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铁路枢纽是铁路网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优化南京铁路枢纽与其他运输方式顺畅衔接,提升南京铁路枢纽服务功能,在分析南京铁路枢纽概况、南京铁路枢纽客运作业量预测及苏南沿江城际引入南京铁路枢纽接轨方案的基础上,提出苏南沿江城际引入南京铁路枢纽方案研究,即仙林站接轨方案(方案I)、沧波门站接轨方案(方案II)、南京南站接轨方案(方案III)、江宁站接轨方案(方案IV),并从工程投资、运输组织、工程实施、对既有线运营干扰、与铁路枢纽总图规划结合、对城市发展影响等角度进行了综合比选论证,以优化铁路枢纽格局、提升铁路服务功能为指导思想,推荐江宁站接轨方案,为南京铁路枢纽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合六城际铁路引入合肥枢纽的方案选择对于合肥枢纽运输组织与经济效益,以及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产生直接影响。在分析合肥枢纽及合六城际铁路现状、合肥枢纽客运作业量及车流特点的基础上,从工程技术条件、运输组织、客流吸引、车站布置、城市规划、工程投资等方面对合六城际铁路引入新合肥西站、引入合肥南城际站?2?个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研究确定采用引入合肥南城际站方案,并探讨客站分工和联络线设置方案,以期为城际铁路引入枢纽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兰州铁路枢纽现状及存在问题,规划年度兰州铁路枢纽的铁路网构成,客、货运量预测和运输组织,分析枢纽解编系统、客运系统、货运系统和枢纽货运通道情况,提出兰州北站为路网性编组站,兰州、兰州西站为枢纽客运站,东川站为物流中心,含集装箱中心站和综合贷场,颖川堡、石岗站为枢纽工业站的兰州铁路枢纽总图规划。  相似文献   

4.
根据兰州铁路枢纽现状和路网构成,随着兰渝线、兰新第二双线、宝兰客运专线的引入,既有枢纽格局和设备已无法满足客货运量增长的需要。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兰州铁路枢纽改扩建方案,根据客运站和编组站站址比选,以及枢纽改扩建方案的综合分析,最终推荐兰州西设客运站,沙井驿设编组站,枢纽东西端衔接线路客货疏解后分别引入客运站、编组站的兰州铁路枢纽改扩建方案。  相似文献   

5.
贾磊 《铁道运输与经济》2021,(2):110-117,130
合理确定兰州铁路枢纽布局有助于完善西北地区铁路网络,促进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提升欧亚大陆桥互联互通能力,发挥兰州地区的桥头堡作用。阐述兰州铁路枢纽现状,指出枢纽内客运站分工及货运设施功能存在问题,提出枢纽发展规划;研究提出兰州铁路枢纽总图方案,包括干支线、疏解线及联络线工程方案与总图方案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将形成衔接11条铁路干线,南客北货的大型环状枢纽格局,更好地支撑西北地区核心路网运输。  相似文献   

6.
随着兰州新区的快速发展,为解决兰州新区快速增长的运输需求,提高路网灵活性,需要增加兰州铁路枢纽兰新线与包兰线第二通路。在分析兰州铁路枢纽、朱中线、朱家窑站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包兰线车站分布情况及地形条件、朱中线线路走向、兰州新区发展状况,根据兰州新区东拓形成兰州铁路大北环的思路,分别研究朱中线在朱家窑站和白银西站引入包兰线的接轨方案,从运输组织、引入条件、工程投资、运输需求、新区规划等方面综合比较2个方案,最终推荐朱中线在包兰线朱家窑站接轨。  相似文献   

7.
在阐述西安铁路枢纽概况和预测近远期客货运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枢纽总图规划及西武客运专线引入后枢纽的客运系统格局,针对西武客运专线引入西安枢纽,研究引入既有西安北站和新建新西安南站2个方案,分别从枢纽总体布局、客运站分工及作业能力分析、客流特征及运输组织灵活性、工程投资及实施难度、对城市交通影响5个方面进行综合比选,建议采用新建新西安南站方案。  相似文献   

8.
武汉—孝感铁路是武汉城市圈铁路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武汉枢纽内既有车流情况及武汉城市圈铁路交通网络建成后的运输模式,提出武孝铁路原则上以不过江引入枢纽为宜,即引入既有汉口站。在此基础上,研究武孝铁路引入汉口站的3个方案,结合汉口站既有规模和疏解区格局,从行车组织、工程投资及运营成本、城市现状及规划、相邻拟建工程等方面进行分析,建议采用武孝铁路自汉口站东端咽喉线路别引入方案。  相似文献   

9.
根据兰州铁路枢纽现状及在建项目情况工期安排,结合兰渝线枢纽北环线工程,研究提出兰州西站过渡和兰州站过渡2个方案。在分析各方案运输组织和施工步骤的基础上,对2个过渡方案进行比较,认为2个方案均能满足兰州枢纽过渡工程需要,可以根据兰渝线兰夏段客车线隧道工期和宝兰客运专线建设时机等因素影响确定。  相似文献   

10.
根据兰州铁路枢纽现状和总图规划方案,以及兰州西客运站急需开工建设,分析兰州铁路枢纽相关建设项目进展情况和运输组织过渡方案存在的问题.为使兰州西客运站尽快开工建设,需要尽早启用兰州北编组站,按照陇海下行货物列车接入兰州北编组站的不同径路,提出陇海线下行货物列车经兰州东站折角运输方案和陇海线下行货物列车迂回运输方案.通过方案比选,建议枢纽北环线过渡采用陇海线下行货物列车在兰州东站折角运输方案.  相似文献   

11.
潍新高速铁路作为我国高速铁路网络中京沪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连通鲁南和苏北地区的重要通道。在分析潍新高速铁路引入新沂铁路地区影响的基础上,结合新沂铁路地区的铁路线路和车站的现有布局,提出潍新高速铁路引入新沂铁路地区方案由引入新沂南站方案(方案I)和引入新建客运站方案(方案II)2个方案及子方案组成。经综合比选,推荐采用新建新沂西客站子方案(方案II-2)为潍新高速铁路引入新沂铁路地区的最佳方案。合理确定潍新高速铁路引入新沂铁路地区方案,可以充分发挥新沂铁路地区铁路客运功能,增强新沂市的辐射效应。  相似文献   

12.
邵永铁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呼南通道的组成部分,在路网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根据永州铁路地区内既有线路概况,以及永州城市总体规划及客运需求,综合考虑相关规划线路建设时序,研究邵永铁路引入永州铁路地区方案,即接入既有衡柳场方案和新建永州东站2套建设方案及其子方案系统。通过比较分析各项地区接入方案的线路布局方式、工程投资额度及对城市规划的影响,推荐采用邵永铁路引入永州站衡柳场并改造车站咽喉、预留高速场方案,从而实现邵永铁路与永州铁路地区其他铁路的分工协同,减少对既有铁路的运营干扰,提高永州铁路地区运输能力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随着武汉铁路枢纽路网构架进一步扩充,客运系统运能紧张、过江通道能力不足,为解决路网结构缺陷、提升武汉城市群城际铁路断头线的路网功能,阐述武汉铁路枢纽与衔接客运铁路布局既有现状,为应对武汉铁路枢纽客运作业量及过江运量的增长,补强客运系统及过江通道能力,对武汉铁路枢纽客运系统布局与分工提出3个规划方案,经综合比选分析,采用新建新汉阳站和天河北站并将客运系统调整为"四主两辅"方案。研究结论能够满足高品质出行服务需求,对武汉铁路枢纽客运系统布局与分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为加强鄂尔多斯铁路枢纽建设,提高鄂尔多斯与外界联系通道的运输能力,完善铁路枢纽内客运系统布局,基于鄂尔多斯铁路枢纽现状分析,结合城市现状规划和枢纽客运预测,从铁路枢纽内线路走向、铁路枢纽内客运站布局、枢纽内高速铁路车站选址3个方面,对鄂尔多斯铁路枢纽客运系统布局方案进行研究。经综合比选分析,分别采用沿既有铁路通道的中线引入方案、高速铁路"两站"格局方案及新设东胜北站。在此基础上,提出鄂尔多斯铁路枢纽内客运站建设方案,不断提高鄂尔多斯与外界联系通道的运输能力。  相似文献   

15.
肯尼亚内马铁路二期引入基苏木后,将与既有米轨铁路共同形成基苏木铁路枢纽,形成基苏木铁路枢纽内各铁路系统功能分工布局。基于基苏木铁路枢纽构成,结合既有米轨铁路现状、城市功能规划及客货运量分析,提出基苏木铁路枢纽客货分设方案和客货合设方案,经比选推荐采用客货分设方案;同时,提出港区支线接入基苏木北站南侧接轨和北侧接轨方案,经比选推荐采用南侧接轨方案。基苏木铁路枢纽分工布局符合基苏木城市功能和规划,有利于形成基苏木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  相似文献   

16.
包西高速铁路作为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通道中重要的纵向通道之一,建成后呼包鄂城市群和关中平原城市群将实现有效连接。鄂尔多斯市为典型的"一城双核"城市,包西高速铁路的引入将对地区客运布局产生较大影响,根据鄂尔多斯地区城市及铁路现状、城市总体规划及交通规划,结合地区客运量及特点,提出地区内包西高速铁路引入方案及车站设置方案,确定合理的引入及客站布点,研究地区内高速铁路客站布局,结合地区客流特点,确定高速铁路车站分工;合理确定引入地区线、站位方案将有助于完善鄂尔多斯铁路枢纽的客运铁路布局,有助于完善鄂尔多斯地区高速铁路网络,提升呼包鄂城市群的辐射效应,促进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建西安至法门寺至机场城际铁路连通核心城市西安(咸阳)与次核心城市宝鸡市,对吸引西部地区有效客流、提升沿线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等方面具有较大影响。在阐述西法机城际铁路及客流构成基础上,设计西法机城际铁路列车开行方案,分析满足关中城际铁路网发展目标及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竞争的时间目标值。从工程投资分析、车站分布及运输组织匹配、与时间目标值的适应性及与关中城际网匹配性4个角度对160km/h,200km/h,250km/h 3个速度目标值方案进行探讨。结果表明,200km/h速度目标值可以满足城际铁路运输需求,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郑焦城际铁路是郑州城市群城际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郑州铁路枢纽内,利用京广线接轨引入郑州站,能力受到一定限制。基于郑焦城际铁路与京广线共线区间及郑州站的能力利用现状,分析郑焦城际铁路能力制约因素,提出提升郑焦城际铁路能力的普速旅客列车外迁和重新规划建设客站2种方案。分析各方案的枢纽分工和能力适应性,考虑工程投资和运输组织方案等因素,选定新建郑州北客站及客运环线方案,为城际铁路规划、建设及枢纽的合理分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铁路客站综合交通枢纽中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换乘设计问题,是实现一体化运输的重要环节。以南京南站交通客运枢纽为例,对客站交通综合体的换乘设计和建设管理等进行探讨和思考。对如何建设好我国新的历史时期的铁路客站综合体,使之在规划设计、功能布局、交通组织方面与城市融为一体,实现交通功能和城市功能的和谐发展,以及如何统筹协调好铁路与地方之间关系等方面对同类型的交通枢纽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