现代财经》2002,22(1):53-55
智力资产是企业的生命之源,它包括人力资产,结构资产和客户资产三部分,并通过它们的动态交互作用创造超额收益,对智力资产理论的探讨,有助于深化无形资产的理论研究和价值披露。  相似文献   

16.
作为人力资本实物形态的人力资产只有从投入角度计量 ,才能为人力资产 (本 )的会计核算提供可靠的会计计量基础  相似文献   

17.
论人力资本价值评估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治松 《生产力研究》2002,(6):129-130,133
人力资本理论 ,由过去强调生产资本中物的主导作用 ,转向了人力因素 ,把人力资本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企业的资本结构 ,由实物资本、无形资本 ,提升为包括了人力资本的三要素构成。企业的经营和资产交易必须重视人力资本的计量和核算 ,传统的资产评估范围必须突破。本文就人力资本价值评估与传统资产评估的特点进行了阐述 ,并构建了人力资本价值评估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赵根柱  杨海峰 《经济师》2005,(3):136-137
人力资源价值的确定是人力资源会计最基本的内容。文章依照Wayne J.Morse的观点探讨了人力资本和人力资产及其价值的确定。在此基础上运用实证的方法分析了人力资产价值和人力资本价值内在的互补关系,并且按照所有权理论和企业理论提出了人力资本和人力资产在财务报表中的揭示。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源会计是会计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会计科学中的一个正在发展的新分支。在我国实施人力资源会计,需要解决人力资产的确认、计量、报告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源会计是把人力资源作为社会或企业的人力资产,对其成本进行确认、计量和记录,对其供给和需求进行预测,对其投资效益进行分析,做出人力资源投资决策,并将其结果报告给各有关方面的会计管理方法。人力资源会计理论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即已形成,正由于对人力资源价值的确认较为困难,现行的会计核算方法还没有把人力资源纳入会计核算的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